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讨厌”和“最喜欢”这几类家长!一定要知道哦!特别关注

 

近年来经常会看到不少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负面新闻,各种不好的消息听得多了,作为家长,当然也就有了各种顾虑和担心。...









近年来经常会看到不少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负面新闻,各种不好的消息听得多了,作为家长,当然也就有了各种顾虑和担心。现在,很多本该和老师站在同一战线的家长却和老师“斗智斗勇”,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老师相处,一不小心会踩到“雷区”:



老师不喜欢家长的哪些做法?



1


财大气粗,收买老师 
有些家长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只要把老师用钱砸倒就不愁孩子不好,想尽办法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父母一般不缺钱,属于心甘情愿的打点老师,等孩子一毕业一般他们就会和老师断去联系,毫无瓜葛,属于用得着谁就收买谁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一旦让孩子发现会让ta以后有样学样,成为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
2
孩子交给您了,该说说,该骂骂



这句话是很多家长最爱说的话,但是老师却不一定会认同。第一,孩子不是老师的,您可以随便说骂,但是老师没有这个权利。第二,全班几十个孩子都交给老师,老师管的过来吗?第三,家长这句话看似客套,但是其实也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3
爱抱怨老师,抱怨学校

其实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家长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会从感觉上对老师有成见。比如一开始入学的时候,家长都希望是老教师或者严厉的老师当班主任,感觉这样会对孩子好,但是一段时间,会听到家长抱怨,老师过于严厉,喜欢为难孩子等,这就是主观认定,而非客观判断,而且如果一旦老师严厉了涉及到自己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一般会规避自己的责任,先挑老师的不是。老师其实也挺冤枉的。
4
急功近利,一味提要求
就是过分强调分数和名次。分数是衡量孩子的一个标准,但是同样是60分,含义也完全不同,有的60分可能意味着刚刚及格,有的60分对学生可能是很高的分数,因为题目的难度不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但是一些家长看到分数就着急,不会冷静分析,着急找老师。还有的家长特别希望老师给自己孩子开小灶,能够充分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有待商榷。其实,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去问问题,因为只要老师在学校,他就有义务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老师不会拒绝孩子的提问。
那么,家长与老师正确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呢?





1、争议之事不入“群”



这里的“群”,是指各种班级群,如QQ群,微信群等。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一些不合适的消息扩散开了。一些小的争议或者矛盾尽量在私下与老师沟通、商议,不要一上来就在群里指责、争论。很多小事,会因为说话的方式不太合适而导致误会。

2、体谅老师,不要求老师的额外照顾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个班主任这么说过:“家长们眼睛里只有一个孩子,而老师的眼睛里是全班的39个孩子”。对,老师眼睛里全班的孩子都要兼顾到,这才是ta的责任和公平所在。我们一方面跟老师要公平,一方面又希望得到老师的额外照顾,这有点贪心了吧。

举个栗子,整个班级,座位当然有前有后,坐最后一排的家长就总不满意。因此总有最后一排学生的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要求换座位,可是最后一排总得有人来坐啊。

3、尊重老师,不给老师增加额外负担



班级群里,每天呼叫老师的,有这样的信息,“老师,孩子水杯找不到了,帮忙找一下”;“老师,孩子作业本不见了”; “老师,孩子校服不见了”……诸如此类,几乎天天上演。老师总是帮找,还在群里回复找的情况。

孩子慢慢长大了,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记得自己的物品,这些简单的自理,能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呢?

4、信任老师,正确对待老师“投诉”
对于“叫家长”这一现象,很多老师其实说法都比较委婉,也是以鼓励为主的。确实有一些班主任发给家长的信息,语气比较生硬,有诸如“请家长回去教育”之类的字眼,家长也应该体谅。

关于孩子在校的表现,孩子与同学的相处,家长负有当然的教育义务。所以要了解清楚情况,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孩子,而不是莫名的对老师的“投诉”心怀质疑和抱怨。

5、主动配合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现在老师的工作表现甚至工资奖金,都与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挂钩,有一些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这些支持,可能是陪孩子去参加亲子运动会,参加活动不迟到,开家长会不玩手机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份内之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老师和学生、家长间的相处,也要依靠良好的沟通。沟通顺畅了,大家彼此理解认同,自然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者:魏安

本期编辑:卡卡朱




    关注 小学生数学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