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飞天】陈棣:生产管理“三字经”

 

陈棣是总装事业部副主任,主管长征二号F火箭总装工作。2015年,长二F遥十一、T2火箭装配时,他提早准备、控制过程,将“调、优、思”的生产管理方法付诸实践。他说,饭一口一口吃,活一个一个干,再硬的骨头也要坚决啃完。...





陈棣是总装事业部副主任,主管长征二号F火箭总装工作。2015年,长二F遥十一、T2火箭装配时,他提早准备、控制过程,将“调、优、思”的生产管理方法付诸实践。他说,饭一口一口吃,活一个一个干,再硬的骨头也要坚决啃完。

调资源,三组并一组顺利完成总装
不同型号同时进入总装测试发射,靶场、远郊厂区、南苑本部几地人员有效统筹,成为完成好任务的基础条件。

2015年7月,长征二号F/T2火箭进入了最后的总装阶段,当时总装事业部30%的人员在靶场执行任务,剩余不到100人的装配队伍中,有80多人在同时进行着长二丙、远征及长三甲系列等型号的装配工作,人员协调成了按时完成总装最大的难题。

万事开头难,为解决人员协调问题,陈棣首先按照总装流程梳理了所有零、部组件的配套情况。梳理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工序受缺件影响,暂时不能进行装配,但是装配人员通常提前都已配置好,这造成了极大的人员浪费。经过反复研究分析,他将原来一级、二级和助推三个装配小组合并成一个,同一组装配一个型号,出现问题组内可以及时解决,有效缩短了装配过程中的协调时间,而且装配人数也由原来的60人减少到了46人,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装配效率,保证了长征二号F/T2火箭顺利完成总装。
优流程,和时间赛跑按时完成交付
在陈棣的眼里,交付节点就是“红线”。

2015年8月,长征二号F/T2火箭助推对接时,前后箱体对接出现问题,工艺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后,装配周期被压缩了7天。人员本就紧张,装配时间又减少,原来的装配计划已完全不适用。他首先同调度员共同将生产计划倒排,时间节点细化到小时,工作内容具体到工步,责任落实到详细岗位相关人员。接着,他又同工艺人员一起进行了装配流程优化,较复杂的工序,集中力量共同完成装配,分散的工序则分成作业小组并行装配。所有人都齐心协力,赢了这次与交付时间的赛跑。

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即将结束装配进入测试阶段时,总装事业部接到了总体设计部门的紧急任务——称质心,要求马上完成。正常情况下称质心的工作是在测试完成交付出厂之前,大概需要2至3天的时间,这彻底打乱了后续的装配计划。陈棣主动当起了工艺员,同总装团队一起大胆尝试,优化了装配流程,将不影响测试的几个工序,作为保留工序在测试完成之后装配,保证了测试按计划进行,最终火箭按时交付。
善思考,积累数据为后续打基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陈棣不仅实干,更善于思考与总结。每天的工作详细记录,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他说:“总结思考是为了提升管理,事事想对、做好。”

长征二号F/T2火箭装配过程中,陈棣共完成了104份生产日报,详细记录了火箭的装配时间、装配人员、资源协调、问题解决等方方面面。这一份份生产日报,用数据见证了火箭总装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找到了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装配打下基础。

陈棣笔记本的第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难也。”善思、敢为,这句话既是他的工作座右铭,也是对他管理“三字经”的恰当诠释。

文字:杨国藩

图片:陈棣提供

编辑:张双莹 张昊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