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园: 取食材于运河的拱埠老菜馆

 

民国年间,关于杭州厨师这个行当里的佼佼者,有一种说法,叫“三把半刀”。...

▲点击蓝字“拱宸”即可关注
在拱宸,读懂中国大运河


20世纪90年代拱宸桥金华路上的拱宸菜馆

民国年间,关于杭州厨师这个行当里的佼佼者,有一种说法,叫“三把半刀”。顾名思义,这是“三把刀”加“半把刀”的组合式简称,说的是四个人及他们的成就。其中的两把刀,一把在楼外楼,人称“蒋一刀”,即中国著名厨师蒋水根的父亲;另一把,在拱宸桥头天禄园,人称“赵一刀”,真名赵三毛。

赵三毛生于清末,二十来岁就凭着手艺在拱宸桥码头树起自己的招牌——天禄园。在天禄园厨师们的心中,赵三毛就是他们的祖师爷。赵三毛之所以在拱宸桥东开天禄园,冲的就是这个地方是个水陆大码头。

1949年以前,天禄园的食客从底层百姓到达官显贵皆有。一楼做门板饭,黄包车夫、背纤工人、轿夫等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人皆是天禄园的服务对象,米饭管饱,加饭不加价,菜则由食客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力消费。通常的菜有这么几样:咸件儿、扎肉、千张包、千张结及时令蔬菜。二楼专为往来拱埠的商旅服务,专做“京杭苏大菜”。此外,天禄园还有另一条十分重要的营生之道——订制外卖。这可不像今天的外卖,而是带有一点神秘感。因为吃菜的是什么身份的人,天禄园根本不清楚。民国时的福海里,是有名的烟花之地、销金锅,接待的都是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不是浙江“上八府下三府”官绅土财主,就是往来拱埠的富商达人。这些人到福海里,不喜欢在大街上抛头露面,再则中国自古以来逛青楼的传统——酒色不分家,既然到福海里寻欢,饮宴之局也就没有比在福海里更合适的地方了。福海里但有某家来了客人需要,即差人前往天禄园下单,菜品烹制齐备,送菜的师傅或提或挑,到了墙门外吆喝一声“天禄园大菜来啰”,未几,楼上就会有人探出头,放下吊篮。送菜师傅根本无从见识客人的庐山面目。




旧时运河边的饭摊
到了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的政策实施,拱宸桥边的天禄园、聚华楼、小香园、三元馆、得月楼等饭店合并,统一以“天禄园”的招牌对外营业,赵三毛成为资方代表,公方代表则由钱小兔出任。1964年,庞法根成为天禄园的一名厨师。同年,赵三毛退休。此时,天禄堂已经是一家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饭店,楼上有可坐12人规格的圆桌约20张,可供200多人同时用餐,楼下有可坐4人规格的方桌16张,有时候人多挤一挤,可供60多人同时用餐。

庞法根,1949年出生于杭州,进入天禄园之前,曾在卖鱼桥王衡鱼菜馆(老板王国泰)做了三年学徒,恰逢西湖边楼外楼隔壁的太和园菜馆搬到卖鱼桥,便转到了太和园当厨师。又过了一年多,庞法根从卖鱼桥来到了拱宸桥,开始了在天禄园长达22年的工作生涯,并于1983年成为天禄园的一把手。1986年,庞法根被调到武林饭店担任副总经理。天禄园是一家纯做餐饮的饭店,武林饭店则是住宿与餐饮兼营。两家饭店的菜,在庞法根看来,天禄园的菜品更正宗,并且延续着民国时期该馆京杭苏大菜的道地做法。

与庞法根一同前来的,还有方建根。据两人共同回忆,天禄园菜馆在鼎盛时期,一直保持着8名厨师,近20名跑堂师傅,总计约38名工作人员的规模。方建根,祖籍萧山,1955年出生于杭州,父亲是华丰造纸厂的工人。方建根是天禄园的末代厨师,在天禄园的工作时间为1971年至1988年。1988年被调到浙江省物资局所属的东茂宾馆工作至今。庞法根的厨艺,曾得到赵三毛的指点;方建根的师傅,则是赵三毛的高徒孙德元。1972年尼克松访华,孙德元就是临时被召到杭州笕桥机场为尼克松烧菜的厨师之一。后来,孙德元随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到非洲马里共和国,成为医疗队的厨师。


