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书阅读网课 坚持理想还是屈从现实 ——从《堂吉诃德》里寻找答案

 

坚持理想还是屈从现实——从《堂吉诃德》里寻找答案《堂吉诃德》的成功对于塞万提斯——这个终生穷困潦倒、命途多舛...

坚持理想还是屈从现实
——从《堂吉诃德》里寻找答案


《堂吉诃德》的成功对于塞万提斯——这个终生穷困潦倒、命途多舛的西班牙作家,是始料未及的。据说他在狱中最初构思出这篇小说,最初的写作宗旨只是为了“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然而,小说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了对骑士文学的嘲讽和攻击,而成为真实全面反映当时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著名作品。

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具有一切腐朽封建制度的特征:剥削和宗教压迫极其残酷,官僚和贵族生活放纵糜烂,下层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这样的社会被堂吉诃德称为“多灾多难的时代”,“可恶的时代”。与此同时,欧洲文艺复兴的火焰也已经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西班牙土地上燃烧起来,人们强烈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尤其是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海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面临一个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这种意识就变得更加强烈。可以说,小说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那一个时代背景下发展的西班牙,具有典型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对于西班牙,还对于整个文艺复兴的欧洲,甚至对于整个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为,西班牙在当时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具备当时文艺复兴时期一切欧洲国家的基本特征,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无疑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产物。
堂吉诃德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堂吉诃德》会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因为它恰恰是一个时代主流发展的反映,怀有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情结。如果说自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物质上给近代社会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那么《堂吉诃德》在长篇小说上给近代社会的人们在精神上带来了同样的愉悦和鼓舞。虽然当时的人们,未必能像几百年后的我们那样以一种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去看待这部作品,但从当时人们对于《堂吉诃德》的狂热来看,说明人们已经从心里上感受到一种新奇的、前所未有的东西了,这种感受是潜移默化的,可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但已经触及到人们渐渐觉醒的人文意识了。

堂吉诃德形象真正经久不衰的原因,远远超过这部小说本身给予他的涵义。那是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这是一部反映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因此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是以一种真实、全面、充满人性和个性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受任何政治或教条的束缚。人性是相通的,可以跨越空间与时间。

堂吉诃德的复杂其实正是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堂吉诃德所面临的矛盾又尴尬环境其实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面临,只不过每个时代的主题不一样罢了。所以,人们常常可以从这个充满人性化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不同的人思考堂吉诃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也因为代代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更加鲜活与丰满起来。于是,“堂吉诃德”精神渐渐已经成为一种代名词,就是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所具有的类似于堂吉诃德式的想法与做法。这个名词本身又是一个可褒可贬的词,究竟是应该有一点幻想的精神还是应该理智务实,一千个人仍有一千种说法,这再一次验证了其实时时代代的人们面对新旧选择时都是一样的充满了迷惘。
整书阅读网课招生
课程咨询:韵致老师微信:yunzhi227


    关注 初心书房读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