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师兄曲昌荣:你是我的邻家大哥

 

曲终人不散,我最敬爱的兄长啊,你一路走好!...







最后的告别,最后的不舍

今天是你走的日子。真正地离开,躺在八宝山,面对数千人的瞻仰。

你走的时候,我没有去送你。怀有身孕,按照习俗不能出席红事白事,怕冲了你。我听嫂子的嘱托,那一刻,我在你家,正陪硕果玩,和孩子下跳棋。

窗外北京的天,是阴沉沉的雾霾,大军压境般地窒息,冰冷潮湿。屋内,温暖如春,茶几上的水果发出诱人的清香,可谁也无暇顾及。我认真地和孩子较真,教他技巧,转移注意力,想方设法让8岁的他赢我。

我们似乎都在竭尽全力地选择遗忘,忘记这一场噩梦,想象着你笑呵呵推门而入的场景。

纵然眼泪无知,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惊厥。

就在两天前,在12月16日6点48分,你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按照叔叔阿姨和嫂子的意愿,他们决定捐献出你的器官,来帮助更多的人,一如生前那个爱助人的你。

那一天,朋友圈里刷屏了:“生前奉献 身后捐献”的英雄照流传来传去;一篇篇含着眼泪写下的悼文,历数跟你交往的点点滴滴;一双双祈祷的双手,一颗颗破碎的心,都掩埋在你憨厚淳朴的笑容里......

“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我的天,太震惊了!”“不敢相信!”……

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你会以这样的方式刷屏,你会以这样的方式成为圈里圈外震惊的“网红”。尽管,生前你已经是知名的“大V”。

我最敬爱的兄长啊,那个待我如同妹妹般照顾的大哥,最终还是狠心,抛下妻儿父母,抛下生前热爱的一切,走了!

长歌当哭,却如鲠在喉,那止不住的眼泪里,写满了“不该”。

原来,一个人最难过的时候,是说不出话的。

从你昏迷住院的那一天起,23天,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在昌平康复中心,我和众人注目着你从ICU被推入到高压氧舱,那条长长的走廊尽头,一直响彻着嫂子的呼唤,“曲昌荣,你醒醒,大家都来看你了,给你加油鼓劲!”“曲昌荣,你醒醒,硕果在家等你教他功课!”......

平日里那个高大健壮的你,浑身插满了管子,安静地躺着,就像睡着一样。我没忍住,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

这些天,我精神恍惚,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次。每次晃晃悠悠地回到家,总觉得一回头,还会在楼下碰到你,笑呵呵问我最近感觉如何。

一切似乎历历在目。一切却又无情地远去。



2004年11月3日,师兄在河南三门峡采访农村文化大院

你领我走进新闻的大门

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你聘任中原工学院兼职教授仪式上。当时,我陪同老师参加会议,赶上你的讲座。我至今记得,不用PPT,不用板书,你在台上讲得热血沸腾,憨厚淳朴的笑声在教室里一次次响起。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们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跑到田间地头找感觉。”你时而深思状,时而亢奋地解说。

那种通俗易懂,却又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没想到,这句话,倒成就了日后我们紧密联系的“纽带”。

那时候,您的光环绕了一圈又一圈,我眼里只剩下膜拜和无限的崇敬。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在您的指导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走进了这座令人神往的“殿堂”。

初次谋面后,我们很久无交集。直到研究生第二年有一天,您联系到我,问我愿意不愿意一起运营网站。

我忙不迭连声答应,自此便开始游走在互联网界。

那段日子,我负责内容更新,你有意让我更新关注每天的人民日报,摘出最有意思的新闻,琢磨最抓人眼球的标题。我起早贪黑,忙完功课和论文,便整天琢磨着怎么把内容做好。

你说,做网络新闻,最关键的是整合,什么信息最有用、最出彩,你得一眼能看出来。没有天长地久训练,这种功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说,咱农村出来的孩子,想干一番事业不容易,想做好一件事要加倍付出,所以一定要踏实。

你说,没事多琢磨琢磨,少点虚头巴脑的东西,多实在想点。

你是这样教我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你一直高产优质,写出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先后推出“感动中国”新闻人物谢延信、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我国首部儿童科幻连续剧《快乐星球》等典型。

10年记者生涯,你发稿量总是名列前茅,还创办公号“曲解直说”。你总是不舍得停下来歇歇,你那么热爱新闻,脑子里装的、想的,全都是新闻。

我跟你聊的话题,从做新闻到做事,从做学生到走入社会,一步步深入,相见恨晚。

“整合”,刻在我的工作日志里,成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踏实”,成为我日后做人做事的准则,而“琢磨”,成了我时刻谨记的箴言。

师兄啊,这些都是你言传身教给我的宝贵财富!

