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传承

 

在今天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实现流水线批量生产后,还需要工匠手艺吗?在中国历史上工匠手艺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一代代传承记得老辈人讲有“教出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徒弟徒弟三年奴隶”是讲明做徒弟学手艺的艰辛历程。...



师傅教徒弟首先是训练徒弟对手艺的忠诚,也就是兴趣爱好和持久的毅力。今天开始倡导的工匠精神也就是在快速工业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开始缺乏了对手艺的忠诚 。

值得中国人自我骄傲的古代陶瓷行业在全世界的崇高地位,证明了陶瓷艺术以中国的陶瓷工匠职业品行的最高敬意。



“匠人”这个词起源于手工业,在传统手工业的制作过程中,劳动者凭借其纯熟的技艺打造出精美的产品,凭借精确的掌控能力把握劳动的整个过程。

“工匠精神”就是匠人自己喜欢不断地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自身的工艺技巧,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他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

 

1、手工业时代工匠追求个性化定制、产品是非标准化的。

“工匠精神”就是指这种个性化生产对产品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隐含着手艺人的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工匠和手艺人一步一步沿袭下来的严谨和自信,还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坚韧和果敢。

2、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确定了产品的统一标准

随着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手工业逐渐衰落,手工业“匠人”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没落,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似乎也与“工匠精神”构成了矛盾,机器大生产让“匠人”与时代渐行渐远,它只能以极少的数量保留在一些传统的领域中。

3、智能制造回归定制化生产

智能制造还是依靠着对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的坚守,依靠细节的品质经受了岁月的考验。只有通过创意和设计,为传统制造业增加文化内涵,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与科技含量,才能跻身制造业强国,实现向设计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最终走向“中国创造”的模式。

 



4、工匠精神是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

“工匠精神要求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 工匠精神的核心精华,“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打磨。


    关注 智能电网开关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