榮辱都是自己招感來的

 



那天聽陳真老師在印尼講了一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這也給我們為人父母、老師的人很大的啟示。有一個孩子,他的父親在學校教書,這個孩子一、二年級很熱心,常常是班上最後走的,都幫忙看看、收拾收拾、關門窗,做得非常高興,常常做完工作,跳著到辦公室,等父親帶他回家。孩子很天真,助人為樂,天性。結果突然有一天,他爸爸,當老師的人,又在學校當幹部,對他兒子講:「你怎麼那麼傻,都是你做?」那孩子愣住了。他爸爸跟他講:「你這樣真傻,幫人家做,幹嘛幹這個傻事?」從那句話以後,他的整個人生態度就變了。所以您看父母教錯了、老師教錯了,罪業很重,「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結果這孩子就變啊變啊,到了五、六年級變得很刻薄,為什麼?他不肯吃虧了,計較到最後就苛刻了。苛刻到什麼程度?有個同學沒有父親,他羞辱人家是沒爸的孩子、沒教養的孩子。被他罵的那個孩子哭得死去活來,然後跑到陳老師那裡去哭,很傷心。陳老師告訴他:「但你媽給你教得很好,不要傷心。」

結果這個罵人的孩子幾年以後,他們家遭小偷,他父親進家裡看到這個小偷,很生氣,就追,追到死巷子,這小偷逃不了了,老祖宗提醒我們「窮寇莫追」,他走投無路,他會做出很極端的行為,拿出凶器就刺了這老師,刺得不是很深,但是是要害,就去世了。這個孩子笑人家沒爹,幾年之後,他變成沒爹的孩子。「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你傷人家心這麼深,最後你自己會變成沒有爹的孩子去感受一下人家的苦。

所以從這些事例當中,我們可以理解到,人對於自己的一個心念、一個言行都要慎重,是榮、是辱,都是自己招感來的。聖人講這些話,其實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在我們的周圍都可以發現,都可以印證的。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集)


    关注 治要讲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