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最打动人心的10个乡建作品

 

上山下乡:景观建筑师正在进行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乡建运动”。...



前言

中国的建筑景观设计师从业者,大多数来自乡村。但也往往只有春节才有时间回老家,作为开年第一篇文章,景观周精选2016年十个乡建代表佳作分享,有大的乡村改造、有自建房、也有小公共设施。以此呼吁大家趁过年回家,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到乡间田野去看看。

这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浪潮一波又一波。建筑景观设计师们的跨界创业浪潮也从未停歇。而热闹的背后也有一波默默扎根乡村的乡建人。上山下乡:正在进行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乡建运动”。
环境教育主题儿童乐园


缘起  ORIGINATION

项目位于贵州北部山区,隶属于桐梓县的中关村。不同于北京中关村,这里经济落后,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一小时车程的山路。

初到中关村,村里的孩子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父母多在城里打工,留给爷爷奶奶来照顾吃住。由于经济条件和意识的局限,使得父母只关心孩子会不会“长大”,无力关心孩子怎样“成长”。而扶贫政策指导下的乡建,大多围绕产业、文化、就业等问题展开,建设大潮并没有直接惠及孩子们。

我们希望能为村里的孩子做点什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亲切的事。我们决定从建设儿童乐园开始。



方案设计  PROJECT DESIGN

方案的成形来自多方面的考虑,空间上满足乡村儿童活动的需求,材料和施工则注重低成本、低技术建设,更深远的意义则是我们对于儿童环境教育的考虑。

▽  俯瞰,Birdview



材料的选择——乡村建设是“修旧起废”的智慧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尾料、废料,以及拆除卸的旧物,大量堆积于场地中。我们决定用这些来“拼凑”儿童乐园。

▽ 轴测图。方案结合了原有地形,利用高差将场地划分为四级台地,放置环形栈道形成独立交通,并串联场地内的游乐设施。



“现代化”使得都市生活不得不嵌入巨大城市运行的节奏中,人尺度的动作早已失去了意义。正如这些零散的工程尾料,无法达到建设材料的标准规格,也很难再以“材料”的身份嵌入建设的流程当中。但是,在乡村,设计回归到人的尺度。“模数、标准“等要求显得无力。所有的设计和施工都可以“因材而异””。这正是乡村生活的智慧,可以缝缝补补,可以拼拼凑凑,一切发生皆是“因缘际会”。正因这样,才会有不同于城市,生动而丰富的乡村世界。

乡村儿童乐园,其空间和设施的设计有更大的自由。方案在设计中尽量容纳了更多的“废料”。材料的“杂乱”反而能够激发体验的丰富性。配合当地施工技术,更能给场地增添本土的特征。

▽ 利用建设废料打造生动而丰富的乡村世界,沙坑和水泥管(摄影:丁沁)。



参与式营造——关系的产生是两段时间的缝合

我们试图让村民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当中,一是希望获得因某些 “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趣结果。二是希望参与建设的过程能让人与场地产生天然的联系。设计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为村民的参与提供了可能性。号召村民来参与建设并没有花费太多组织精力,仅仅是提供机会,便吸引了大量的小朋友和村民前来。我们准备了颜料和水泥,允许村民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小朋友在水泥上印下植物的叶子,和自己的手掌、脚印,以及歪歪扭扭的字迹。

▽ 参与施工建设的是当地村民与儿童。





参与建设的结果充满惊喜。就像是没有哪个设计师可以在自己的项目中画出两个道教神符。

▽ 老支书是村里的文化人,他坐在地上一个多小时,在水泥管上画神符。他认真的神态,让我们愿意相信这古老的信仰会有神奇的力量。(共两个,分别寓意安神和保平安)



是人赋予场地温度,抑或是场地给人以记忆与牵挂。参与让不同生命的两段时间缝合在一起,这便是人与人,人与场地之间关系的产生。

▽ 小朋友参与制作的水泥砖砌在了乐园的矮墙上。







智慧的延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次建设中,我们用旧物与废料来营造儿童乐园,将乡村生活中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思想,在这个乐园中以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场地中“资源回收中心”的设计,正是对于此次尝试的总结。

▽ 资源回收中心建成效果——外观,Final appearance







“资源回收中心”以红砖做为基础,方钢为骨架,表皮采用了工地常见的竹跳板。材料易得且施工简单。建筑内可以收集玻璃、金属、纸张等常见材料。小朋友在穿过建筑时能看到关于“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完整介绍。可以系统的了解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做法及其对乡村环境改善的意义。

▽ 资源回收中心建成效果——内部,Interior





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这正是我们此次设计资源回收中心的企图,希望乡村中关于“节约”的智慧能成为一种习惯在下一代身上延续。

▽ 资源回收中心建成效果——垃圾填埋断面展示,



▽ 资源回收中心运营示意图。建筑分为内外两条流线,旧物投放池也向内外两侧开口。内侧可供参观和投放旧物的人群使用(红色虚线)。外侧则可以有车辆通过,运走旧物以便集中处理。


