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箭之歌】钱伟 从“光杆司令”到“型号之星”

 

钱伟,天津火箭公司舱段铆接装配车间主任,也是长征五号的“型号之星”。他从“光杆司令”做起,拉起了队伍,搭好了...







钱伟,天津火箭公司舱段铆接装配车间主任,也是长征五号的“型号之星”。他从“光杆司令”做起,拉起了队伍,搭好了框架,完成了任务,一点一点地组建起了现在的舱段铆接装配车间。

钱伟原来从事的是汽车发动机行业,2010年来到了天津火箭公司,先在工艺技术处工作了半年。舱段铆接装配车间建立的时候,他临危受命,担任了舱段铆接装配车间的车间主任,同时也是舱段铆接装配车间第一个“员工”。没人、没场地、没设备,钱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挑战就是机遇,钱伟带着23名刚毕业的实习生,吃住在北京,扎根在15车间,跟着老师傅一起学习、一起上手、一起总结。他既当领导,又当员工,还时不时客串当一把操作工,一切从零开始,带出了第一批实习生、组织了第一次车间会议、做出了第一个月的绩效工资、编写了第一份车间制度……

“大、急、累、喜”是钱伟对长征五号生产任务的概括。“大”,指的是长征五号的体积大、难度大、风险大。火箭体积越大,材料的刚性就越弱,转运、吊装的难度成倍增加。让钱伟印象最深的是长征五号整流罩合罩。长征五号整流罩直径5.2米,长12.5米,是我国最大的整流罩。吊装的时候,产品变形极大,第一次静力件整流罩合罩花了足足两小时。合罩结束后,钱伟立刻带着员工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到长征五号遥一箭整流罩合罩时,仅仅只花费了不到半个小时。“急”,指的是任务急,从初样产品到试样产品,从合练箭到遥一箭,几乎每项任务都是带着“军令状”下来的,每个任务周期都非常紧张。在零件齐套困难的条件下,怎样高效保质地完成任务成了摆在钱伟面前的首要难题。为了提高效率,钱伟提出了拉式管理模式,把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按子任务管理,主动梳理资源,流程倒走,反提需求,配合生产部门提前做好预警和对策,做到打有准备之仗,分步、分层完成任务。为了保证质量,钱伟在车间成立初期就把员工绩效工资与质量、安全挂钩,引导员工树立质量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促使员工围绕质量开展工作。“累”,指的是工作量大。一个任务抢下来,连续加班一个月是常事。为了保证长征五号的顺利生产,钱伟天天都在现场“陪产”,如果不提前“预约”,几乎不可能在主任办公室里见到他的身影。“喜”,指的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按照钱伟的说法“每每完成一个任务,看着产品顺利交付总装,保证了节点要求,心里的喜悦之情一下子就把疲劳感一扫而空。”

钱伟一直坚持“谦虚谨慎、换位思考、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同时也把这种理念带给了舱段铆接装配车间的员工们,形成了独特的车间文化和制度。他要求员工主动工作,换位思考,不推诿,不扯皮,多为下游工序考虑。按照他的要求,在舱段铆接装配车间,调度员按照生产计划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为一线生产提供便利。月计划提供给工艺员和库房管理员,用来提前准备生产资料,周计划分为执行计划和视条件执行计划,注明工期和起止时间,提供给各班组,用来安排具体生产。库房管理员根据月计划提前领取所需资源,按照周计划提前三天准备生产资料,并按工序进行分装及发放,节省了等待的时间。舱段铆接装配车间在这种相互体谅、协作共赢的情况下,营造了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车间的条件日趋完善、工具渐渐齐全、人员配备逐步充足、员工素质整体提升,钱伟主任已不是孤军奋战的“光杆司令”,他带着他的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完成一个个奇迹,长征五号在他们手上逐渐成形,茁壮成长。即使这样,他始终没有一丝放松,依然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上,随时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

文字:宋丹

图片:苑巍

编辑:金石开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