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对孩子重不重要?

 

弟子规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家长们也应关心德修问题。...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践行。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规范和对照自我的经典。

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弟子规很重要,对小孩一生都有不可思议的作用,你的孩子知道《弟子规》吗?
----- 诸葛长青
目前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出现了日趋明显的青少年教育危机现象。怎样让儿童在他心灵最纯净、开启智慧,是我几年来在幼儿教育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尤其是清康熙年间李毓秀编著的,《弟子规》,以“六字美文”著称,它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捷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一九九九年上半年,我开始教中班的孩子学《弟子规》。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孩子们就能背诵全文了,以后每天背诵一遍,成为本班约定熟成的规矩。孩子们每天接受经典的熏习,同时我注意随时随地用《弟子规》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收到了相当可喜的成效。因此,我认为,在幼儿中进行《弟子规》的背诵训练,并利用它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加强幼儿记忆力开发和知识训练、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发展的极其有效的方式。
一、教学方法
“小朋友,跟我念!”――诵读《弟子规》,是采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熟读。多数幼儿在一个半月之后就能完全背诵焉,以后每日诵读20-30分钟,在幼儿园由老师利用课间分组活动时间,分几个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又能把诵读经文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孩子可以从背诵中取得乐趣和成就感,是一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
二、教育中取得的效果
1、儿童记忆力加强,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幼儿本身对背诵很热衷,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不让他们背诵有用的东西,他们照样会去背电视广告、流行歌曲。教孩子诵读《弟子规》,正是抓住幼儿的特点,让他们在诵读中发挥潜在优势,进而通过背诵古文来开发幼儿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实践证明,3周岁以上的孩子最长在两个月内即可完全背诵《弟子规》。同时,由于孩子可以从背诵中取得乐趣和成就感,他们更热衷于背诵,记忆力也在反复训练中得到加强。 在幼儿背诵《弟子规》时,我要求孩子边背诵边指读《弟子规》文字,这样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指读时高度集中,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普遍有较大提高。 另外,诵读《弟子规》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举。感性的直觉的感化是简单可行而效果却极好的教育方式。《弟子规》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在声声朗读、自然记忆的过程中孩子们受到渗透性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他们在品德、修养提高受到老师、家长表扬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此更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幼儿行为好转,修养改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园长曾经多次感慨地对我说,一进入你们的教室,就感到一股热气扑面,那暖融融的气氛让人心情舒畅。园长在教师会上多次表扬我们班的幼儿品德最她,也再三强调幼儿期是孩子思想品德行为逐渐形成的时期,我们每个教师要多从幼儿的品德教育入手。 幼儿园的孩子多贪恋玩各种玩具,每当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时常会出现家长千呼万唤而孩子却不欲理睬的情形。此时我作为老师,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幼儿听到这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地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变为主动行为。 当今的孩子大多数在家长的溺爱下养成许多坏习惯。针对孩子们不懂孝养父母、不听话的这一现象,我着重以“父母命,行勿懒”来教育他们。孩子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命令做事要马上去做,不可偷懒,这句话在大部分孩子中起到明显的作用。家长们反映,学过《弟子规》后,父母要求孩子做事时,能遵命行事的次数不断增加,逐渐改掉了偷懒的坏毛病。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着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教育加以顶撞,从不服输的问题。我班有个叫宋旭的小男孩,刚四周岁。今年九月份入园初期,学习游戏中怕苦怕累,我批评他,他却把手往腰间一叉,小脸朝上,嘴仰得老高,一付要跟我打架的气势,看了叫人又好笑又好气,这期间我也发现宋旭对他妈妈耍威风的现象。于是我告诉他,做人要懂道理,《弟子规》就告诉我们“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教育要高高兴兴地接受,因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我们才会把事做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做人的本份。经过用《弟子规》中的道理反复教育,宋旭小朋友入园后的一个半月,就有明显的改变,总会对我说,我不再对老师发脾气了,我借机强调你对父母肯定也不发脾气了。从这件事上我更深刻体会“孺子可教”这句话,孩子是无辜的,错在做父母老师的教育失误。
“凡是人,皆须爱”这句话多么感人。记得有一次威威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亮亮小朋友我不喜欢他,可他却总想跟我玩。我听了就对他说:“《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你忘了,‘凡是人,皆须爱’,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所有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更何况我们是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就应该像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那样相亲相爱了”。从此威威小朋友变得随和多了,全班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吃水果时,没带水果的孩子也会收到同伴送来的爱心果。



弟子规也将与我们主持教育进一步结合,将德与才全面发展,也祝愿我们宝贝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关注 牡丹江小百灵主持艺术培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