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娱价值链重塑:俞永福为何倾心阿里影业?

 

阿里大文娱正在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俞永福这轮为何倾心阿里影业?...

导读:阿里大文娱正在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俞永福这轮为何倾心阿里影业?

俞永福每次出现在新闻里,都让我觉得,阿里能得到这人,真是幸运。他真是一员福将。

因为,在一个关键周期,他的视野、心胸、战略决策、执行力,让一个原本充满不确定性的阿里大文娱板块,加速走向清晰、明朗,整个体系越来越呈现为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拥有结构化的魅力。

应该说,他为阿里集团消除了许多风险,为集团新一轮发展创造了缓冲。

昨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已与阿里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大文娱板块的资源将全面向阿里影业开放,在内容IP开发、宣传发行、艺人经纪等多个环节上深度协同。同时,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

在我看来,这是阿里大文娱内部又一关键的整合动作。你知道,阿里大文娱基本上都是阿里并购、整合来的业务。它们是马云口中履带战略的关键板块。但一个较长周期,它面临两大挑战:

一、内部业务板块多元,文化多元,急须在保证稳定的条件下完成整合,并且生产一条价值链;

二、需要与阿里集团其他业务之间打通,呈现更高的生态价值。

相比来说,第一个任务最紧迫。我们看到过,一些企业甚至巨头,在完成大规模并购后,,陷入一段较长的不确定性里,整合周期漫长,最后甚至拖垮主业。

阿里大文娱的整合,复杂程度不逊许多巨头。它不同于那些同质同构的制造业,也不同于以产品或流量为导向的传统互联网企业。阿里大文娱这个大板块里,涉及到比较复杂且重叠的文化产品,以及潜在的价值链。

大文娱集团成立后,业务包括阿里影业、优酷土豆、UC、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

整合真的考验战略思维。俞永福不负众望,很快公布策略:文娱乐集团未来采用“2+X”业务矩阵,即“两个用户平台引擎(UC,大优酷)+各专业纵队”,强化内部协同。

随后他主导成立大优酷事业群,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进入优酷事业群;成立新移动事业群,除高德之外,原阿里移动事业群各项业务并入其中;高德将从新移动事业群中移出,继续专业发展。此外,又成立业务平台发展三人小组,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的策略和推进。

你能看到,俞永福没有拘于细节,而是遵循了组织架构与平台化战略。不要只看复杂的业务单元,其实更涉及上市与非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没有居高临下、并且超越单元利益的开阔心胸,恐怕早就乱成一团了。

过去一段,有许多传闻,说是阿里影业将并入优酷,也有的说,优酷将并入阿里影业。事实证明,俞永福不是将所有单元往一个箩筐里装,而是遵循了价值链构建的路径,那就是以内容IP为驱动,以开放平台愿景的策略。

因为,阿里大文娱集团,说到底,它的成长,必须建立在内容产业的基础上。它的内部内容单元,急需整合,一是遵从平台化战略,各单元同质化的布局需要走向集约,二是整个大文娱需要建立一条内部的价值链。

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次整合动作,一是着眼IP,阿里大文娱板块的资源将全面向阿里影业开放,在内容IP开发、宣传发行、艺人经纪等多个环节上深度协同。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

有人说,阿里影业不适合装入这类资源,是不是因为它是上市公司,需要更多照顾?

其实有很多误解。我要说,阿里影业实在受困于它自己的名字:名字里虽有“影业”,其实,它一诞生,就不想成为一家传统影视公司,它的目标是,成为娱乐行业的全产业链平台。你看它的四大业务板块,即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国际业务。明显就是一个文化娱乐版的新阿里。从一开始,它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定位。

在阿里大文娱里,优酷土豆的口碑确实不逊阿里影业,中短期业绩也不差,体量也大,但阿里影业的格局、视野显得更开阔。确实,它的上市公司角色,我相信应该也需要兼顾。

只是我们习惯从“影业”维度看它,老拿它跟传统影视公司对标,老觉得怎么不出些票房牛逼的大片,而看不到它从一开始就在构建基础设施与整个生态体系。

在我看来,这一轮整合,以阿里影业为核心展开,也是着眼源头的行动。你看,截至目前,阿里影业四大板块中,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都非常强悍。但是,它的短板,在于内容端、IP端。它的确太需要优质的IP资源啦。

放眼外部市场,好的IP资源一直非常稀缺。过去一段,尤其是2016年,阿里影业与国内外巨头牵手,没有采用那种直接的买买买模式,而是侧重长远的IP建设。但这类动作,老实说,见效会很慢。

