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 这一秒,刚刚好 —— 看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On Time》

 

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On Time》(内有影片视频)...



↗ 点击上方 “ 职场大婶 ” 关注

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On Time》,将近六分钟的时间里,从人物的深色服饰到晦暗的候机大厅再到片末提箱男落寞颓丧的神情,画面一直被冰冷灰暗的色调占据。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窥探都是徒劳,错过的遗憾让人扼腕,压抑的窒息让人绝望。

候机厅里,求婚被拒的独身男子一手紧握开盖的戒指盒,一手拿着和前女友的亲密合照,沮丧懊恼,万般不舍,多希望她能回心转意。这时,一个提着手提箱的奇怪男人主动前来搭讪,提箱男介绍,手中神奇的箱子能够预演三十秒之后的未来。
于是在这个无比神奇微缩的世界里,即将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应验。男人告诉他:你马上会遇见一个美丽的单身女孩,可以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爱情。事情有如预言一般迅速发展,失落的男子抓住了这次神奇的邂逅,先后帮女孩接住了要摔落的咖啡杯,提醒告知放失向的登机牌位置。最后,他和提箱男签下购买提箱使用权45个工作日的合同,无限憧憬的跟随女孩登上飞机。可就在他转身离开的几秒后,前女友赶来了,焦急张望……

提箱男的能预见未来三十秒的箱子一定能让人抢占先机,事事顺利吗?如果是,为何他推销箱子时,提起的是“前女友”而非“现女友”?如果是,为何他没有炒股炒房跻身富豪,而是潦倒落魄四处推销?如果是,为何最后他看到匆匆赶来的女孩后表情是那样错愕,无所适从?微电影总共不到六分钟,最后给提箱男的特写镜头竟然有二十秒:他神情落寞,满腹心思的低下头,默默合上箱子。他会不会是因为想起自己和前女友的分手经历,和眼前的景象如出一撤?为什么要提前窥探?为什么不能像《北京遇上西雅图》里说的“期待每一次和你的相遇,不迟不早,刚刚好”?
三十秒之外所出现的是否会比三十秒内所遇见的更美妙呢?那个智商只有75,只会奔跑的阿甘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这种对未来的态度,包含很多不确定的甜美,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让无数人跟从奔跑,让无数人坚持花园后是殿堂。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经不起山重水复的煎熬,而不断质疑:出路在哪里?所以,我们都幻想拥有一种超能力或是一个微缩箱子,看到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的期盼。看到未来,我们真的就能把握吗?不!独身男窥探未来的后果是彻底失去挚爱,想支配时间却反被时间操纵。他开场反复翻看钻戒和合照的样子此刻显得多么可笑,曾经的一往情深轻易地败给了这个三十秒的未来。未来是什么?三十秒的未来不是已知的便利,而是对更远处未来的限制。不知他和搭讪成功的女孩能走多远,毕竟,能够轻易窥见未来,谁还愿意花气力动脑筋去了解他人、维护关系呢?

这样看来,那个在机场里被搭讪的女孩也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或许她会获得一份所谓的爱情,但这只是一个唾手可得的被作为替身的偶遇实验,也可能只是一个皮囊收获的占有欲罢了。
我以为的“On Time”就是不贪心提前窥探,在现实里踏实做好自己;就是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END


Genius

楚地大婶,形象模糊。用一首《西江月》概括——

无故张牙舞爪,有时痴怨呆嗔;纵然生得些草莽,腹内一颗豆蔻心。惫懒不通筋骨,僵直未敢走向前;高床盘腿自吟哦,哪管人称她半仙!



职场大婶

微信:madam_office

我们正在经历你们正在经历的……
有温度的观点与体验 @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关注 职场大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