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一世长安

 

《蓝田文艺》投稿邮箱452228704@qq.com...





一世长安
文/康乐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安,寄托了无数文人墨客、王侯将相最朴素的心愿,平安喜乐,一世无忧。长安,常安。从小到大,我对故乡白鹿原所在古称长安的城市西安,理解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了。



记得多年前,故乡坡头的槐树下,爸爸抱着我,听池塘蛙声,看小麦金黄。时光就此搁浅,一晃多年,我长大了。回不去的岁月匆匆,有着千回百转的落寞。成长中的失望,那么的深切。对故土乡原的情怀,那么的强烈。尤其是,正值年中。

城市的繁荣渐渐替代了宗族的延展,生活习惯的变迁渐渐使得年味变得淡了。年仿佛就是街上枯哑枝头上悬挂的红灯笼,就是城墙上的灯展,就是街头提着节礼来去匆匆的行人,总觉得年味淡了。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就是一家人最喜悦的时刻,她一直在期待中等着年的到来。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看姥姥烙祭爷馍馍,祭灶王爷,和舅舅姨妈们一起窜上跳下的打扫屋里的尘土,坐在烧的暖和的炕上等姥姥煮好了肉分给她一块儿骨头啃着吃肉,看着姥姥洗干净姨妈小了的衣服给年龄最小的她当做大年初一的新装,等着舅舅在玩耍回来带她去院子里放炮。到了大年初一到初五,又紧赶慢赶的和姥姥一起走亲戚,和亲戚家的孩子们一起在村里你追我赶,就算是雪落一地,也不觉得冷。还有就是,亲戚给的压岁钱总是让妈妈开心得意好久,还专门找了一个罐子存起来,等到过完年一并交给姥姥当学费······看着妈妈陷入了对年的回忆,我试着去想那时候的年,去体会那充满着希冀和欢愉的情感。



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记忆中最清晰的有关年的两件事。一是那一年,妈妈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从西安城里带我回位于蓝田白鹿原上的老家,在刺骨寒风中等待着当天最后的一趟班车。那时雪花在头顶飘扬,在身上化成了一小滩水渍,但是好像并没有挡住我对回家过年的热情。那时的班车只能开到邻村姨妈家附近,然后需要步行回家。记得当我们赶到姨妈家所在的吴村庙村时,天空一片漆黑,路是白茫茫的。还没有到门口,姨伯已经打开门出来迎接我们了,他一边抱起我一边说他一听到车声音就要出来看看是不是我们回来了。有人在期待着你,有人在深夜里等候着你,才有了回家过年的急切。

其二是过年时我收到的礼物。那时大大、姑姑、舅舅、叔叔对我都是百般宠爱。每到年里,自己生活都有些困难的大大定会带我去商店,让我挑自己想吃的、想玩的,会抱起我把我放在门口麦草堆上逗我玩;姑姑则是给我准备好崭新时尚的衣服,把我打扮的洋气十足;舅舅会在小伙伴们都打的是竹篾做的“火葫芦”和布糊“大亮子”灯笼的时候,给我送一个带电的灯笼,让我在伙伴面前傲娇不已;叔叔会给我看他喜欢的杂志,让我每一次都抱着好多杂志回家,让我了解故乡蓝田的变化及外边的精彩世界……


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他们能给我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对我的爱也与日俱增,他们对我的呵护也是倍至。只是,孩提时那些记忆,在我心里,不断滋生蔓延着。

如今,春节在城里新 家过年的我,倚在床边,回忆着、思索着,为什么我对过年的期待变得浅了,是因为我长大了?还是家乡的人变少了、不热闹了?也许就像书上写的,故土宗族和乡土文化逐渐在社会中消失,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会带来一些,也会让我们失去一些,年被现代人赋予的意义越来越多,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窝在家里休息,仿佛都不是父辈记忆中和我记忆中的年了。

一世长安,有我们最初的情怀和记忆。遗失长安,一些情怀我们的终究只能在笔尖书写……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歌者 
  关于作者

康乐,女,陕西蓝田白鹿原人,爱读书、爱写作,现系西安体育学院体育传媒系学生。

 
                   
这里是你寄托乡愁表达思念的港湾
这里是你畅谈人生倾诉情感的茶座
这里是你展示自我书写人生的舞台
——欢迎关注《蓝田文艺》
投稿邮箱452228704@qq.com
(本平台为纯文学、小众、屌丝、发烧友、
互动微信平台,无稿费、无纸媒)


    关注 蓝田文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