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来了 “摩的”生意变秋了

 

前日,市交委正式出台《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共享单车定义为“可为市...



前日,市交委正式出台《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共享单车定义为“可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系统接驳换乘的解决方案”,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单车日益改变年轻都市人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此前城市存在的非法营运,如“摩的”“火三轮儿”等起到了一定冲击作用。

调查:“摩的”师傅生意“秋”
昨日上午11点,天空中飘着小雨,寒风凛冽。西门车站附近乡农寺街,一位年约六旬的“摩的”师傅“全副武装”,戴着棉帽、耳套,弯身坐在电马儿上,等待着乘客“召唤”。他的身后,便是几辆颜色亮丽、样式崭新的共享单车。不一会儿,一名年轻男子扫码骑走单车,“摩的”仍然无人问津。



记者上前与“摩的”师傅攀谈起来。师傅自称姓洪,60多岁,干“摩的”已有4年。提起共享单车,老洪跟记者诉起“苦”来。“以前我每天少说能拉十几趟,多的时候能拉20多趟。现在就‘秋’啰,一天能拉上10单就不错了。”老洪说,他每天收入从一两百块,降低到现在的几十块钱。

老洪坦言,此前打车软件对他们也有影响,但远不及这次共享单车打击大。相比安全系数较低的“摩的”,显然时尚现代的花色单车,更能抓年轻人的心。更关键的是,价格还更低,要知道,“摩的”起价通常在5元以上。
观察:地铁站“摩的”少多了
在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站,以往这里拉客的“摩的”不少,但昨天,记者看到只有一名40来岁的“摩的”师傅还在“坚守”。这名师傅告诉记者,地铁站附近人口流量大,是“摩的”定点拉客的首选。虽然交警多次“驱赶”他们,但还是有不少人会迂回回来继续候客。


一号线火车南站B口,曾经电动车在此聚集拉客,现在出口都是共享单车

然而现在,一些“摩的”师傅已经选择主动离开。“你看嘛,现在地铁站多了这些自行车,坐我们车的人都少了。”这名师傅指着地铁站一侧的几辆共享单车,神情复杂。据其介绍,共享单车推行以来,他身边已经有多名“摩的”师傅“改行”。老洪也无奈地说:“再做段时间看看吧,如果生意没起色我就‘退休’咯。”
声音:被共享单车取代很正常
昨日,记者走访了8名“摩的”师傅,其生意都不同程度受到共享单车影响。但让人意外的是,当谈到共享单车时,“摩的”摩的师傅们对这一新生事物并不反感。


四号线万年场出口,整齐停放的共享单车

“确实比我们电马儿更方便,而且也锻炼身体,以后真被取代了,我们也无话可说。”“摩的”师傅老刘说。根据市交委最新出台的《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征求意见稿)》,共享单车几个与安全相关的关键问题都被提及,并有所保障。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当对使用者利用网络进行实名制注册登记并签订服务协议;鼓励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为使用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并有一定的赔偿额度;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对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等承担先行赔付责任等。

这也意味着,随着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法规越来越健全,今后,“摩的”或将如同当年的“三轮儿”一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同步播报
与超市联手设停车点

昨日,成都本地某知名超市连锁店与北京某知名共享单车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运用各自资源,倡导绿色出行。该共享单车开始在超市连锁门店开展首批停车点布局工作,目前已完成51家门店。今后,该超市连锁将成为共享单车在成都大街小巷的重要集散点,来超市连锁门店购物的成都市民,将享受到共享单车无缝对接的出行服务。

据悉,此次合作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让单车资源从“目的地”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真正满足不同时间、不同片区、不同年龄段用户绿色出行的需求。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真正的“共享单车O2O 服务模式”。

快报记者 蒲囝 摄影 李勇


    关注 成都地铁传媒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