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课程框架1、概述

5、预防调护2、病因病机...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
课程框架

1、概述                     5、预防调护2、病因病机                 6、结语(一)病因                  7、临证要点(二)病机                  8、名医经验3、诊断与鉴别诊断           9、文献摘要        (一)诊断                  10、文献推介(二)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二)治则治法

(三)分证论治咳嗽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吐痰液的一种病证,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分症论治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2)风热犯肺(3)风燥伤肺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2)痰热郁肺(3)肝火犯肺(4)肺阴亏耗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或身热,微恶风,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    肝火犯肺

症状: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耳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难以咳出,量少质黏,咳引胸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不寐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病机: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病因:1.饮食不洁  2.情志失常  3.劳逸失调  4.病后体虚

治则治法: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配合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静安神,清心安神。

分证论治

1.肝火扰心  2.痰热扰心   3.心脾两虚   4.心肾不交   5.心胆气虚

痰热扰心

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剂:归脾汤。
头痛


头痛是指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可发生于多种慢性疾病过程中。

分证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2)风热头痛   (3)风湿头痛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2)痰浊头痛   (3)气血亏虚   (4)肾虚头痛   (5)淤血头痛

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痛势较剧烈,常伴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耳赤,口渴喜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方药:芎芷石膏汤。

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方药:羌活胜湿汤。
胃痛


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

治法治则:胃痛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法,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

分证论治:1.寒邪客胃  2.饮食伤胃  3.肝气犯胃  4.脾胃湿热  5.胃阴不足  6.淤血停胃  7.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分证论治:1.寒邪内阻  2.湿热壅滞  3.饮食停滞  4.气机郁滞  5.淤血阻滞  6.中脏虚寒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拘急,急迫剧烈,得温痛减,遇寒痛甚,恶寒身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尚调。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

症状:腹部疼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汗出,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

淤血阻滞

症状:腹部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甚则腹部包块,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淤汤。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提升、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胁痛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分证论治:1.肝郁气滞  2.肝胆湿热  3.淤血阻络  4.肝络失养

肝郁气滞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虚劳


虚劳亦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五脏虚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病变部位:主要在五脏,尤其脾肾两脏。

辩证要点:

1、 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由于虚劳成因不同,损伤的脏器不同,五脏气血阴阳的损伤,各有侧重。又因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故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虚发展为多虚,由一脏而累及多脏,病情日益复杂严重,辩证时应注意。

2、 辨有无兼夹病证

虚劳病程一般较长,辨证应注意兼夹病的有无。先辨是否因虚而感外邪,次辨原有疾病是否存在,再辨有无因虚致实。

治则治法

虚劳的治疗当以补益为基本原则,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在进行补益时,一要根据病理属性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二要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遣方用药,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之本,故补益脾肾在虚劳的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
痹症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病因:1.感受风寒湿邪  2.感受风寒热邪  3.劳逸不当  4.年老久病  5.禀赋不足

病机:痹症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同。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外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内而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病邪初起,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以实证为主。风邪胜者为行痹,病位偏上;寒邪胜者为痛痹;湿邪胜者为着痹,病位偏下;热邪胜者为热痹。

痹症日久从三方面演变,一为风寒湿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淤血痰浊痹阻经络;二为痹症日久耗伤气血,伤及脾肾,虚实相兼;三为痹症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进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症,其中以心痹见多。

鉴别与诊断:痿证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关节的痛与不痛,其次观察肢体活动障碍情况。痿证病初就存在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但疼痛症状不明显。
腰痛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

分证论治:1.寒湿腰痛  2.湿热腰痛  3.淤血腰痛  4.肾虚腰痛(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虚

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经脉。

方药:左归丸。

肾阳虚

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侧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苍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方药:右归丸。


    关注 爱读书2016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