成果——“场地”到“场所”的转变

开园的那天,安静的山村再次被扰动起来,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到了这里。我们注意到一个时常被孤立的小朋友跟大家在一起玩秋千。一个眼神的交汇,他冲我们开心的笑了。在回去的路上,他从身后跑过来,递来一个“八月瓜”(当地山上的野果)。朋友说这是要感谢我们吧。细想来,或许是我们做的事让他感觉亲切而已。

▽ 水管做的传声筒,



看到乐园里热闹的景象,想起前人在讨论“场所精神”时提到,人对场地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等情感,“场地(site)”因此变成“场所(place)”。设计师并没有魔力能让一块场地直接转变为场所,项目的落成不是这个转变的结束,而是开始。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让村民愿意接受的场地,愿意开始在这块场地上生活。我们是播种者和身体力行的示范者。

▽ 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平时在村里很少见到,乐园建成后常常看到他们坐在这里聊天、看人。



设计师:傅英斌、闫璐、张浩然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来自建筑师。中国的城市化使得城乡差距加大,东梓关村中部分原住民仍然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历史建筑中,为了改善居住与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决定采用政府代建的模式进行回迁安置,打造具有一定推广性的新农居示范区。



建筑师采用实地调研、座谈测绘的工作方式切入设计,寻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本获奖项目在规划上从传统肌理的院落空间基本单元出发,遵循从单元生成组团,再由组团演变成村落的生长逻辑,通过四种基本单元的组合再现传统聚落的多样性。





平面功能空间从农民真实需求出发,回归生活本源,寻找一种介乎于传统民居和城市化居住模式之间的状态。立面上没有拘泥于传统地域民居的造型符号,而是对其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外实内虚的界面处理塑造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



平面图02

gad的设计旨在竭力避免城市对传统村落肌理的侵袭,力求还原乡村的原真性;在低造价的基础上保证品质;以现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元素,以当代建造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试图探讨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





























平面图01



平面图03



建筑规划设计单位:gad  景观设计:上海爱境景观

摄影师:姚力 孟凡浩 缪纯乐 门阁 胡栋
江苏深深·深宅


项目基地位于中国江南地区,这个地区也是孕育中国传统园林的地方。建筑师希望这个设计来回应现代建造技术和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如何来满足传统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即:寄情山水、归隐田居。因此,在本身就已经狭长的基地中,建筑师通过空间的转折和递进来拉长了流线、视线和时间,最终空间序列形成一种深宅深园的结果。建筑的原型来源于传统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亭”,建筑结构采用钢结构,同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建筑一样,都是杆件受力体系。巨大的悬挑屋顶,使得建筑的边界同庭院融为一体。最终,整个庭院呈现出三个层次的深,深深·深宅。

▽建筑全景,overall view of the project

序 – 第一个“深”
江南素有造园的传统,不同于传统的园林,现在的主人不再是寄情山水的文人,而是无时不刻同社会协作发生连接的现代人。对园子的需求不再是观想层面的游山玩水,而是物理层面的返璞避世。“归园田居”需要一种能够连接当下现实和传统情怀的场所载体。

▽建筑外观,隐于田园中, ©苏圣亮



基地位于典型的江南平原的乡村一隅,因耕作需求,平坦的土地被划分成南北拉长的矩形网格,“深深·深宅”位于其中一个格子内,东西两侧被水渠限定,南侧临乡村道路,是主入口。基地的最大特征就是进深很“深”。 基地本身就已经浮现出“庭院深深”的空间场景。

▽基地位于乡村一隅,进深很深,©素建筑



格局 – 第二个“深”
在具体的场地规划中,思考的起点不是如何摆放建筑体量的“实”,而是如何组织“空”。“空”既是场景,又是功能,既是庭院,又是建筑。“空”是场地组织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空”根据使用需求被安排在基地当中,再在每个“空”里划定内与外的边界。最终整理出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四座建筑,十个庭院。

▽功能与庭院的体量分析



▽首层平面图,first floor plan



▽总平面图,site plan


园子由多个庭院向深处推进,主要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停泊、进入和日常会客。设计需要考虑一位百岁老人日常生活,为方便老人起居,将其生活空间布置在第一个层次,并用一道纵向贯穿内外的墙将居住与会客分隔开。为了强化这种分隔,建筑体量也做了错动。

▽四个建筑体块,4 building volumes ©素建筑



第二个层次以中央的水塘为核心,是私密的会友空间。跟前一个层次通过一个“T”字型洞口隔开。“T”形洞口上部用木格栅镂空,暗示结构的过梁。在这个层次中,安排了一个四面通透的“亭”放置在水边,将园内园外,庭前庭后衔接起来。这个层次中也安排了一个纵向延展的墙,来分隔客房庭院的私密空间。

▽以水塘为中心的私密会友空间 ©苏圣亮







第三个层次为主人活动的场所和后花园,并根据主人爱好安排了一个小型篮球场。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一种深宅深园的结果。

▽位于最深处的后花园





视线 – 第三个“深”
每个庭院之间边界模糊,庭院空间呈“之”字形错动,相互之间或掩抑,或渗透,或开放,或隔离。在游园的过程中,视线不断转折,而每一个停留却都能窥到前方空间若隐若现的场景,眼睛驱使脚步不停向前探索。原本是矩形的基地,因为“之”字形的空间拉动,进一步拉深了整个空间序列,为第三个“深”。

