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厦大人 黄国典:创业不言迟

 

他说,创业,与年龄无关。...



◎人物名片:

黄国典,厦门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1979级本科,厦门大学广东校友会监事长。他在研究院沉潜二十余载,年过不惑,创立广州市晶邦液压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让晶邦密封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他说,创业,与年龄无关。他的公司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氟塑料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专业水平居全国前列。

1

过四十,方创业


有句话说:“25岁到35岁为创业最佳期,40岁已经相当迟,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我就是例外中的例外,当我决定创业时,已年过四十了。当时的我是机械工业部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拥有20年的工作经验,薪水较高,单位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离开体制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来安逸的生活,把自己积攒的资金和主要时间都投入到一个高风险的新平台上。事实上,很多人成功可能是因为平台好,一旦离开这个平台他就达不到这个地位了。创业对当时的我而言绝对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我那时候就一心想把脑海里的想法变成现实。因为在我看来,年龄不是太大的问题。宗庆后42岁创办娃哈哈,任正非44岁创办华为,陶华碧49岁创办老干妈……创业本不分先后,有条件有底气你就可以开始干,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2003年,41岁的我,创建了广州市晶邦液压密封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液压油(气)缸密封件、氟塑料、氟制品、高分子耐磨材料的研究、生产、销售。公司由最初的3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200人,注册资金4 500万,现拥有自主生产场地16 000平方米,机器设备300余台,年产各种密封件2 000多万件,各方面还算顺利。

有激情、有梦想,不低头、不服输,永远年轻!


在工厂车间

2

聚四源,创晶邦


创业现在是个很热的话题,在创立实业前需要想清楚自己的技术水平处在什么层次,同行的技术处在什么位置,我们做的项目在市场上产能达到什么状态(比如加入后会不会产能过剩),做的产品别人有没有在做,盈利增长点在哪里(比如资金、人脉、质量、身体素质、其他优势)。以上条件至少要达到六七成才能开始做。

广州市晶邦液压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功运营了13年,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氟塑料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连续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信用守合同企业,连续2年被选为中国氟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单位。2012年10月,公司顺利入住广州市增城新塘太平洋工业区新厂房。2015年6月,公司取得ISO/TS16949:2009及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自创业以来,公司经历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在所从事的细分市场里做到了全国第一。

一路走来,我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只是一些好的机会我没有抓住,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究其成功原因,要回到技术、团队、资源三个要素:我们技术上是领先的,在填充氟塑料改性加工、聚合物摩擦学、密封动力学行业掌握得比较成熟,这是我的优点;其次,我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他们都是我在研究院认识的朋友;最后我积淀了二十来年的人脉和良好的社会资源。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它必然有其凭借的条件。

做实业,技术领先非常重要,而成功是对自己的肯定。我们在给公司取名时,就是基于专业和成功两个含义:事业有成在化学里我们称为结晶,而氟塑料是杜邦发明的,就这样,我们公司——“晶邦”诞生了。

3

小密封,大梦想


都说做熟不做生,做你熟悉的领域,这样你容易控制住事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多领域,你穷其一生都挖不尽。很多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而且能做好这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李嘉诚这样同时能做好几个产业的人不多。我追求完美,对品质把控绝对严苛。再者,我不去和别人拼规模,我走精致路线,靠技术取胜。譬如手表,价格通常在50元到500000元不等。有些名表每年产出不多,相比之下,其他低端表产量高,却没有保值性。有些人贪大、贪快,就容易出问题。不过这也看你的目标人群是哪一块。定位很重要!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给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创业以来主要精力都用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改进和公司管理的完善。产品在客户手中代表的就是公司的形象。我认为做实业的人,做好产品比单纯打广告搞创新营销重要得多。

我们公司拥有自己研发的测试平台,密封产品要先在设备上进行模拟运行,保证其正式进入市场前质量有把握。工业品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一旦失败,覆水难收。衣服质量不好,大不了顾客不买,可是一部汽车出了问题,就得全部召回,不仅意味着产生巨额费用,而且对企业形象更是致命的打击。

我对公司定位在密封系统的设计制造及技术咨询,秉承“品质决定企业存亡,管理决定企业盈亏,技术决定企业命运”的发展方针,坚持在密封材料领域不断研究,不懈努力,以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双赢。

我们的密封产品单价不高,它相当于高档上衣的一枚纽扣,微小但不可或缺。之前美国航天飞机出事,就是一个小小的密封圈质量不过关导致燃料泄露爆炸,死伤7人。大到航空器、汽车、挖掘机,小到打气筒,我们所做的充其量就是它们上面的塑料件,但打气筒的密封圈坏了,它就打不了气。



