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根:书卷多情似故人

 

潘洪根,博名天一尘,江苏常州人,常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天中晚报》《临沂日报》《银川晚报》《武进日报》《沂蒙晚报》《翠苑》《马邑文学》《东方青年》等报刊。...

作者简介
潘洪根,博名天一尘,江苏常州人,常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天中晚报》《临沂日报》《银川晚报》《武进日报》《沂蒙晚报》《翠苑》《马邑文学》《东方青年》等报刊。
 任见文学艺术馆  
 


小时候,我对小人书情有独钟。

在小人书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画画。画了不少画,有人来我家,见到我在画画,总喜欢凑过来瞧瞧。有的人说我的竹画得有神韵,有的人说我的梅画得气势不凡,好听的话总会在我的耳畔响起,还有人断言我将来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长大以后,我的兴趣就改变了,喜欢上无线电,后来不仅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写一些新诗。

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写点诗,我也不例外,本来青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那时我买了好多诗词的书籍,日夜相伴,写诗度日。我特别欣赏古典诗词中的风花雪月和离愁别绪,尤其羡慕李清照那纯美如画的词句,更向往她有个志趣相投的知音和如意的爱情。我也喜欢李煜的愁词,愁得入心入肺,字字是滴滴泪水。还有一个人更让我同情,她是朱淑真。她有着非凡才气,却偏偏落在一个商人的手中。商人又怎么会理解一个文才横溢的才女呢。日久天长,寂寞和孤单的生活自然而生。世上没有比心寂更伤人的事情了,人可以孤单,但不能心寂。而婚姻却是心悦相伴的过程,但在朱淑真的婚姻里,这个最简单的要求却成了她一生的奢望。我常常想: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全看婚姻里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心灵伴侣。

年少时我最喜欢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模仿着写了不少诗词,现在想起来,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当初年轻懵懂的我,喜欢着别人的喜欢,忧愁着别人的忧愁。青春寂寞的时光里,我慢慢养成了安静读书的习惯,最喜欢一个人在书海里徜徉。书籍成了我最好最知心的伙伴,在书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读着那些感人的文字,我发现书中很多人物与我有着类似的经历,心灵上便产了共鸣。看着别人的一生是那样匆匆而逝,我的心里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奈,也促使我更加珍惜生命的时光。

家中的藏书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书多了之后,我反而觉得自己知道的知识太少了。好在书籍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渐渐地我对书更加痴迷了,见到好书或是心怡的书总是千方百计地买下来,每每买到如意之书,我都会欢喜得无以言表。

像我这样的书痴,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说我像个傻瓜。他们问我,你买那么多书有用吗?还不如好好享受一下美食,或者娱乐一下。听了之后,我只是淡然一笑,不作解释。我觉得,没有书的人生,就像一个人走在荒凉的沙漠里,永远都寻不到那一方绿洲似的;没有书的日子,就如没有阳光的日子,生命也会失去光泽;没有书在我们的左右,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与动物又有多少区别?人之所以会空虚和无聊,就是没有书相伴,有了书,人就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还有时间去无聊吗?书是心灵的慰藉,是岁月里的一份温馨的阳光,是我们头上的一盏明灯,是我们在命运遇到坎坷时的希望。有书的时光里,我们才会觉得光阴的充实,人生的富足。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就像一位老朋友,一直陪伴在我们的左右,这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啊。以书为友的岁月是快乐的,也是温馨的。坐在书房里,捧着自己心爱的书,便会感受到一份甜美的宁静与心安,这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享受。




    关注 任见文学艺术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