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过大埔,不算体验过香港的市井气

 

在大埔,也许很难寻找到名贵的高厨粤菜,但香港市井中那些迷人的食物,也自成一派风格。...





从深圳人最多的罗湖或福田口岸过关,东铁线向南几站,很快就到了大埔墟。在大埔住过一整年,深深地爱着这里的市井气。

香港的民间风情很多。旺角熙熙攘攘,高楼广厦的表面风光之间却夹杂着破败的老居民楼;港岛上若过了上环再往西,紧凑起伏的街道;西贡离大都市的纷扰远了些,于是多了几分海边渔家的小情小调,这些都很“香港”。



可是一旦到了大埔,香港的画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大埔,仿佛是香港的一处平民花园。想要知道大埔什么样,数香港电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最好。主角们在大埔的街道间穿梭,生龙清汤腩的咖喱牛腩、陈汉记家的褒仔饭,还有八妹鸡煲、一乐烧鹅、蔡润记鱼蛋粉面,所有的记忆似乎都因为这些熟悉味道突然喷薄出来。



吃,是大多数人对于香港记忆永恒的主题,在大埔也不例外。

大埔墟的“墟”原本便是街市的意思,这里的街市早年间便在香港十分有名。虽然没有像尖沙嘴和铜锣湾那样的高楼广厦、奢侈品林立,连水客们都不屑于在这里停留。但方便超市和便利店、密集的街市和茶餐厅,全都写满了生活的便利。除了学生租客,大埔的居民大多是香港的土著,老人们的粤语各自带着口音,充满了十足的市井气。

在大埔,也许很难寻找到名贵的高厨粤菜,但香港市井中那些迷人的食物,也自成一派风格。每逢年节,街市们都变得异常热闹。摊位档口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广味香肠、海货、药材“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大小小的发财糕、萝卜糕“争奇斗艳”。

小假期的香港行,厌倦了无止尽的人流和购物,怎么能不来大埔看看。

随着政府改制,香港露天的街市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将市场、食肆甚至市政服务结合在一体的室内建筑。距离地铁站不远的大埔综合楼,是游客们体验大埔居民生活的第一步。



香港市民口中的“街市”其实就是菜市场,这里算是藏龙卧虎之地。不仅可以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各类食材,蔬菜、肉类、海鲜甚至活禽无所不有,甚至还有餐厨用具、五金、服装等各种小商品。

街市是充满老香港市井情怀的,来这里少有人直接拿货交钱。熟客们和卖家攀谈叙旧,约重砍价,这样日复一日积累而成的老街坊情结。于是,逛街市最忌讳三缄其口,一定要尽力体会商贩的热情。



对于生鲜没有明确需求的游客来说,街市上通常会有一两家熟食摊子,价格实惠,品质适中,定是周围居民喜欢打包的“盒饭”。若是胃口还不满足,逛过一层的街市,一定去二楼的小食肆和老港们一起尝尝真正的市井滋味。

烧味



在香港的街市,吃烧味绝对是避不开的。即使学不会别的粤语,点餐时说的叉烧、烧鹅和烧鸭也务必要立刻记得清楚。香港人爱死了吃肉,一份烧味饭份量绝对时足足的。一整只鸭腿斩件,配上一勺卤汁,皮脆、肉嫩,咸甜适口。配冻奶茶稍腻,来一杯柠乐或是冻柠茶最高。

推荐食肆:妹记

鱼蛋



曾经在旺角的一家“游客摊”买过一碗咖喱鱼蛋,竟然被香港鱼蛋的Q弹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每逢人气稍旺的鱼蛋店家总不忘试一试。纯鱼肉、手工做、不加面粉,汤底清澈鲜味浓,却不能有味精味,这样的鱼蛋是为上品。吃清汤鱼蛋若是觉得无趣,就配上一份炸鱼皮作为小零食。

推荐食肆:洪记粉面

肠粉



肠粉务必是现做的好,肠粉皮柔软但不至于入口即化,内里的馅料只要新鲜,选择倒也全凭口味喜好。每家店最不可少的是师傅们特调的酱料,酱油、水和冰糖的比例各有秘方,既不能太咸夺了粉皮本身的味道,又要能烘托出食材的鲜味,很是考验经验。

推荐食肆:发记粥面


    关注 味觉大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