师兄啊,也许你不知道。那段日子,我累并幸福着,成长突飞猛进。在你的点拨下,我这个半吊子出身的新闻学子,终于建立起系统的新闻实践体系,学会将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收放自如地运用。



师兄青涩的模样。那时,他在上大学。一切都还恍惚在昨天。

你是我的邻家大哥

2014年,我毕业。这一年,我和你一同来了北京。我去了报社,你去网信办。

当初来北京时,想到要跟一群清华北大毕业的学子同台竞技,我就像了泄了气的皮球,面露胆怯,感觉很没底气。

你不断鼓励我,要敢拼敢试,不能退缩。

你说,不要被名校光环吓倒,公务员考试都挺过来了,还怕啥?!

你说,我跟你很像,很像年轻时候的你,不知道害怕,不知道畏惧,总想拼出来一番天地。

每次跟你交流,你都是笑呵呵给我鼓气,提醒我保持敏感,平时一定要多练笔,别一脑门死学。你还给我滔滔不绝讲起自己推出卢氏县委土坯房、快乐星球等引起轰动的稿子,讲起将一个《河南务实发展静悄悄》的标题改了一遍又一遍......

你从来不给我讲大道理,也甚少文绉绉地引经据典,你最擅长的就是分析,那话乍一听就像白开水,朴实无华,却给我注入了无限前进的力量。

渐渐地,工作步入正轨,干起活来顺手不少,跟你见面的次数却越来越少。那次去你家串门,你笑呵呵地表扬我,不错不错,要继续以踏实的劲头干。但同时也没忘记敲打,不能骄傲。

慢慢安稳后,你却一刻也没停下。进入网信办,你依旧像个拼命三郎一样工作,加班加点成了常事。付出总有回报,你很快成长为年轻的局级干部。即便如此,你不曾有任何官架子,没摆过任何谱,平易近人得还像以前那个大哥哥。有时候你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问起,不是在单位加班忙工作,就是在忙着公号更新,赶上周末,才能好不容易陪嫂子和孩子玩。

即便这样,你还见缝插针,关心起我的终身大事来,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我总是推脱,“不急,不急。”

可看起来你比我还着急,你像个娘家人劝慰我,工作安稳了,姑娘家该考虑嫁人了。你有次甚至笑着批评,咱出门在外,得让父母少操点心。

“可不能把自己留到最后。”你不止一次担心,希望我端正起成家过日子的心态。

在你的“鞭策”下,我确实开始往这方面放了心思,也试着慢慢接受别人,就像那时候刚入新闻的门一样。今年,我跟老公一见钟情,结了婚,安了家,怀了娃,一切都安定下来了。给你报喜,你连说,好好好。放佛心里头终于放下一块大石头。

10月底的一天,我突然见红出血。急匆匆下楼出门去医院,在楼下见到正送孩子上学的你,匆忙间我介绍了一番,解释一番后,又着急慌忙地离去。

后来我休假在家,卧床半个多月,期间便与你没了联系。

我没想到,那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至今想起,痛彻心扉!痛痛痛!

手机里还存着你发我的最后一条信息,嘱托我保重身体,照顾好宝宝。可是,这顿喜酒,你却再也喝不上了!

翻开相册,却发现我们连张合影都没有来得及照,我拿着手机,任凭眼泪又一次流下……总以为有很多时间,总以为你能跨过这道坎,到头来发现太多的来不及,都化作了永远的遗憾和后悔。

师兄,你走了!那个勤奋、拼搏、爱笑、爱帮助人的你,终于还是没能挺过这道坎。

这世间,我又少了一位亲人。

师兄,让我最后一次喊你一声“师兄”吧!

妹妹泣于2016年12月18日晚





师兄,数千人顶风为你送行。你走得安心些,踏实些!


    关注 闲不住的札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