▽之字形错动的空间带来更深的视觉体验









▽细部,details ©素建筑



房子Building
在园林中,建筑的形式不是重点。因为传统园林中的建筑逻辑简单:用最通用的建造体系,用最合适的功能体量,让它出现在最该出现的位置。并给予不同的名字:亭、台、阁、榭。

在“深深·深宅”中,建筑的边界和位置已经由园子决定,剩下的问题就是:“覆盖”。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泾渭分明,梁柱只是为了衬托屋架,即完成覆盖;而墙只分隔空间丝毫不参与承托作用。

考虑到江南温暖多雨,人在屋外穿行和停留的时间甚至超过室内。建筑的外部覆盖——屋檐显得尤为重要,屋檐是对人细致的庇护,它遮雨但不挡汽,遮阳但不挡风。设计中希望让这种覆盖能够轻盈而无形。因此,建筑的姿态以一种“深远”的悬挑,庇护在园子当中。

▽大悬挑和玻璃墙面使建筑显得轻盈无形







▽室内古典家具与现代的建筑结构形成对比



▽透过巨大的玻璃墙可以欣赏田园风光



▽后花园鸟瞰,巨大的悬挑屋顶



为了区分覆盖和分隔,在建筑形式上和建造体系上,功能体量采用砖混结构,屋顶部分采用钢木结构。建筑的屋顶用两片薄板错搭而成,搭接的部位形成朝北高窗,增加通风和采光。

视觉上的极致,必须要结构上的精确。为了让悬挑深远的屋顶看上去出奇得轻盈,在结构和构造上做了特殊的设计,使得屋顶在不牺牲保温的情况下仍然足够轻薄。

▽悬挑屋顶施工,roof construction ©素建筑



▽屋顶结构,roof structure


▽剖透视图,sectional perspective



理水Water Management
水园的位置,原本为老宅子后的小鱼塘,经过整修和放大,已经同东侧水渠连通。整个园子,唯一没有围墙的就是东侧临水面。传统园林内向而封闭,边界清晰。而处在乡村中的“深深·深宅”需要跟周围互相呼吸。水系的呼吸,视线的呼吸,气息的呼吸。

▽水园改造前



▽水园改造后



建筑的大屋面并没有落水管,只在地面青石板的局部做了缺口,露出鹅卵石,晴天的时候并不注意,到了雨天,雨水从预设的排水口流下,落在铺满鹅卵石的缺口中,落雨成线。屋顶和地面因重力和水,以一种柔软的方式连接起来。

▽檐口与下方的鹅卵石





▽雨水从屋檐落到卵石上形成水线



路径Path
我们早已习惯现代建造带给我们笔直又平整的道路,已经忘记了深深浅浅,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路径其实跟身体直接相关,是用眼睛驱动用脚去触碰,是人同大地的接触面。路是用脚踩出来的,就应该回到脚的尺度,路是用脚踩过去的,就需要修饰涉足的路径不至泥泞。园林本身就是驯化的自然,文质并重,文与质,自然与修饰,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边界。

▽草,碎石与砖结合形成自然的小路





▽鸟瞰建筑内不同的路径




▽剖面图,section



跋Postscript
古人造园,是在造他们心中一个理想中的栖居之所,是从文学(诗赋)到图像(山水画)再到园林的物理实现。那么,同样的问题“什么又是现代人理想的栖居”?一直是“深深·深宅”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线索。然而一直到建成,仍然无法概括一种可以言状的答案。

直到建成数年之后,一次无意看到元代文人画《东山丝竹图》,突然发现冥冥之中,远在700年前古人所描绘的图景其实早已潜移默化得影响了现代的实践。画中,空间结构、叙事要素,甚至建筑的原型几乎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建筑与古代园林的对应





现代人造园,无法像古人造园,几乎所有的生活现实都已改变。那么什么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栖居?我们知道“摩天大楼”,我们知道“花园别墅”,我们知道“归园田居”,我们知道“面朝大海”。但当最终发现潜意识里蹦出来的理想之所,竟然隐藏在近千年的画卷中,这也许是一次无意识的回归。

▽隐于田园的深深庭院







设计方:素建筑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马科元。

设计团队:郭少珣,李硕,余庆元,周方程
摄影师:苏圣亮,素建筑

禾肚里稻田酒店


项目位于广东惠州横河河肚村乡村,是一个集生态旅游、农业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度假区,项目的主体建筑由废弃的小学校舍改建而成。




禾肚里的主人立志要将它做成珠三角最有影响力的纯粹民宿。做纯粹的民宿,更多的是深耕一种情怀。





自然与淳朴构成整个场地的基调,悠闲与宁静是这里的灵魂,乡土生态和农耕文化是这里的生命,是场地最为宝贵的资源。








住进去就能感受到蛙声、流泉、稻香、荷风、星月的纯自然民宿,晨起眺望炊烟,午后游农事大观园,傍晚漫步乡间绿道,更有竹林野钓,丛林穿梭,山地越野,野花流水小桥,访竹林七贤,摇橹船顺流而下,月夜星光,袭人花海。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设计单位:广州共生形态设计集团

设计主持:彭征、黄之间
朱家林


沂蒙山区,沂南县的深处,诸葛亮的故乡,也是沂蒙红嫂的诞生地,有一个小村子叫做朱家林。一个遗落在大山怀抱中的古村落,曾经的桃花源,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衰落,原先三百多人的村子还有一百多人,一部分老房子已经空置,有些坍塌成为废墟。

田园将芜,人归何处?


