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饭 一碗饭之二 苗与稻作农业

 

□ 一碗饭文 / dr_wa7ng764月份来广州后买了一个电热杯,直径19厘米,可以烧点开水,下点面条,煮点...





□ 一碗饭

文 / dr_wang76



4月份来广州后买了一个电热杯,直径19厘米,可以烧点开水,下点面条,煮点稀饭,熬点绿豆汤,但想要用电热杯煮出干饭来,好像不可能。煮半熟的米粒容易粘锅底,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电热杯有温控保护,自动断电,只能望米兴叹!

最近才想起从前没有电饭煲煮饭,干饭是蒸出来的,试验了一下,果然行。想来常年出门在外的人,吃口可口的饭不容易,而电热杯容易携带,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分享实用的生活小经验。

第一步:浸泡米,一人饭量大概2~3把米,淘洗后加入1.5厘米深度的水浸泡10分钟。

第二步:加热煮米,大约5分钟就呈水米粘稠状,但此时的米是夹生。关电源,把米倒入小碗中。

第三步:电热杯盛1/3杯水,小碗放置电热杯中,,南瓜土豆萝卜等菜可切片铺于米上,盖上电热杯,加热蒸饭至饭菜熟。萝卜等菜取出,浇熟油,撒少许盐胡椒粉调味。

吃惯了电热杯煮的稀饭,终于吃到一口干饭,这才感到吃碗干饭,不容易!■

20160924 一碗饭之二——一件文物的陈述

图文 / 王胜Dj_wang76

『随缘走读』2015在公众号发过一篇《一碗饭》的文章,http://url.cn/29bROx1    文章所讲煮米饭的方法,如果探究其历史,大概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但电饭锅等电器发明后,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煮饭程序被悄悄终结了。

上个月去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件三国时期的陶瓷文物,船形灶,于是能直接看到三国时期的农家灶,进而了解其煮饭程序与今天农村的灶饭并无二异,也就是在《一碗饭》里所介绍的。







1用来淘米。2用来煮米至半熟时,倒入3中,米汤装1中,3的底罐加水蒸至饭熟。4为烟囱口,灶门在船尾。简单来讲,这件文物所记载的三国时期鄂州地区煮饭程序就是如此。■

□ 苗与稻作农业

文 / 王胜Dj_wang76

民族这个词,是对应西方人类学的汉语新词,创立于20世纪初期。目前的56个民族是1949后进行民族识别而划分的。

例如,汉族苗族的说法都是新词。但汉、苗这些字,“三苗“的说法古以有之。



苗即稻,所以,苗是一个稻作农业部落。苗有川苗、荆苗、湘苗等。从稻作考古来看,目前有距今八千多年前湖南常德的彭头山稻作遗址证据,比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要早,又比距今万年的浙江金华浦江县上山遗址晚。

2012年到湘西凤凰游玩,参加了当地旅行社的贵州苗王城一日游。车程大概2小时。在当地看到了苗族寨子、茶山,还有就是高山上的稻田。如果不是看到稻田一边就是悬崖,一眼望去还以为是平原农村。

目前的苗族居住区域主要是多山区域,其高山稻田也与平原稻田有所不同,在养殖上有稻鱼同养,据说这就是古代稻作农业模式。除了苗族,布依族、侗族也是稻作农业。布依语中,纳na即水田,董tǒŋ即田坝。■


    关注 随缘走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