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风物冬至大如年

 

小至 ·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

「吴缝天衣」植根苏州文化的本土品牌,专注打造高端中式服饰。喜欢旗袍知识,吴文化,苏州手工艺,苏州名人轶事等趣事的亲们,点击上方蓝字“吴缝天衣”关注我们!



小至 ·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又称为“冬节”,民间习俗认为不必等到春节,吃过冬节汤圆就表示增加一岁。因此,有人打趣说,冬节不要吃汤圆就不会老一岁了。

宋朝陆游《辛酉冬至》诗有:“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也是把过冬至视为添加年岁的节日。

【泰伯庙,苏州】
苏州人过冬至的习俗始于二千五百年前,当时吴国始祖泰伯、仲雍都是周太王后裔,他们沿用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于是就形成了苏州“冬至大如年”的独特遗俗。冬至,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而是冬天到了极致的意思。

【冬至全家福】
冬至夜,每个家庭的小辈都要到长辈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盘。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祭祖、祭灶,除了鱼肉,还必用团子、糍糕,以示团团圆圆。

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冬至夜,要“好好吃一夜”。宴席上,人们不但要吃百味馄饨,吃用米做的糍糕,吃用肉、豆沙等做的团子。



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酿—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

【冬至大如年的美味佳酿——冬酿酒】
冬酿酒,喝到口中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和甜味,清淡的酒味,满嘴的清冽,口中自然弥漫了舒爽的感觉。这非常符合苏州人平淡柔和的个性。

每当冬至节前十天,在苏州观前街宫巷的老字号的元大昌门口,就会排起很长的队伍。年年冬至前后都会在元大昌门口展开长蛇阵,不管是老苏州还是特意赶来尝鲜的吃货们,都是一边排队,一边谈心,其乐融融。



一般来说,零拷的冬酿酒不到冬至节那样就会售罄,想要冬至节那天喝到一年一度的佳酿,必须提前买好,放在冰箱的冷藏箱里,到那天拿出来喝,口味还是很醇和的。

当然如果喝上刚买的酒,那确实是非常好喝,那一股桂花清香,伴随着酸甜的口味,一酩到口,确实妙不可言。

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且保质期只有两三周,喝完就要再等一年,显示了苏州人宁缺毋滥的精致品位。冬至夜酒席间,这一杯杯桂花郁香、甘甜爽口的冬酿酒,给苏州合家老少带来了过年般甜美的氛围。



苏州的冬酿酒色泽淡黄或金黄,较浓郁,并搀有桂花糖,酒中漂着些细细的小桂花,味道甜淡,清香扑鼻。

现在苏州人冬至喝的冬酿酒,是指通过前道发酵,将淀粉基本上转化为糖分,再加入桂花的桂花冬酿酒,酒精度较低,这种冬酿酒基本上只在市区有。做了多年老酒生意的苏州老人说,出了苏州城他就没见过这种酒。还真是的,不要说出了苏州城,就是在苏州,冬酿酒也不是总有,可以说过了冬至这个日子就买不到了。

以前,苏州的传统酒店也是前店后坊酿制冬酿酒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才没了当年冬至前“家家酿酒”的独特风景。然而,每年冬至前,苏州男女老少对冬酿酒的热情不仅没变,反而越来越“情有独钟”了。



还没有尝过桂花冬酿的小伙伴们,赶紧排队买起来吧!


吴缝天衣 定制您的古典美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吴缝天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