一场乡建实践
探索衰落乡村的空间再生


这个村子在2016年经历了一个变化,由青年创客宋娜和孔祥伟共同发起的乡村共建共享,走进了这个村子,开启了村落复兴之路。孔祥伟作为总设计师,带领观筑设计团队住进了这个村子,开始了一场变设计为营造的实践。



如何使这个日趋衰落的村子从空间上得以新生?又如何能保留乡土记忆,又能符合现代的功能需求?孔祥伟提出了新乡土理念。保留历史记忆,运用现代乡土的理念,置入新的功能。



首期更新的区域位于村子的核心,由社区服务中心、美术馆、乡村生活美学馆、餐厅、咖啡厅、以及民宿区构成。其中,中心街、乡村生活美学馆及三个民宿院落已经完成。



露珠与鸟窝
朱家林乡村生活美学馆
在村子正中心,建成了一座新的建筑,叫做乡村生活美学馆,也是全国第一座以乡村美学为主题的美学馆,场地原为村子的活动场地,是一个硬化的场地,铺满了红色的广场砖,与村子的风貌很不协调。



在场地中建造美学馆,并保留广场,建筑就采用村子里盖房子用的石灰岩,形体就用一个长方盒子,嵌入到两侧老房子围合的空间中。



内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外部用石灰岩片岩的做法,既保证内部展览空间的纯粹性,又保证外部与老村子建筑风貌的统一,内部想追求自然采光,顶部采光和南立面采光,顶部采光运用米字格,南立面采光则均布条窗。所有的外部石墙想全部运用石灰岩片岩,长条窗的顶部过梁运用传统手工艺,也就是石条过梁,由数块条石连成一线,托住上面的石墙。





建筑外墙厚50厘米,外立面加了很多长方洞,方洞和条窗一个尺度,进深50厘米,朱家林有很多鸟,希望未来这些洞成为鸟窝,所以从外面讲,也叫鸟窝建筑。


建筑形体简洁,但施工过程遇到很多挑战,内部清水混凝土是一次浇筑完成,由于工期紧张,原先预留的条形窗没有时间做模版,便运用后期用水钻打眼的方式来实现。水钻打眼,形成一系列圆洞,原计划用切割机切平,但打完圆洞之后,室内却呈现出意外的效果,这些圆洞串起来,如同一串露珠一样,室外的光进来,非常神秘,而从室内看出去,这些圆洞,用形成了很有趣的取景框,于是就让施工方保留了这种效果,所以从建筑内部讲,叫做露珠建筑。






建筑拆除模版后,在四周基础的内部下挖,下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组独立的巨石,顺势把石头清理出来,保留在建筑中,中间有一口水井,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室内山水。





建筑砌墙的工人用的都是村子里的老师匠,石头进行适当的敲凿,保持立面的自然,也追求石头的咬合,特别是凹凸的建筑边线,追求细致和一致,建筑做工体现了很好的沂蒙石匠的技艺。





建筑西侧的老房子被保留,南墙和西侧老房子的南墙平齐,建筑的高度经过控制,能够看到后面的山。
    村民活动广场    
乡村生活美学馆前面的空地继续作为材质村民活动广场。建筑和前面的道路有1.2米的高差,利用高差,做了几组有雕塑感的台阶,台阶被放大,可以作为坐凳。台阶用预制混凝土板,约400块台阶,采用了15种规格。







台阶具有很强的秩序感,也是这个村子里最有秩序感的一组元素,试图在有机的村落中,增加一种仪式性。建筑前部留了6米的台地,作为未来的舞台,广场也自然成为观众席。














  生态海绵村落
乡村本来就是海绵的,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子里的道路全部都给硬化了,一是因为车行的需要,二是为了去掉泥巴路,村子的诗意荡然无存了。





现在重新破除水泥路,改为步行路,恢复渗水功能,道路采用老石板铺装,结合石子,不仅可以渗水,又满足了下雨没有泥巴的需求。破碎掉的混凝土,重新用作铺地材料,中间留有缝隙,生长小草。

  野草回家
野草,遍布乡村的田间,但不被欢迎,因为和庄稼争肥,往往被锄掉,但在地头的茅草和狼尾草却也是别样的美,一到秋天白色的草穗在阳光下散发着光芒。



让野草回家,栽到村子里,在广场周边,老院墙外部和道路两侧,栽植了野草,分别栽了蒲苇、芒草和狼尾草,都是多年生的宿根草本。

  清泉石上流艺术装置
广场东侧的一个巷子,原路面被做成水泥路面,在去掉水泥,恢复生态路面的过程中,挖出了大量的石灰岩原石,与太湖石一致,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个艺术装置,用废旧钢板焊接了一个跌水池,嵌入到原始石头的间隙中,谓之"青泉石上流。又在石头的一侧栽植了蒲苇,蒲苇与石头又应了《孔雀东南飞》里的一句诗"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经纬院落:织布主题民宿
院子原为一栋破旧的房子,大约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保留老房子,在院子里加盖了东西两间厢房,新砌的院墙和西屋,运用老石头,加以现代开窗,部分空间用了U型玻璃,作为对比,老房子改为两间民宿,为朴素的风格,用了老木头和卯榫结构。



















