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阁】茶知识系列 泡茶注水,应该“高冲”还是“低就”?

 

泡茶时该如何注水?这个问题想必困扰过很多人。...



泡茶时该如何注水?这个问题想必困扰过很多人。看到书上有“悬壶高冲”一说,可现实中,很多人泡茶却只是轻轻“低就”注水,那哪个是对的呢?



关于“悬壶高冲”


所谓“悬壶高冲”,是指在向茶壶(茶杯、盖碗)冲入开水时着意提高水壶注水。这样一方面可制造美的意境,一方面则可使壶内的茶叶翻动,均匀受浸,使茶汤浓度上下一致,口味更好。
▲ 悬壶高冲


不过,日常大家泡茶没必要用高冲的方法。第一,悬壶高冲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不好有烫伤危险;第二,悬壶高冲虽然能加大茶叶内含物的析出速率,但也可能令汤感有些粗糙,同时使茶叶更不耐泡。

根据专业茶艺师的经验,用高冲法“砸茶”,茶汤容易变得更浓、更浑浊一些,对观感和口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冲泡单丛茶,会略显苦涩;冲泡红茶,会又酸又苦又涩。有些细嫩的绿茶更是不宜直接对着茶叶注水,否则茶汤会更显浑浊,滋味也会更加苦涩。


常用的四种冲泡方法
那么,既然日常泡茶不宜悬壶高冲,那该怎么冲泡呢?高手们总结了常见的四种方法,分别是:“单边定点法”、“环绕法”、“螺旋法”、“中间定点法”。

“单边定点”,就是冲水时,壶嘴低就,只朝茶壶(茶杯、盖碗)边缘一个固定的点注水。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碎茶。
▲ 单边定点法


“环绕法”,也就是环绕着茶壶(茶杯、盖碗)的边缘一圈,回旋冲水。注水时要注意根据“注水速度”配合“旋转速度”,如果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 环绕法
以上两种方法,相同之处在于都不是高冲,而是壶嘴低就,让出水口距离落水点尽量近一些;且都不能直接对准茶叶冲击,而是顺着容器的边缘,缓缓注水。

“中间定点法”是指冲水时,壶嘴低就,只朝茶壶(茶杯、盖碗)中间的一个点注水,与“单边定点法”相似,只不过一个是定点边缘,一个是定点中间。
▲ 中间定点法


“螺旋法”是指,从容器的中间开始注水,然后环绕着茶壶(茶杯、盖碗)的边缘一圈,回旋冲水,最后回到中间位置。
▲ 螺旋法


一般来说,茶叶在刚开始冲泡时适宜用“单边定点法”,冲泡多次之后,茶汤滋味变淡,可以改用“螺旋法”或“中间定点法”注水,更有利于激发茶味。

一些比较蓬松的茶叶,在洗茶时茶叶会漂起来,用“单边定点法”可能无法完全淋湿干茶,这时可以用“环绕法”或“螺旋法”快速洗茶一遍。
这几种泡茶注水方法并没有高下之分,大家在日常实践中可以活学活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注水的五个变量
注水方式主要关乎以下五个变量: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水线的高低、水线的粗细。
注水的快慢:主要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且顺便影响到水流的急缓,除了跟茶汤滋味的浓淡相关以外,也影响到汤感和香气的协调性。

水流的急缓: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高低: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水线的粗细: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出汤方式: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
-END-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由凤鸣阁编辑整理。
精彩回顾

茶知识系列 | 六大茶类如何搭配紫砂壶

茶知识系列 | 如何掌握喝茶的最佳时间

茶知识系列 | 凤凰单丛,为何总喝不到上一次的味道

茶语 | 家居 | 艺术
TEA·HOUSE·ART



了解更多茶文化欢迎光临合胜百货四楼潮艺空间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 凤鸣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