2017年及未来两年,中国影视娱乐市场会进一步开放,也会发生持续整合。从平台影响力说,阿里影业更需要在这个周期发挥效能。壮大它的规模,尤其进一步灌注内容驱动力已成必需。

因此,合一影业并入阿里影业,大文娱IP与分发资源更多聚焦阿里影业,就不但可以打破内部各单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非集约倾向,消除同业竞争,而且也是一个最紧迫的选择。

合一影业的注入,IP优先开掘权力给予阿里影业,将奠定后者IP开掘与内容制作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它的投资价值。

你看,2014年8月才成立的合一影业,之前采取了“以发行换投资”的策略,参与出品11部电影,创下票房33亿元;到2015年,合一影业改变策略,主打“IP孵化”概念,主要从优酷头部内容中孵化有潜力的IP。其中的电影《万万没想到》票房只有3亿多,但相对3000多万元低成本来说,商业上已非常成功;2016年合一影业开始全面挖掘优土内部的视频资源。在上海电影节公布的6部精选片单中,有4部改编自优酷土豆上的平台剧集:《侣行》《极品家丁》《天才J》和《报告老板》。

你可能会说,这是否会弱化内部优酷们的IP资源?我觉得这没有看到一种新的趋势。

未来的IP,必须面向更多形态、更多屏幕、分发场景。用一句话说,你必须具有“一云多屏”的服务能力。你的IP必须既具有高度专业的开掘能力,又必须具有更多元的分发能力。

目前,网综等内容热火,优酷确实具有强劲的实力,但就整体票房经济、整体IP开掘能力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平台服务来说,这个阶段,阿里影业具有更强的变现能力。何况它是上市公司。

而且,阿里影业也不是纯粹的受益者,优酷以及大文娱其他单元也会受益于阿里影业整体平台的效应。后者自身也有相当的内容权益分享给兄弟单元。比如去年10月阿里影业投资的斯皮尔伯格公司AmblinPartners,它会参与对方每年6-9部电影以及电视剧、短视频等多种数字内容的投资、发行。这类内容同样也可以在优酷等平台分发。

至于阿里影业文娱产业基金投资的一批卫星公司,比如吴奇隆夫妇的稻草熊影业等,所隐含的内容资源,都会让整个文娱集团受益。

而在我眼中,更看重的部分是,这一轮内部资源整合,将会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

单看它自己,很难一眼发现俞永福的战略思维。有必要对比一下阿里大文娱娱它的竞品腾讯互娱。

腾讯互娱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文学、游戏、动漫、影视,还有前不久成立的电竞板块,内部既独立,又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价值链。其中阅文集团,堪称中国最大的原生IP重镇,也是腾讯互娱的内容发动机。

反观阿里文娱,我刚才说了,在这轮整合前,内部许多单元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太多同质化布局,资源内耗。整个集团的结构缺乏价值再造。而这次围绕阿里影业落实的几步动作,基本以IP为整合核心,我觉得,俞永福一定看到了阿里大文娱集团内部的价值链。

公告提及:“阿里文学、阿里游戏等其他业务板块将其所拥有版权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独家授予阿里影业院线电影改编摄制的权利。”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IP都在朝上市公司阿里影业倾斜。这与过去一段腾讯阅文集团的战略异曲同工。

当然,这类IP仍侧重传统的内容形态。而就未来的竞争看,一个演员、网红甚至素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IP。过去几天,一些文艺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批评一些小鲜肉收入太高,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这也透露出,新人的挖掘,就是IP的挖掘。

所以,当我看到公告提到阿里影业将与优酷土豆出资成立艺人经纪公司时,就体会到阿里影业与优酷开放平台的孵化价值。事实上,2015年,阿里影业曾推出过Project A计划,着力培养新的导演,当然也直接影响演员新人;而优酷在2016年上海秋集上也明确表示,将挖掘素人、网红经济。

老实说,这种动作,相比传统的IP经营,更具前瞻性。这也是过去一段许多同行竞争的焦点。而我也预感,随着阿里大文娱价值链再造成功,它将具备更为强大的触达能力,尤其是线下市场。

总之,俞永福主掌的阿里大文娱整合进程,符合产业演进的趋势,至于后者能否有大成,那既需要宏观要素,也需要微观的运营。那要看俞永福与团队下一步的执行力了。而我个人,当然对它充满许多乐观。
夸克点评。覆盖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创事记以及腾讯、搜狐、凤凰、网易等客户端。

商业合作请联系:QQ:2223843522    wangruchen2012@qq.com


    关注 夸克点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