青年旅舍

青年旅舍原为村支书的房子,是一个抹白的房子,空间也大,所以就做成青年旅舍,另外保留了白色的记忆,就做了唯一一栋白房子,内部搭建两层,釆用榻榻米床铺。屋顶做了花园,并与木作院相通。 



   木作院落
原为一栋石头房子,保留了院墙,顶部也采用了U型玻璃,大门作了更改,局部运用锈钢板。院子里的主屋和西屋保留,主屋做了房中房的设计。南屋为木工作坊,院子里一棵大杏树,包进了房子里。











朱家林乡村实践,把设计变为营造,设计师住到村子里,在现场进行设计,全面参与到了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中与村子里的工匠一同协作,同时,设计也与生活融为一体,在自然和田园中从事设计,也是一种设计方式的探索。



主创设计师:孔祥伟

建筑与景观设计:李国栋、刘玉龙、林丽聪、王梓亦、庞亮亮、徐景安、王桂斌、王稳、滕欣、杨曼、崔继晓

富阳文村改造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位于浙江中部的富春江,长约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行政区。泱泱江水,宛若明镜,两岸青山点点,似如粉黛。元代黄公望的一尺《富春山居图》,更是画出了富春江两岸的诗意生活。





如今,富春江两岸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集镇,吸引了各地设计师、艺术家和商人来此改造老宅,或在此常住,在这些偏僻村落发起乌托邦似的理想。外来者的举动可以视为对当下急遽推进的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反思,也是一股时代的“逆流”。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用3年时间,率先在富阳文村打造出了14幢民居。他的经验和观点,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对乡村规划设计的新思考。



从2012年开始,王澍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建筑师王澍说,自己正在挑战建筑界最难的领域:农居房。当然,“最难”两个字是王澍自己加的。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天都出产着各种类型的农居设计图,每一天都涌现出各种风格的乡村民居,但他在富阳洞桥镇文村设计建造的14幢24户农居,从规划到落地,整整花了3年。





十多年对浙江乡村的观察和理解,让王澍这位出生于新疆的西北汉子有惊喜有遗憾:“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的建造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乡村,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王澍说,“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历史都没了,还有什么根基?”





王澍记得在2012年,他在富阳的村子里转悠时,遇到了洞桥镇大溪村的村支书王荣华。那时,王荣华正指挥着一辆铲车,拆除村里的一幢老屋。王澍激动地跑过去,大声喊停,陆文宇则一路跟着小跑,拦下了王荣华手中正在挥动的小旗子。

“要是不拆掉,老房子留着做什么用?”王荣华的一句反问倒是激发了王澍的信心,他拍了拍王荣华的肩膀:“你等等,我来想办法!”



那时,富阳正力邀王澍为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项目做规划,从不轻易对外接项目的王澍一口答应下来,但他的条件是要在洞桥镇文村、大溪村一带,做乡村民居的整体规划。



“农居设计,也许是个无解的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看到很好的样本。“王澍说,“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只有最强的设计力量对乡村感兴趣了,只有最强的建筑师团队进驻乡村了,才可能做出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点上,我义不容辞。”



杭州日报记者:文村这片古民居,非常漂亮,你是怎么发现的?

王澍: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课题。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





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全省的传统村落做了一个为期4年的调研,可以说跑遍了浙江,情况很严峻。光是在富阳,200多个村子,如果以半旧半新、文脉可续为标准,其中仅剩20多个村还有点希望。当然这个数据不是绝对的,或许还有意外的惊喜隐藏在哪个山沟沟里。文村就是我们调研中的一个惊喜。





我的想法是在不改变古村落面貌的同时,实现隐形城市化。改造一个村落称不上“化”,一定要三四个,并能连成一片,坐两站村际公交车,转一个山湾就能到另一个村庄了,这隐含着一种密度和自然同时并存的新型城市结构,特别适合浙江的情况,而洞桥镇的大溪村、文村这一片古村落,正是我们要找的“种子”。



杭州日报记者:在文村古民居改造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难题?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又怎样权衡?

王澍:农居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甚至一个屋檐、一堵墙,都可能招来村民的抵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放低身段,不断修改设计方案。此外,在技术上,夯土、抹泥等一些老的建筑技术要不断创新,寻找新材料、探索新方法,说服村民接受它。为了延续传统村落的多样性面貌,我设计了8种不同的房子,同样的土地上布局了24户,错落有致,和谐自然,设计中考虑到了小院、堂屋、农具室、灶屋等,村民们也能接受了。





我的基本观点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我们既需要民族的审美,也需要时代的创新和表达,二者是不冲突的。富阳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中,能把这么多连片的古民居完好地保存下来,又混合以有文脉传承的新创造,将为浙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带来不可估量的研究示范价值,也为保持地域乡愁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了新路。







我打算花8到10年的时间,根据浙江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打造七八个风格迥异的美丽宜居村庄样本。就像文村这种样本,既有“浙江味道”,也有中国建筑的特点,还有推广价值,能传下去。



杭州日报记者:作为“总设计师”,你对文村这片古民居的改造有怎样的构想?

