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创集萃】创新天地里的一泓清泉

 

快快关注我们吧!...







阳春三月,初暖乍寒。3月2日,参加完常州市总工会举办的庆“三八”表彰活动,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的沈泓回到单位,继续埋头到工作中。

“D5000系统上线后,OPEN3000系统就退役了,但一些非统调电厂和用户变还得接入D5000系统。这只是目前工作的一小部分,天还不暖,但袖子好撸起来了。”沈泓忙里偷闲打趣说。



沈泓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调度自动化运维班副班长,该公司唯一一个以女性担任领衔人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用她厚实的功底、淡定的心态、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常州供电公司创新天地中的一泓清泉。
一个人搞系统


个子中等、皮肤白皙的沈泓于199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成为当时武进市供电局的唯一一名自动化班员。那时武进调度管辖17个变电站,调度员下达停送电命令都是通过电话与变电站的值班员联系,一遇狂风暴雨事故频发,调度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响作一团。

1994年,沈泓大胆向上级提出了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建议。“你才工作一年,就你一个人来搞系统,行不行啊?”大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她,都觉得一个姑娘家,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捣鼓点什么,有点自讨苦头吃。

但初出茅庐的沈泓,却萌生了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接下活后,她每天奔跑于各个变电站,跟着厂家学习,从最基础的接线做起,爬上爬下、钻进钻出。用许多个不眠的夜晚、无数个询问探索、厚厚的笔记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调度自动化实用化工程的竣工投运,给电网调度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给调度运行带来了一个个变化时,沈泓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创新路上挖得的这“第一桶金”,点亮了她的成才梦。
一群人谋创新




2007年沈泓来到了常州供电公司自动化专业型班组,有了更多专业上相互交流学习的同事,她的业务能力也有了快速提升,不久就取得了“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职称。

2010年,沈泓收了第一个徒弟,却为如何带徒弟犯了难——自动化设备平时都在运行中,轻易碰不得。她把目光落在了公司一套年代久远,到了退役年龄的设备。“不如‘废物利用’,或许能焕发光彩呢!”她思忖着,随即开始动手,经过设备重装、系统改良,全省首创的第一个自动化系统实训室诞生了!这一创新项目获得了江苏省电力公司群众性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



自此,沈泓在创新路上的发展势头可谓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常州公司成立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组建了集调度各专业骨干一堂的优质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下,一个个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2012年,工作室研发出变电站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全年累计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800多分钟,为全市多供电量近100万度,间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近1300多万元。2013年,针对自动化专业人手紧缺的问题,工作室研发出市县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集中运行监视系统,通过手机实现移动式的运维工作,大大减轻了工作量,该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约120多万元。近年来,该工作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多次获得省公司科技进步奖、群众性技术创新优秀成果等荣誉。“创新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等个人荣誉也纷至沓来,为沈泓的履历留下漂亮的印迹。
一家子做后盾
成功的沈泓背后有着爱她顶她的一大家子。48岁的沈泓上有老下有小,一般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工作不忙的女性也得发愁。父母总是跟她说:“我们的手脚还能动,帮你烧烧饭没问题,你就别太担心了。”儿子也很贴心,总是让妈妈多休息。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运行的安全保障,一有风吹草动,必须马上处理。半夜接到电话,请教故障处理的情况不在少数,为此沈泓养成了手机开震动的习惯,怕吵到了孩子家人。

“我这个专业,一直都是在配合着其他专业部门,做他们的支撑。但这个简单的配合两字,却是运行和维护的双重压力,一点差错都犯不得。”在仅9人的班组里,她得合理安排并安抚好工作量较大的班员们,在家里又总是怀着愧疚之心尽自己的努力去弥补些什么。

(责任编辑:常州公司 凌燕瑛)


    关注 苏电班组温暖小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