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愿意与自己相处的人

 

是不是又被诊断为病人了?!...



有外化倾向的人总是逃离自我
外化倾向同样是一种回避自我的表现,这一点与理想化形象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理想化形象依旧是在自我疆域内,对真实人格进行粉饰和再加工,而外化倾向则意味着患者彻底抛弃了自我。简单概括,患者为了躲避基本冲突,于是创造了理想化形象,可当理想化形象与真实自我间的差距大到让他无法忍受时,他就无法再从中获得安慰了,所以他必须想别的办法,而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也即逃离自我

这种现象相当于将个人问题客观化,所以其中至少有了投射这一行为。投射的一般概念是,把自己不喜欢的倾向或品质视为他人身上存在的东西,如伪善、卑微、支配、背叛、野心等,假如自己身上存在这类倾向,便怀疑他人身上也有。那么,从“投射”的这一解释出发,把它用到这里就没有什么不妥了。不过,外化除了“推卸”之外,还包含更加复杂的东西。

患者不仅把过失当作是别人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当成是别人的。比如,一个生活在相对弱小国家的有着外化倾向的人,他感受到自己的国家正在遭受压迫,并为此忧心忡忡,但他无法感知作用在他自己身上这种压迫。再比如,别人的绝望他能感受到,可他自己的绝望他却感受不到。这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逻辑,他对自己的态度,他是意识不到的。当他恼恨自己时,往往会感受为别人正在恼恨他,或者他正在恼恨别人。他把自己的快乐、苦恼、成就等全都归结为外部因素造成的。

当他心情好时,会认为这是因为天气好;当他取得了某种成功,会认为这是受命运女神的眷顾;当他失败了,他会认为这是他的宿命。

这样的人,会把所有心思都浪费在影响他人、改变他人、惩罚他人,或者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扰这些想法上,因为他觉得,无论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都是别人给予的。


外化的结果:依赖他人和情感空虚
由于这种外化作用,他必然会越发依赖他人,依赖外部环境。不过他对别人的这种依赖,和神经症中被人喜爱的需求所产生的依赖是不一样的。荣格将这种人格称之为外倾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人会过分看重自己居住在市中心还是郊区,吃的食物是这种还是那种,属于这个群体还是那个群体,上床早还是晚。荣格认为外倾型人格是气质倾向片面发展的一种表现,但我认为外化行为是患者用来尝试消除冲突的一种策略。

外化作用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患者痛苦地意识到一种空虚和肤浅,但是这种感受同样被他弄混了。他强迫自己大量吃东西,因为他觉得自己腹中空空,却意识不到这种空虚其实是情感上的。他感觉自己像羽毛一样轻飘,随时都可能被风吹走,于是在他的感知里,这是因为自己的体重不够。在接受分析治疗时,他可能会觉得如果自己被分析透彻,那么他就一无所有了,只剩下一副空壳子。患者的外化倾向越严重,他就越像一片没着没落的叶子。
 


    关注 读自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