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觀點】王裕慶:台胞國民待遇需要軟體配套

 

大陸國台辦在2月8日記者會中,提及準備給予台灣同胞“國民待遇”。筆者在大陸多年生活瞭解到,居民待遇可以帶給台...



大陸國台辦在2月8日記者會中,提及準備給予台灣同胞“國民待遇”。筆者在大陸多年生活瞭解到,居民待遇可以帶給台胞方便,需要將軟體配套部分做好。

筆者之所以不用“國民待遇”的說法,而使用“居民待遇”一詞,是因為台胞本來就是中國人,也更是國民。居民待遇一詞,會比國民待遇更適合描述大陸的新政策。

有哪些軟體配套有助於完善未來居民待遇呢?

台胞證改18位編碼

首先,未來台胞證8位數號碼,應改用大陸身份證18位號碼編排方式,來給予台灣同胞在需要身份認證方面的便利。尤其現在大陸很多網路金融與服務,幾乎都僅是支持大陸18位身份證號碼認證;同時很多台胞在大陸也因身份認證,而無法滿足各項就業、創業與生活的需要。

兩者的差異也導致台胞與大陸社會發展的距離。台胞能否正式參與大陸體制內培訓與工作和議政,也是大陸政府思考給予台胞居民待遇的新開放方向。台胞身份順利在大陸社會各種情況下得到認證,與進一步能否在大陸體制內發展,就是完善未來居民待遇最重要核心點。

其次,大陸在政策宣導上也需要加強,尤其是一個好的政策,應該是宣佈的當下馬上就可以實行,或是給一個實質的期限。就拿前陣子新聞發佈的台胞證能取高鐵票的事情來觀察,新聞發佈的第二天,筆者到北京南站試着用機器取高鐵票,結果發現北京南站與天津站都沒有機械可以給台胞取票,甚至詢問站裡的票務領導,他們還說沒有收到相關上級文件。所以,筆者真心建議大陸,做好所有政策準備工作,再發佈消息,以免讓人空歡喜。

第三,台灣南部老百姓是很可愛與純樸的,而且他們的熱情也是如同大陸北方人一樣,個性是直來直往的,更是一個值得大陸直接深入交朋友的地方。筆者建議大陸各界以後應換種交流方式,用“無協會政黨照顧與邀請安排”的,單純背包客蹲點的真正體驗式交流方式,來與地方老百姓直接互動,哪怕每天僅是到市場逛逛,也會體驗到一些平時看不到台灣老百姓生活的新鮮點。在交流時,還可以化解一下很多台灣鄉親對大陸的誤會,引導地方老百姓瞭解大陸的善意。

換句話說,未來大陸能真正走入台灣基層,聽取與採納更多群眾老百姓的意見,不與台灣基層群眾思想脫隊,並對台灣群眾作出適當的引導與照顧,落實真正為人民服務與發展群眾路線,才是延伸給予台灣同胞居民待遇後,最大穩定兩岸關係發展重要方向與價值。

交流采三三制原則

最後,筆者深深建議大陸主辦所有關於兩岸交流方面的座談會與論壇,都應用“三三制”的原則,以“1/3的台商、1/3的政黨與協會幹部與1/3沒有身份背景的群眾”的比例來安排參與。這樣才能徹底解決“被代表”和老面孔的問題。讓真正多元聲音出來,這樣就會讓台胞更認同大陸,而不會與大陸出現距離感,尤其是不會出現台商團體與政黨協會幹部壟斷台胞輿論的情況,讓台灣同胞自己為大陸開明公正民主的表現做證明。總之,大陸給予台灣同胞居民待遇就是維繫兩岸關係穩定好方式,但仍然希望大陸能瞭解到一些實際在軟體配套方面的問題與盲點。當然台灣同胞除了要感謝大陸的好意外,也應該多為大陸同胞在台灣的權益說話,尤其是陸配與陸生在台灣的權益。

畢竟照顧好對方的兒女,就是兩岸文化最大的溫馨價值,也是創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一種潤滑液,而且更是兩岸交流最大免除誤會仇恨的基礎。所以,文章的最後,筆者也特別呼籲台灣政府,同樣也就陸生與陸配權益做出進一步的貢獻吧!身為台胞不能僅看到大陸對台灣同胞的居民待遇照顧,而忘了在台灣生活的陸生與陸配的權益爭取。

王裕慶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文章來源:2017年2月17日 中時電子報


    关注 城市智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