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这是我的梦想,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办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连读的大学。孩子不需要为了考试而去学习,...



这是我的梦想,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办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连读的大学。孩子不需要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没有功利性,没有竞争,有的只是天性的显现,有的只是自由、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学生。



这个学校是像一个大卖场,什么都有,孩子学习不分年龄,比如喜欢医学,从三岁就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学习实践知识,现在的医学院要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学习,太晚了,孩子的黄金学习时间和兴趣期早就过了,很多孩子考医学院不是真的爱好医学,而是医学院的分数特别高,那些擅长考试的孩子去了医学院。师范生是因为分数低、福利好,所以大部分的老师也不是喜欢师范,而是因为分数考低了被分到了师范院校。



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毕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所以在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中,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大量存在。很多都是被动,多数的是身不由己,都是在身后有一个个无形的大手在推着这些孩子前进,如社会的世俗观念、如老师和家长、亲戚朋友的期望目光和无聊的眼神和好为人师的指手画脚。



孩子本应该有的志向成为一种奢望,孩子的开悟成了一句空谈,我很感动在华师大二附中有一位语文老师,上语文课从来不上课,和孩子一起来到了 田野、小溪、孤儿院、养老院。。。。。
语文是一个人文学科,需要人群中的你我相互影响,需要站在灵魂的高度解读人生,可是除了这位国家级重点中学的老师在做,这完全在实行陶行知老先生的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可是我至今为止,还没有听到第二个老师这样上课。



我看过深圳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不上语文课,每次上课就是读书,读故事书、绘本,在孩子学习的路途中,这种内化的教育,难得一见。  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本之外的知识来替代语文课,这要对语文有多热爱啊,这个老师该是多么的懂语文教学啊。



我还看过魏书生老师,在70年代就不上课,语文课不上课,这不是笑话吗?可是这是事实,他从一位农村中学的老师到国家语文课改组组长,他被成为当代的陶行知先生,这样的老师教学生,该是学生多么大的幸运啊。



我还看到人大附中的校长,让;老师语文课学习《红楼梦》 ,课本抛到了一边,当时全校的所有的家长联合抵抗,直到校长说对孩子的成绩负责,家长才回家。事实证明,分数证明,这位高明的校长是对的。
学语文课该如此,所有的科目都应如此。
今天暂时告一段落,明天继续。
我的微信号:xuexifa100


    关注 予乐家庭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