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啸带着“仪式感”去弹琴

 

带着一种仪式感去弹琴,这是一种自尊、自爱,只有在心底坚守这份自尊与自爱,我们才能去感染他人,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所爱的音乐、乐器是值得被爱的。...

带着“仪式感”去弹琴
 魏子啸,GYSA特聘艺术家讲师


2月14日,世界瞩目的情人节,驾车上班的途中,收音机里的节目也逃不过这个话题。其中在一个有观众互动的节目里面,一位女听众说她和丈夫结婚多年,感情一直不错,但是从来没有收到过丈夫的礼物;主持人点评说道:平淡如水的爱情自然很好,但是某些特殊日子的“仪式感”还是不能省的。听到这句点评的时候,笔者感到不能再赞同更多。也许在一部分朋友眼里,送礼物这类的所谓的“仪式”是多此一举,但是笔者认为,这种“仪式”是不可或缺。

仪式这个词,大多用于对神明的一种情感交流途径,它表达的是一种敬畏。

很多弹琴的男性朋友,会把手中的乐器称为自己的“老婆”,如果从小就弹琴,那就是“大老婆”,如果有了女朋友之后才学琴,那就是“小老婆”。既然已经被上升到如此神圣的地位了,那我们在弹琴的时候,更不能少了仪式感,这份仪式感,是对音乐的敬畏,以及对手中乐器的尊重。



对音乐的敬畏,对乐器的尊重,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吗?毕竟音乐和乐器都不是生物学上有生命的物种,即使我们表现了敬畏,他们能感觉到吗?我们付出的敬畏和尊重会是值得的吗?

当然是值得的。敬,是指治学的严谨,即使是很小的细节,我们也不能打马虎眼;畏,是指谦虚的心态,时刻鞭策自己要不断进步。

带着仪式感去弹琴,那每一次练习都会是认真的,犯过错的地方我们会想方设法下次不要再错,没能处理好的音乐细节一定要做到满意……这样的练习所获得的回报自然也是最大的。天道酬勤,真的是“天”来酬吗?笔者更相信是自己给自己的勤劳的报酬;同样,对音乐怀有了敬畏,真正给予我们帮助的不是音乐,而是我们自己。对乐器的尊重,就更容易理解了,乐器是娇贵的木制品,它们需要主人的细心呵护才能保持很好的状态:弹琴之前请洗手、打磨指甲,调弦,检查琴弦是否氧化和毛糙,弹完之后用乐器布擦拭,并且及时放回琴盒等等,乐器的状态好了,才能发出动听的声音,试问这是不是对我们的回报呢?

希望大家都能带着一种仪式感去弹琴,这是一种自尊、自爱,只有在心底坚守这份自尊与自爱,我们才能去感染他人,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所爱的音乐、乐器是值得被爱的。

2017年2月14日

管沧和他的朋友们


GUANITO Y SUS AMIGOS
地址:苏州文化艺术中心115A(胡姬厅旁)

联系电话:18913127450

工作室微信号: gysagysa

工作室开放时间:周二、四、六、日15:00-18:00

公众号ID:gysaguitar


    关注 管沧和他的朋友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