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设计」2025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设计方法论”课程的思考与展望。...







2016年是我人生中转折巨大的一年,这一年里,经历了从本科生到实习生,再到研究生,从学习到工作,再到学习,从技能型到实操型,再到研究型,身份、内容、类型三个方面的转变。



身为本科生的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设计。 “就是不好看,不喜欢”“You do a lazy job”“你这个手工味太强了不像产品”,更可笑的是,自己还为老师们的这些话语流过眼泪,一度想要放弃想要逃避。那段时间,曾将设计能力等同于手绘技能,3D建模和渲染能力,认为能够提高手绘和建模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能力,甚至还到外面的培训中心学过建模和渲染。

直到身为实习生的我从书中认识到,技能层面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提升,而思维层面则不然。技能层面指的是手绘和建模渲染技能,思维层面指的是与设计相关的思考、分析、整合能力等。这段时间,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不得不往实操型发展,即培养在短时间内产出方案的能力,很多情况下就是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的能力。只不过对设计的认识从技能层面转向思维层面,不再执着于技能的提升,注重对设计方法的学习、设计思维的建立等。

这一年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读研?”在我看来,“设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是一步一步推导而成的;而在本科的教育中,“灵感”却成了“设计”产生的缘由,让“设计”蒙上了一层感性的面纱,披上了随机的且难以捉摸的外衣。其次,什么才是好的设计?本科的学习中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设计可以拿奖?为什么我的方案就是奖项绝缘体?另外,构想方案时更应该天马行空还是考虑可行性?作为根正苗红理科生出身的设计学学生,通病是一上来就质疑可行性,曾经也有过惨痛的经历,对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质疑到最后做不下去,隔了几个月看到出来了一模一样的设计;可是当天马行空时,却又会被老师打回现实。



“设计方法论”这门课,一点点地拨开了遮挡“设计”的迷雾,开篇第一堂课就把我本科的许多疑虑和迷茫扫清了。学生之所以迷茫,很大一部分是教育的原因,而教育的不足又映射出目前“设计”边界的模糊不清,难以界定,导致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主张。这门课的重点就是理清“设计是什么”,回归设计本体,至少让“设计”的边界清晰一些。

整个课程下来,颇有感触的是“设计与商业”“设计与技术”和“设计与艺术”三个专题,引发我对未来的思考,寻求着未来的道路。

设计与商业: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设计与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设计的价值需要通过商业来体现,理所当然地把设计归为商业的一环。纵然设计与商业联系紧密,不代表设计等同于或属于商业,另外,仍有一部分设计是脱离商业而存在的,如公益性的设计、生态设计等。很多情况下,设计需要通过商业的成功来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也不能缺少对环境、自然、文化的认识与思考。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在设计现实主义和设计理想主义中找到一个平衡。设计与技术:作为技术组的成员,个人立场为“设计不是技术”。诚然,每一个专题都不是为了分出个胜负,也不是为了争论个所以然,而是经过思辨,了解设计是什么,设计需要什么,而“我”缺少什么,未来应该做什么。通过小组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思考与挖掘,认为设计师不能脱离技术而做设计,应当关注技术并追踪前沿,善于利用技术,甚至用设计去促进技术的发展。而设计教育需要跟紧技术的步伐,引入新兴技术或带来相关技术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和利用技术,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只会产出滞后于时代的学生。设计与艺术:这个辩题自它出现以来就从未休止,与我而言,这一专题引发的更多是对设计教育的思考。前面的几十年,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一直“纠缠不清”,本科四年总认为自己一个理科生无缘无故选了个艺术专业,在艺术设计学院的理科生的确是个奇葩的存在,不仅丢失了理科的逻辑思维优势,反而还放大了对美感和色彩的认知不足。直至学院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才真正意识到设计可以包含艺术的成分,但设计绝不是艺术,依我拙见,艺术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不管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还是社会问题提出,终归是抛出的一个点,并不需要接住它;而设计需要整合多角度,多学科,多方位的知识,服务于人的需求,找到当前的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不仅要抛出一个点,更要接住这个点。反观当前的设计教育,至少在我本科的学校本专业的教学里,多多少少过于强调艺术方面的培养,使得夹在艺术与工科之间的学设计的理科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发现思维和逻辑比不过工科生,美感色感比不过艺术生,境地十分尴尬。



大四开始,有了从产品转交互的想法,一是想赶上互联网的热潮(果然还是太单纯),二是自认为是个偏理性的人,交互设计中的交互逻辑和层级关系梳理的任务更适合我。通过交互设计了解到用户体验设计和用户研究,主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并将其作为读研的方向和目标,希望日后能够成为一名用户研究员或用户体验设计师,为用户真实的需求发声,瞄准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解决方式。

整个设计的进程中,我更希望在进程的前半段发展,往用户研究方向努力。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为后期的设计提供依据和设计机会点,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商业结合,用户会买账的必定是他们需要的且适合的。另外,希望通过自身微薄的力量,推翻目前灵感主导的设计、讲故事的设计和设计师主导的设计等局面,主张用更理性的思维看待设计。关注技术,放大了讲即是关注时事,成为对技术乃至设计界动态有着敏锐嗅觉的设计师,善于利用前沿的科学技术,率先抢占行业市场和行业地位,也有助于将自身眼光放长远,预测未来的设计趋势甚至是社会趋势。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思考中国设计的价值所在。中国制造一直顶着廉价和山寨的名号,日前在童慧明老师的讲座中惊觉,因原料价格急剧上涨,利润直线下降,中国制造的廉价时代优势已不复存在,中国制造亟需转型,企业的大趋势也从市场(消费)驱动型转变为技术驱动型和设计驱动型并行的新型企业。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需要打造自我的风格与自我标签。许多独立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以此为出发点,立足中国传统工艺,推崇手作的温度和自然的触感,希望借此来寻找中国的设计价值,在我看来就是一道伪命题。时代是发展的,机器生产永远不可能倒退成手工劳作。承认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发展,但工艺各有不同,方式也应当有所偏重,一如舒教授讲座中提到的两种传承方式。中国设计绝不仅仅是传统工艺就能够撑得起来的,需要设计师深挖文化底蕴,重新打造中国设计名片,任重而道远。

也许最后我会回归到设计教育,就如老师打消我的疑虑一般,去扫清未来设计学子的困惑。记得有一次课后和同学讨论说到:“要是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这样一门课,我就不会迷惘到大学毕业了。”同学甚至回应道:或者可以这样想,任何学科任何专业是不是都需要这样的一门课作为大学入门课?甚至可以下沉到高中在选专业之前,大胆一点想的话,也许在小学幼儿园的时候就让孩子们了解设计是做什么的,这是什么而那又是什么,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接触和摸索自己的方向。不禁让我想起蒋红斌教授《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演讲,其实就是T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方式,初期广涉猎而后期深钻研,的确这也是我自己还在努力的事情。

有了目标,剩下的就是怎么做。在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领域中,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学员,“多看、多想、多做”是至尊宝典。多看著作和文献,了解理论和方法,前沿的研究在关注哪些方面,为日后的项目实践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多思考,功能背后代表着用户的什么需求,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用户需求如何转化为设计机会点;多实践,积极参加与之相关的项目,或是在其他的项目和比赛中渗透UCD的理念和理论,做足前期调研,引导后期产出实在的设计。

最后,十分感谢胡飞老师和诸位同学合力完成的这门课程,衷心表示,这课是让我觉得读研是值得的事情,没有之一。

龙艺屏 Pinky    2111617060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学   

Industrial Design

School of Art & Desig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EL:13570912391




    关注 千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