王澍:浙江的乡村建筑原本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审美水平,绝不逊于瑞士乡村建筑,但都没有了,而新建筑又缺乏文化脉络,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丑。





我们以保护老房子为前提,对那些老村中如癌症细胞的新民居,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就地重建,遵循整旧如旧原则,目前已试点7户;二是深度改造,不是简单的外立面刷刷,而是像老中医把脉一样,望闻问切,根据每个房子不同的风格进行深度改造,比如,是夯土建筑的,就用新夯土技术改造;是砖结构的,就去掉那些难看的瓷砖,用我们美院研究的抹泥技术来改造;是杭灰石垒砌的,我们找来村里的20多个石匠,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我很想知道文村会怎么发展。比如农民住进新房后,他们是否习惯?社会性的乡村建设力量的加入,如何引导乡村的经济业态转型?还有各种对乡村感兴趣的人,会给文村带来怎样的变化?”王澍说,“我们就像在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也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关注乡村,这样,乡村的复兴才有可能实现。”











巴塘人民小学
巴塘县位于四川甘孜州西部,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南北长约26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面积8186平方公里,为藏族,羌族,汉族,纳西族,彝族,回族等民族的聚居地。



巴塘,最早见于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实录》,系藏语译音,意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巴塘县驻地,原系四山生命,绿野中开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处一片“咩咩”叫声,藏语“咩”即为“巴”音,因而以声音定地名,取名“巴塘”。巴塘地处川西北高原山区,沙鲁里山脉高耸于县境东部,横断山脉纵贯全县。东北部属山原区,中部和西北部属高山峡谷区,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原始森林密布,栖居和生长着许多野生动物和植物。



云气缭绕的巨大山峦和变幻不定的低沉天空,界定了某种与永恒有关的感受。巴塘人民小学的办公楼和食堂,是试图对这种永恒产生回映的两栋石头房子,或者说,是两座山。一座是挺拔的,多孔的,色彩的,乃至有些迷幻,设计师称之为“幻山”;另一座是匍匐的,洞穴的,原始的,在其中感觉到明暗交叠,其名为“光丘”。

行政楼——“幻山”
“幻山”在日光下的轮廓是对称明晰的,石料在阳光下看上去有一种金属感。夜晚来临的时候,会逐渐幻化为漂浮在空中白色与彩色相叠合的无数光斑,自在的游弋着。



石料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





男孩和女孩以及诸多明亮的光斑此时如岩画一般



室内空间







夜晚白色与彩色相叠合的无数光斑





食堂——“光丘”
远远地看去,“光丘”在大地上伸展开来。它背靠着山体和天空,有雨的时候,潮气和水将三者几乎融合在一起。不规则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一侧众多的混凝土台阶使人有攀爬和游戏的欲望,另一侧巨大的洞口则是入口。光线随着一天之中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天窗洞口的位置与杉木混合成温暖的气氛,与冰凉而粗粝的石料墙面相互映衬。明和暗交替出现,通过内部石墙上层叠的洞口可以洞悉空间内部所有隐约的变化。夜晚来临的时候,内部的场景和光线通过巨大的洞口传递出,仿佛众多独立的世界。然而进入其中,则展现出一个混合而原生的山丘石穴。



“光丘”在大地上伸展开来



众多的混凝土台阶







冰凉而粗粝的石料墙面





室内空间









设计团队:活泼泼地livil architects

项目建筑师:刘崇霄
唐山有机农场
有机农场项目位于唐山古冶城区边缘的一片农田之中,周边零散分布着村落和房屋。用地是一块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约6000平米。建筑的基本功能是有机粮食加工作坊——原料来自于分散全国各地的有机粮食原产区,在这里完成粮食的收集、加工、包装流程,再将成品运送至外地。设计受到了传统合院建筑的启发,最初的想法就是创造一个放大的四合院,营造一个充满自然氛围和灵活性的工作场所,并自成一体的与周围广阔平坦的田野产生对应性关系。

▽ 田野中的"四合院"



▽ 概念生成,concept



整体建筑由四个相对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分别是原料库、磨坊、榨油坊、包装区。内庭院作为粮食的晒场,围绕内庭院形成便捷的工作循环流线。建筑的边界是联通四个分区的外部游廊,这是参观粮食作坊的流线。中心庭院向建筑四周错落延伸,拓扑组合成为多层次的庭院空间,满足厂房的自然通风、采光及景观需求,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品质。院与房的有机联系使得建筑在一个完整的大屋顶下产生多种跨度的使用空间:小尺度的游廊、中等尺度的房间、大尺度的厂房,可以弹性的适应加工作坊的复合使用要求。

