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太极社十二月十一日杜德平老师授课(第四十五势 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势 抱头推山(杜德平老师)...



天 元 太 极 社

时间:2016年12月11日上午8:30一11:00

地点:天元公园

教练:杜德平

书记:王明霞

记录:邢泽



授课内容
01




太極基本功練習



基本


02
第四十五势 抱头推山
[/b]

此势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袭来(此势是从小擒打末一动作变的),来势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鑫先生有七言俚语赞比势:“推山何必上抱头,唯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1、胸腰左转,双手塌掌根,加大掤劲。胸腰右转,双手略双顺缠打开,拳心相对,重心偏右,胸向东南,眼视左前。

2、胸腰略右转,重心左移,胸腰左转,蹬右腿,合左拳,打右拳,胸向东,眼视前方。

3、胸腰微左转,重心前移,塌腰塌掌根,右拳变掌,自右向左走一个平弧,握拳,而后重心右移,眼看右后。胸向西,眼视前方。

4、胸向不变,扣左脚,重心右移。胸向东南,眼视右前。

5、胸腰右转,转体后扫,重心偏左,胸向西,眼视前方。

6、胸腰左转,垫步撩掌。重心偏左,胸向西南,眼视右前。

7、胸腰微左转,重心右移,提左膝。胸向南偏东,眼视右前。

8、胸腰微右转,左脚上前盖步,脚落手合。重心偏右,胸向西南,眼视右前。

9、胸向不变,提右膝,右脚向右前上步,重心偏左。胸向西南,眼视右前。

10、胸腰左转,裆走下弧,重心右移。胸向南,眼视右前。

11、胸腰右转,蹬左脚,双掌走下弧推出。重心偏左,胸向西南,眼视前方。

视 频 在 线



03
老 师 授 课
脊椎如簧


上周說了尾閭,今兒個說說脊椎。人的脊椎是由5節腰椎、7節頸椎和12節胸椎三個部分的24节椎體組成的。據說24節氣與此關係密切,两者互為表裡。這24節椎體既節節放松、彼此連套,又虚虚對准、中正重迭,支撑着全身的重量。人體的各種姿態通過脊椎的變動,並且带動四肢的運動而形成。現實中我們看到人體的脊椎為S形,由胸椎的後曲,頸椎和腰椎的前曲而形成两道彎曲。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彎曲程度會越來越嚴重。若想減緩此彎曲的程度,習練太極拳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的人,可以用玉樹臨風來形容,通過虚領頂勁、含胸拨背、松胯斂臀等功法的作用,把脊柱的S形彎曲度减小,从而實現"内功的修煉和内氣的蓄養”。

我練習太極拳30多年體會到:太極拳中的氣沈丹田,尾閭中正,是通過腰椎活動來實現的;含胸拔背,氣貼脊背,力由脊發,則是通過胸椎活動形成的;虚領頂勁,竖項神惯,是通过頸椎活動的體現的。實踐表明,只要行拳,以命門為龍頭,带動脊椎和四肢運動,可以直接關聯到背部的骨髓神經。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先由脚下的陰陽變化,及腰部的虛寶變化,通過脊椎和四肢的節節慣串,才能引起肢體的形状變化,而節節慣串必須是在全身松淨、松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松是練拳的方法,也是練拳的靈魂,而節節慣串才是練拳的目的,没有節節慣串就不可能練出内勁,肢體松不透就不可能達到節節慣串的目的,沒有節節慣串也就發不出整體勁兒,沒有整體勁也就沒有沖擊力和穿透力。簡單說脊椎的節節慣串如同彈簧,24节椎體伸縮自如,開合如意,必受用無窮。

太極拳講究"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尤須慣串",這說明節節慣串在太極拳中是多麼的重要。腰带肢體和四肢運動,如同蟒蛇湧動,先有腰部的松、沉、轉、放長,然後才有肢體的前進、後退、上起、下沉、左顧、右盼丶中定。整個行拳的過程,就是脊椎活動的過程,這樣不僅任督二脈及五贓六腑的俞穴得到按摩,同時脊髓神經也獲得良好的鍛練,使任督二脈氣血暢通,五臟六腑健壮無比。節節慣串使骨節和肌肉群得到鍛練,就會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







    关注 天元太极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