4

活到老,学到老


在研究院工作的时候,我曾得到机会去学习西方经济学,因此看得懂财务报表,会做财务分析和营销策划,这也成为日后我创业的重要基础。中国处在一个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时期,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成长,就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个时代。我比较喜欢IT产品,很重视公司的智能化办公和信息化建设,这就是工业3.0,可以提升公司的管控能力和工作效率。

我们的资讯来源于长期保持沟通的客户、各式各样带有丰富信息的展览会和已有的最新成品。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员工是研发人员,力求技术创新。有些东西不是你自己考虑要不要研发,是市场推着你必须往前走。国外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有新产品出来时会很快通过代理商介绍到中国,我们只要跟紧下功夫,研究半年后就可以生产出类似产品。

创业之后我没多少时间去专门健身,就选择步行锻炼。公司占地有一万六千平方米,三四层楼,我一天快速走三四圈,工作锻炼两不误。有时没办法看一本完整的书,我会经常看一些技术类、政治类、经济类文章,常与人讨论以保持对知识的新鲜感,强化自身专业“内功”。离开学校不是学习的终点,对世界留有好奇心和保持持续的学习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5

吾幸为,厦大人


我母亲是厦大化学系毕业的,当年就是她建议我报考了化学系。虽然那时厦大化学系最好的专业是物化、电化、催化化学,但在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后,我选择了高分子化学。1983年化学系大约招了150人,刚进校时为了让大家尽快相互认识,系里发起了一场篮球赛,我也因为在这场篮球赛上表现出色而被选举为班级体育委员。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让我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学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沟通、合作。

我并非成绩优异的学生,但通过打篮球认识了各个年级各个院系的朋友,有些朋友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对于创业来说至关重要。创业之初我们都是先做一些熟悉朋友的生意,做好了,接着是朋友的朋友……大概花了三年的时间才逐渐走到公众层面。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创业者,什么行业的朋友都试着要交,谈得合拢,就好像十八般武艺,到时候指不定就用上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应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一个创业者不仅要拥有独特的技术,还要拥有组建团队运营团队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团队最好有领头羊在带领,能统一大家的意见,这也是团队搭建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幸运的是,我的合作者都很专业,大都是从研究院跟我一起出来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目标该定的定,战略该下的下,基本没有出现大失误。

虽说大学不是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但当今社会,没读过大学的人很难有竞争力,那个光靠勇气、胆量及一点小聪明就能创造高价值的时代早已过去。而厦大则是许多人梦想中那个大学的模样:名师荟萃、兼容并包、依山傍海、风景如画。因此,每一个厦大人都是非常幸运的。

6

后来者,犹可追


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创业,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作支撑,大学毕业后不应该先创业。创业不仅仅对自身水平有要求,它是全方位的挑战。对内,你要懂得创建和管理好一个团队;对外,你要面对客户、供应商、经销商这一条运营链上的每一关。所以,光有产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好好提升一下自己,才能让公司有所盈利、得以运转。我建议年轻人先就业,熟悉一下社会,否则你可能到失败了才明白创业是怎么回事。创业是艰难的,成功是偶然的。

当年的我在物质紧缺的年代成长,工作包分配,企业能生产就能出售。现在竞争模式和方法不一样,创业成功案例相对比较少,大多创业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或者是你碰巧加入了一个好的公司才得以成功。目前落后产能普遍过剩,技术创新的项目在国内一般很难成功,反而是一些“讲故事”的能手在大行其通。举个例子,石墨烯产品现在炒得热火朝天,这和以前炒纳米一样,其实是个伪概念,石墨烯很薄,在实验室存在时间极短,市场上所谓氧化法做出的石墨烯,更多的是一种改性石墨。我们创业不能被这些“热门”的东西给忽悠了。好的产品不是一夜就能做出来的,一夜暴富只是一种神话。

年轻人在学校要多学习,可以修第二学位,以学习为主。把英语学好,这对你与人交流查阅资料加入全球化是有帮助的。社团活动不能过度挤压专业学习的时间。毕业之后你首先要养活自己,先就业后创业。不用太担心入错行的问题,你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自己。要善于将自己热爱和擅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创业中,这样创业的成功率才能有所提高。

我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谈到两种成功的定义:一种成功是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能安顿好家人,能过体面的生活;另一种成功则是外界给你的评价,在别人眼中你很牛、很成功。金钱和地位都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杆,绝大部分人还是会在相对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一生。毕竟二三十年后能够回来捐大笔钱的人是少数,只要我们热爱并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为家人和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这就算比较完满的人生了。

撰稿:胡志芳

(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


本文转载自《创新创业厦大人》一书第117-123页。


    关注 厦大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