▽ 建筑外观,external view





▽ 交通流线与庭院空间



▽ 连通四个分区的外部游廊





▽ 大尺度的厂房









▽ 庭院夜景







由于木材的轻质,快速加工安装的特点以及自然的材料属性,设计选择了胶合木作为主体结构。建筑仿佛“漂浮”于地面之上,坐落在60公分高的水泥台基上,以使得木结构与室内地面产生更好的防潮性能,同时可以隐藏一些固定设备管线。为了合理的控制造价,建筑采用轻木结构——跨度为2.1米的木框架墙体,上部为胶合木桁架梁,顶部铺设木板屋顶和油毡瓦。立面由半透明pc板外墙覆盖,同样具有轻质和快速安装的特点。空间、结构、材料以及层次性的室外庭院共同塑造出这个农场温暖、自然、内外连续的工作场景。

▽ 建筑采用轻木结构



▽ 木板屋顶与半透明pc板外墙









▽  夜景,evening view



▽ 模型,model   

设计团队:韩文强、李晓明、王汉、姜兆、黄涛

设计公司: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陕西现代窑洞
农村的人也需要现代化的生活,农村也需要现代化的设施。农村不应该是城市的低级版本,不应该是城市的跟随者,而应该是跟城市有差异化并更接近自然与土地的人类栖息地。

这个项目是受“wow新家”栏目组邀约的一次改造设计,为网红叶良辰所在的深山里的家进行改造,地点在陕西省渭南市李家沟村的山沟里。村子呈现出中国西北地区传统的乡村面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民风淳朴,建筑形式以传统的窑洞为主,条件好点的家庭建起了砖房,或是整家迁往临近的县城。正如中国大部分的偏远村庄一样,成年的劳动力大都在城市打工,村里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窑洞也是年久失修,几近坍塌。

▽ 以黄土打造的新院子,



改造前的院落是一处破旧的传统窑洞民居,主窑位于整个院落的最北边,面积大概有50多平米,进深有11米,是一家人主要起居的场所。三孔侧窑位于西侧,东面采光,现在已经完全坍塌不能使用。没有厕所厨房,虽然原先窑洞虽然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但是同时有阴暗潮湿的弊端,这些都是在新的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新房与后侧近乎坍塌的旧窑洞

改造策略是在满足完善一家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提供尽量多的与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让生活起居空间里处处都有阳光,处处都有景观。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现代化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手法,将整个院落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原来东西朝向的三孔侧窑拆除,新建三个房间全部改为南北朝向,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将原先院子里的主窑洞保留,这部分也是现有建筑中唯一可以保留并继续被使用的空间。

▽ 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




主窑内部被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继续保留作为奶奶居住的卧室空间,前半部分作为客厅。主窑正中间的屋顶开了一处直径1米5的天井,将自然采光与通风引入室内。主窑的窑面设计成为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木格栅,保证了客厅内一天中都有充足的阳光。主窑外侧的半弧形雨棚,完全结合了传统窑洞的空间形式,不仅起到了避雨的功能,在冬天还能阻挡关中地区凛冽的西北风,在夏天遮挡强烈的西晒。

▽ 入口空间,Entrance   

▽ 连接入口与餐厅的入口院落





▽ 餐厅,Dinning room   





▽ 餐厅后侧的天井



▽ 通向主窑洞的后院,结合了传统窑洞空间形式的半弧形雨棚,能够避雨、阻挡西北风与西晒





▽ 主窑的前半部分作为客厅





▽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木格栅保证了充足的阳光



▽ 客厅与卧室间的天井为卧室带来自然光照





▽ 主窑后半部分继续保留作为奶奶居住的卧室空间



室内的空间中,重新利用原先窑洞留下的青砖作为背景墙材料,并对老旧的家具重新进行改造与利用,从而使全新的房子使用起来不会有那么强的陌生感。

▽ 新房旧物   

在新的院落布局当中置入5处庭院景观,形成前院、中院、后院与两处天井。5处室外景观与房屋错落穿插,创造出类似传统中国园林似的曲折路径,在视觉上与心理上拉长扩大了院子的空间,改变了原先院子只有一条窄窄的走廊,仅仅作为交通空间使用的尴尬之处。

▽ 从北侧主窑洞回看新院落,穿插的室外景观与房屋









在整个建筑空间设计过程当中,建筑师非常注重新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在空间体量方面,新建筑被严格控制在原先建筑的平面红线与高度之内,没有任何突兀感。在空间语言上面采用延续当地传统窑洞拱形的空间元素,并进行解构与重塑,使一个完全现代的新建筑能够与历史与传统产生联系。在关键的材料选择方面,新建筑采用了传统的夯土技艺,就地取材。黄土是选自山顶的粘土,结合山下的碎石石渣混合而成,这既节省了成本,又令建筑更具当地特色。这样的做法使这个建筑只能出现在这个村子里,可能到了隔壁村子因为土与岩石的颜色不同,就会呈现出现不同的效果。这样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甚至有点超前的当地“土”房子。

▽ 夜景,Evening View





▽ 平面图,Plan



▽ 屋顶平面,Top View



设计团队:hyperSity Architects
主持建筑师:史洋、黎少君
贵州中关村人行桥设计
「我们现在修筑的,不是一座桥,而是两座桥。一座是物质上的桥,另一座是人与人之间的桥; 后者更加重要。」