旧时运河边的饭摊
说起天禄园的京杭苏大菜,庞法根和方建根如数家珍。京帮菜有麻婆豆腐、回锅肉、北京烤鸭、九转大肠、西卤海参等,杭帮菜有叫花童子鸡、松子桂鱼、油爆虾、龙井虾仁、水陆三鲜、运河大蟹、春笋步鱼、运河醋鱼等,苏帮菜有糖醋里脊、蜜汁排骨等。最有特色的,就是很多菜的食材都取自运河。就杭帮菜而言,叫花童子鸡、龙井虾仁、三鲜、醋鱼等都是传统名菜。而三鲜的食材鸡、火腿、虾中,虾选的就是运河里出产的虾,醋鱼则用运河里的草鱼。很长一段时期里,每天早晨,运河上的渔民会将一晚上的鱼货精选一些送到天禄园。后来运河主航道的水质渐渐差了,食材便只能从市场上去采购。

运河里的水产除了螺蛳之外,很多都是天禄园所青睐的食材。螃蟹、虾及各类杂鱼自然不在话下,天禄园还有十分考究的两种以运河物产为食材的菜肴——步鱼和青鱼。

步鱼,即土步鱼。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一记载:“土  鱼,成化《杭州府志》或作‘吐哺’,旧《浙江通志》‘土步鱼’,清明前者为佳。”可见,步鱼在很早时就成为杭州的美食。清代诗人陈璨曾有一首《西湖竹枝词》云:“清明土步鱼初美,重九团脐蟹正肥。莫怪白公抛不得,便论食品亦忘归。”诗后有注:“土步,形似河豚,以清明前出网为佳。”步鱼的鲜美可与螃蟹相媲美,连白居易吃了都说“未能抛得杭州去”呢。天禄园的菜品有个特色:虽然菜名还是杭州传统名菜的菜名,但是食材能取之于运河的,就取之于运河。
旧时运河边的饭摊

运河底泥层厚且肥,春天时节,水草方嫩,在水底蛰伏了一冬的步鱼最爱此物。清明前,正当鱼肥质嫩,肉白似银,嫩比豆腐而鲜更胜之,且值春笋上市,于是天禄园的厨师们,便取春笋与步鱼二物精心烹饪,令山珍与河珍珠联璧合,遂成春令招牌菜,令食客流连忘返。据说在民国时期,有时候一天要卖出上百份。

至于运河里的青鱼,因其体形大,在天禄园厨师的掌勺下,浑身都是宝,每一个部位都是极好的食材。青鱼头搭配豆腐,慢炖成“浓汤鱼头”;腹部的肉单独切下,可做成咸鲜适口的“红烧肚档”;鱼尾剁下单烧,又是一道名菜“红烧划水”,这道菜有些饭馆也会用草鱼尾,但没有青鱼尾来得好吃;青鱼的鱼鳔,大过今日的矿泉水瓶,鱼肠等物比鸡肠、鸭肠都要来得大而厚,鱼鳔和鱼肠合在一起烧制,便成了食客到拱宸桥来百吃不厌的“红烧卷菜”。

天禄园位于裕兴街与台州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带,大抵即今拱宸桥东运河广场联华超市所在地。时过境迁,这里如今既是周边老百姓健身、休闲的主场,也是各类面向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舞台。运河元宵灯会、运河庙会、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一场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轮番亮相。多少饕客心底的记忆,多少读者梦里的口水,欲晓“步青”之味,都只得另觅别处了。



天禄园饭馆所在地如今已是运河购物广场
原载于《拱宸》第二十期
往期导读


如意里亮起浙江第一盏电灯

江河湖海的牵挂

大河南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浙江近代民族工业的第一把星火

拱宸桥,见证那个年代的杭州地产

运河边,那条悠长的红道路

墅说|运河的"A4腰"你见过吗

京杭国道,中山先生理想国之构件

起于小河 六年筑就杭长线

莫干山路  大道上的精致雕刻

莫干山路的三围

百年回响 公路大纲

一个世纪前的筑路之争

拱埠 杭城近代公路之滥觞

浙麻的糖醋排骨

杭一棉食堂

大厂里的点心

岁月抹不掉食堂饭留下的味蕾情




    关注 拱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