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报》副刊(荐读):【蒙琼英】我的“黑荞粑”

 

关注成都祥涵文化传媒

更多文艺精品在指尖组稿、版式:侯栀

紫涵 夏添 审稿:骆驼各位文友:...







关注成都祥涵文化传媒  更多文艺精品在指尖

蒙琼英      女,汉族,笔名:梦洁。1969年11月生于四川省会理县鱼鲊古渡,自由职业。

朋友们戏称:“下岗专业户”。

坚强、自信、热爱生活,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会理县作家协会会员,文艺老青年,2010年开始学习写作。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会理文艺》《凉山交通》《凉山日报》。

我的“黑荞粑”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而心灵的“净土”里,一些人、一些事、在时光断篇的记忆里,虽然不曾相见,却没有缘由地彼此牵挂……

世界之大,世界却又如此之小。人到中年后,一次偶然的小学同学聚会, “黑荞粑”(因为他长得黑,所以我称他为“黑荞粑”)再次闯入了我的视线。

“黑荞粑”是我同级不同班的小学同学。

小时候由于不适应金沙江“大峡谷”恶劣的气候,不得已四年级开学,母亲把我转到会理县黎溪小学读书。

因为借宿“民族班”女生宿舍,晚上到“民族班”蹭课,自然而然认识了“黑荞粑”。

“黑荞粑”是少先队大队委,我是中队委、鼓乐队鼓手。自然而然接触的机会,比其他同学要多一些。

学校一周一次的少先队活动仪式,胖乎乎的“黑荞粑”戴着一顶绿军帽,“傻乎乎”的站在台上。胖胖的小手行队礼,“憨厚”的样儿非常的可爱。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听说小小年纪的“黑荞粑”,是订了“娃娃亲”,有“媳妇”的人。

成年后的“黑荞粑”,最终没有迎娶有血缘关系“近亲”的“小表姐”。

三十年多年后,经历人生磨砺的“黑荞粑”,带着儿子成了尴尬的“钻石王老五”。



从彼此的欣赏,到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没有“海誓山盟”的爱情“誓言”,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对意”的时间,遇到了“对意”的人。

“黑荞粑”说,我是一个心地善良、心里装着美好,把坎坷人生过得如诗如画的小女人。

“黑荞粑”因为工作的缘故,下基层检查工作的时间多,对县城周边农村环境非常地熟悉。

“黑荞粑”是一个善于发现“美”、热爱生活、非常有情趣的人。

周末、几个馒头、两瓶矿泉水、背上简单的行囊,“黑荞粑”领着我,穿梭于城郊“美丽新农村”、森林徒步游。

欣赏自然美景,扑捉到创作灵感的我,雀跃、情不自禁地抱着“黑荞粑”猛摇,面颊上“啪、啪”的“嘬”上几口。急得“黑荞粑”大叫:“几十岁的人了,咋个还象个小娃儿样?注意影响”。

看着“黑荞粑”着急的“傻样”,我一脸的“坏”笑。

“黑荞粑”是一个肯陪着我“疯”,陪着我“做梦”的人。

文友们发起活动、聚会,“黑荞粑”积极地参与其中。还时不时地为我们出谋划策,深受文友们喜爱。

为了参加“端阳节”的“诗歌朗诵会”,晚饭后散步时间,“黑荞粑”陪着我找文友“香妹妹”指导普通话,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回家途中,看着我歉意的目光。“黑荞粑”说:“什么叫幸福?做真实的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幸福。”



由于国家精准扶贫的需要,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黑荞粑”,被下派到边远贫困村搞扶贫工作,我们聚少离多。

“黑荞粑”偶尔回家,我听得最多的是,他怎样走了十多公里山路,到“贫困户”家。帮助“贫困户”量身定制种植、养殖脱贫项目的故事……

从“黑荞粑”身上,我又学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理解到“扶贫”、“扶志”的含义。

“黑荞粑”更加地“黑”了,心疼的我,只有在他回县城时,给他煲上一锅松茸鸡汤,“犒劳”一下他。为他洗去一身的尘土,让他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抬头、收腹、挺胸、步子迈小点。对,就是这种感觉。” 家、一个温馨的地方,第一次试穿旗袍的我,款款地走向指挥官“黑荞粑”。

“你是我美丽的茉莉花,我是你可爱的黑荞粑……”听着他“跑调”的歌声,我的心儿像花儿一样绽放……

组稿、版式:侯栀  紫涵 夏添 

审稿:骆驼

各位文友:

        此微信平台为西南商报副刊主要的选稿基地,凡在此平台推介过的作品,可优先作为本报副刊备选稿件。
若愿意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体裁不限,拒绝敏感话题)在此平台推介的朋友(必须是未在其他微信平台推介过的作品),请发你的作品、创作简介和个人生活照数张至QQ邮箱772573860,并请使用实名+笔名加本平台服务微信sccdlt,便于联络和发放稿费。平台开设了赞赏功能,赞赏收入(前两天)的一半支付给你,另一半用作编辑、组稿人员补贴和平台维护。若不同意,可不理会此消息。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可扫描关注和加好友。祝各位笔健体康!

                                ——《西南商报》副刊部


    关注 祥涵文化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