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半生缘》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x0ax0a

———张爱玲...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

前段时间,我推送了一篇书感,源于野夫的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也源于我听到某个电台主播的荐读。同是她的荐读,同是关乎爱情,张爱玲的《半生缘》(原名《惘然记》),却给了我别样的感触。

相较于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半生缘》没有了那种伤痕文学带给人的压抑与伤痛。仿佛在野夫的那部小说里,所有令人扼腕的根源都是那片灰色的政治天空。相比之下,张爱玲为此部小说中人物命运的设定,就多了些揭露甚至讽刺人性的意味。不得不说,当人物血淋淋的命运站在我面前,而且我还能感受到幕后推手,以及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却又无法阻止,那种无力与纠结、心痛与愤懑,大概只有亲自读过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



大概优秀的作家都具备一种令读者爱恨交织的能力。他们会费尽千辛万苦,在读者心中塑造出一个至纯绝美的青花瓷,紧接着,便是毫不留情地,要用最为残酷的手段把这个青花瓷打作碎片、碾为尘土,甚至沤作污泥。让置身其中的读者不忍续读,怅惘不已。最为重要的是,作家们自己挖的坑,自己打碎的青花瓷,最终还要绞尽脑汁,修复这残损的青花瓷。即便无法修复,甚至连一丝原来的踪迹都无法寻得,那也要为这个青花瓷作一场隆重的葬礼,彰显自己极致的哀思。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残缺的美,作家总能借此找到一般读者的软肋,极尽所能地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让读者的心绪无法闲适悠悠。原本阅读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享受一番所谓的理想主义的美,结果却塞了一肚子现实主义的苦水。虽然在情感上我亦不愿作家如此肆意恣睢地摆弄笔下的人物,但从深层次上讲,他们不过是揭露了某种真相,作为读者,又夫复何求。

大概张爱玲是想通过此书展现一种人性的苍凉与命途的悲壮,以致引起人们关于人性善恶的思考。同样是写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张爱玲的高明之处就是她总能从中发掘到深层次的东西,给人以启迪。这既是张爱玲的写作追求,也是她写作技巧的展现。

台湾清华大学有位老师曾讲过《细说张爱玲》,现网易公开课上仍可寻得。我从她那得知,张爱玲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她明了技巧层面的应用不宜太过,否则便有害于文章。因此,当有人(傅雷)在她连载小说《金锁记》的报刊上批评她时,她果断地停止了连载。



关于技巧的应用,或者说是写作套路的应用,在发展小说情节时不露痕迹尚好,倘若使用得过于明显,甚至有些矫揉造作,便会令人在阅读之时产生一缕厌恶之感。但在此书中,张爱玲虽然运用了爱情小说惯有的套路,但在她所生活的年代,仍旧不可以不说算得上新鲜。甚至小说中某些情景的展现,足以给人巨大的震撼。

在写这篇阅读的感受时,我并非如以往要在读完全书时再下笔,而是始于阅读进程至三分之一处。我想要站在读者之外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尤其是情感的波动。我粗略地把三分之一处作为本书情节的转折点,因为此处,在人性层面带给我的冲击远远大于之前关于蔓帧和世钧爱情的叙述。

“她竭力把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她觉得非常恐怖。”只消寥寥数语,人性的丑恶跃然纸上。人性的丑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任何人都会有,因其始于本能。之所以人们会被自身的邪恶想法惊吓到,就是因为人们所处的道德环境对个体的期待与之相反。人会为自身的丑恶想法感到羞耻,并不代表人不会去踏进那片雷区,不然就不会有明知故犯与将错就错之说。



虽然深知小说人物命途多舛,作为看客,依旧不免想要进一步打探他们的消息,直至文末。作为感性的理想主义的人,这一部小说给我看到了诸多现实的丑恶的东西。自然地,在阅读之中,我免不了义愤填膺,愤懑不已。尤其是关于蔓帧姐姐蔓璐的描述,一时间我竟陷入情节之中,愤怒到想要其天诛地灭,连旁注的笔迹也变得狂躁不安。

究其原因,恰如当代文学史老师所言:“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是缺乏悲剧意识的,喜欢大团圆……”我亦如此,虽然明白这悲剧不过是虚构的桥段,但总是止不住为其伤感。但当我走出小说,冷静之后,再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作品本身,这也正显现了张爱玲般作家的过人之处。

先前读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一本好书,要能为人当下的困惑给出建设性的启发,要能让人从中找到积极的因素,促进人更为理智地生活,更甚一点,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我在阅读之中,常常会换位思考,假设我是某个情景下的某个角色,然后去观察我对场景的处理办法。例如,当蔓帧遭受凌辱之时,我在想,假定是我,当时我定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死了之。然而,冷静分析,这种想法不过是种幼稚的逃避之术。面对这种情景,死亡不过是种最为简单的逃避痛苦的出口,活下去,吞下痛苦并且孕育出希望,经营出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才是一种负责人的选择。

小说总是这样,在一切复杂的情景给人设下圈套,让人作出痛苦的选择。和上述例子相同,我也曾假定我是多年后得知真相的世钧,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极端和幼稚的,即便平复下来,却总还有种愤愤不平。但这个场景却被张爱玲轻描淡写,一笔而过。冷静观之,却在情理之中。那文字似乎在嘲笑我说:行了吧,你也别太幼稚,这世俗间的事情,远远并非简单粗暴就能够解决……



本书还涉及诸多上海元素,例如外滩、白渡桥、石库门、里弄、城隍庙……也是吸引我阅读的重要因素。读《半生缘》,仿佛就能嗅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普罗大众的生活气息。似是时空穿越,浮于人海,坐观云涌。

此外,关于男女爱情的细节刻画,张爱玲把握得可谓妙不可言。而某些情节之间穿插的环境描写,每每看到,总令我钦佩不已。

文末,再安利些许我甚为喜爱的语段。

“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一想起蔓桢,他陡然觉得寂寞起来,在这雨澌澌的夜里,坐在这一颠一颠的潮湿的马车上,他这故乡好像变成了异乡。”

“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

“月亮渐渐高了,月光照在地上。远处有一辆黄包车经过,摇曳的车灯吱吱轧轧响着,使人想起更夜深人静的时候,风吹过秋千索的幽冷的声音。”

“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地需要远离人群。他只能够在寒夜的街沿上踯躅着,听听音乐。”



“那琵琶的声音本来就想雨声,再在这阴雨的天气,隔着雨遥遥听着,更透出那一种凄凉的意味。”

“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的最不堪的境界更不堪。”

“晚风吹着米黄色厚呢窗帘,像个女人的裙子在风中鼓荡着,亭亭地,姗姗地,像要进来又没进来。窗外的夜色漆黑,那幅长裙老在半空中徘徊着,仿佛随时就要走了,而过门不入。”


    关注 也者乎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