起因 | origin

项目位于贵州桐梓中关村,当地人的生活与一条河息息相关。贯通南北的河将村子划分为二,阻隔了东西两岸人们的正常联系与交往,架在河上的几根电线杆是人们赖以通行的唯一路径。由于地处山区,每年夏秋之交的丰水期雨量集中,导致河水上涨将这座桥淹没,渡河便成了一件艰难而危险的事情。因此,在此建桥,不仅是一件改善当地村民出行条件的迫切之事,还可以将桥作为纽带,重建人们与村落,自然之间的关系。

▽ 夜景照片,night view



▽ 建成照片,accomplishment





▽ 轴测图,axonometric drawing



▽ 项目区位,location /  原状照片,original form




设计 | design

桥墩与基础 | bridge piers and bases

村落地理位置偏僻,作为主要施工人员的村民们掌握的技术十分简陋,这也限制了设计的复杂程度。为了保证在下一个雨季前能够完成施工,让村民正常通行,建设周期须尽可能的缩短,各种条件导致高技术含量的桥梁施工在此很难实现。因此,需要借助一种简便且稳定的材料及施工方式,我们选用了在水利工程里常见的石笼网箱工艺,经过特殊处理的高强度镀锌钢丝经过PVC防腐包覆加工后编织成网箱,装填石料后经过绑扎即成石笼网箱,其特有的柔性结构使之既牢固稳定耐冲刷,而且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沉降和形变,施工简便,造价低廉,无需机械,非常适合在山区等技术设备受限的场地施工。为保证足够的桥墩重力并减小迎水面所受的冲击,桥墩采用船体形式,面宽1m,顺水纵深4m。放置网箱前预先平整河床,浇筑混凝土基础。

▽ 石笼照片,stone cages



一段时间后河水中的泥沙及悬浮物会沉积于网箱石缝之中,慢慢成长出植物,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 石笼做法 / 石笼堆筑成桥墩



桥面 | bridge deck

三跨的人行桥的桥面为钢结构,总共三段,每段分开焊接制作,通过螺栓连接。电焊工是在中国任何城乡都可以找到的成熟技术工种。易于购买的规格钢材和成熟的制作技术使桥面可以在现场短时间加工完成。作为人行桥,我们希望过桥的同时能够有丰富的体验,选取一种可以看到河水的的通透材料作为桥面材料,在经过多番选择比较后,最后选定使用钢跳板作为桥面,用于脚手架的钢跳板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成品材料。跳板经过整体镀锌后极为耐腐耐压,作为桥梁使用和磨损程度最高的桥面来说最合适不过,而且钢跳板面层为高强度的镀锌钢网,满足桥面的通透需求,行人可以透过桥面看到河水。为了方便女士,在桥面上还铺设了一条60公分宽的钢板带,女士过桥也不必担心高跟鞋被卡住的问题。

▽ 桥体结构,bridge structure






灯杆扶手 | light poles and handrails

桥身和桥面充满工业感的冷峻钢材难免少了一丝亲切,为了与环境形成良好呼应,灯杆和扶手秉承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道地的乡间材料——竹子,内部通体打穿并埋入照明线路。高高耸立的灯杆与河中绵延的芦苇荡遥相呼应,让桥与自然融为一体。夜幕降临后亮起的竹灯杆,仿佛在寂静山野中点亮的盏盏蜡烛,为山村平添一笔诗意。

▽ 竹灯杆加工过程 / 灯杆安装



▽ 立面图,elevation



营造 | construction

建设的过程是设计师与村民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过程。自古以来筑桥修路在乡村都是一件累积功德造福子孙的大事,古时村民们甚至要在建好的桥边立上一块功德碑以表感激。村里的男人们负担起填运石料,搬放钢架的重活。上梁要请最有威望的老人特意选定好时辰,几乎全村百姓都来到了现场观看,一番仪式后,全村青壮年一同上阵抬梁,梁板安放到位后鞭炮声响彻山谷。这座完全由村民亲手共建的桥,将全村的人联结起来,亦让人们重拾起对家乡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 村民一起抬钢梁 / 钢梁安装 / 上梁时现场照片



结语 | conclusion

完工后的步行桥成为了小山村的地标。朴素而和谐。筑桥,本是普普通通的营造,却在乡间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孩子们兴奋好奇的打量脚下的钢板,在桥上奔跑踩出响声,年轻的情侣倚着栏杆互诉衷肠,古稀老人也在蹒跚经过时感叹一番如今的便捷安稳。清晨和傍晚,村民们自发来到这里赏景闲聊。它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也成了新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

无论横跨的河流是细小或宽阔,桥的重生为整个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筑桥的意义不止于完成桥的本身,更多的,是连接两岸人与人的关系,并让这纽带在时间的长河里历久长存。

▽ 桥上奔跑的儿童



▽ 桥头空间,the space of bridgehead



▽ 在桥墩上读书

设计单位:中国乡建院,

主创设计师:傅英斌,团队:张浩然、闫璐
上山下乡: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乡建运动”


注:本文由景观周系统整理编辑。欢迎分享,个人或公众号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按要求注明。文章素材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ArchDaily、在库言库。部分来源项目设计公司,文中已注明。

以上十个案例仅个人选取。欢迎更多好作品联系景观周微信及电话:13580391350


    关注 景观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