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曾学忠解下领带背后:中兴手机的焦灼与平衡

 

导读曾学忠迅速地解下了领带,面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他是否真能释放压抑许久的情绪?43岁的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





导读


曾学忠迅速地解下了领带,面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他是否真能释放压抑许久的情绪?



43岁的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CEO曾学忠,迅速解下领带,提了提衬衫领子,欠了欠身。

他那一张娃娃脸突然变得有些红通。几秒钟,他没有说话,仿佛在慢慢释放着什么。

这是5月26晚中兴天机7手机北京发布会结束后专访一幕。当我建议他应该卸下西装让中兴变得亲和一些时,他做出了上述举动。

他坦陈,这确实是他本人的一点风格,“做人做事,做事先做人”。

“当然,做消费品,确实是应该更加地接地气,应该脱下西装,能够有更多的改变。今年,大家一定会看到我们更多的改变。”他说。

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的语言再度穿行在过往的生硬与活泼之间。显然,他的内心似乎还没有到真正释放的时候。

那么,解下领带的曾学忠,到底还在压抑着什么?他有没有完全释放的可能?
领带下的压抑:中兴手机之困
要解开隐秘,需要首先回到一小时之前的天机7发布会现场。消息人士透露,为了这场发布会演讲,除了PPT早已准备许久,当天上午10点多,曾学忠就赶往现场彩排。

“至少排练了10多次。”该人士说,曾精神非常好,非常投入,一丝不苟,最后差点耽误后面安排的一波外媒采访。

这至少传递出曾学忠对此次事件的重视程度。不过,当主题发言揭幕后,他却来了一番长达半小时的反思。这已经是一年半以来,他公开表达的第三次的反思。

这大概正是他解下领带却未曾完全释放的部分吧。那就是中兴耕耘手机业务多年,曾有过许多经典神机,却一直没有获得合理的市场地位,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

26日的演讲中,他列举了中兴许多失败案例。比如2011年的Blade 880,销量曾过千万。曾学忠称之为“神机”。之后却再没有有神奇表现。曾说,中兴重视产品,却未及时发现一个巨大的互联网风口,未能及时调整商业模式。而当年诞生的小米,却赶上了节奏。

“小米的成功,在于设计了商业模式。”曾学忠毫不忌讳地提到竞争对手的名字。

2013年,中兴推出Grand S,获得红点大奖,但营销与服务体系远不够完善前,盲目冲击高端,最终没有多少出货,成了“先烈”;2014年,星星系列面世,中兴工业设计与智能语音差异优势,但因定制机数量太多,每部都想用尽全力,结果导致品控出了问题。

这背后,对应着一个渠道的难题:中兴过分依赖传统运营商渠道,公开渠道建设和品牌传播较弱,消费者对中兴的品牌认知降低。

一连串的厄运换来的是用户口碑严重下滑。Grand S最初在京东的用户好评度曾达87%,但之后星星1号和星星2号,分别仅为82%和84%。

“一度夜不能寐。”曾学忠坦陈,中兴有研发与产品,有几千万出货,但思维一直存在问题,中兴手机在商业模式、产品、品牌等许多方面已掉队,没有一款能让消费者记得住的产品。

他说:“我们太笨了。”

上述责任并不能由曾本人来背负。在2014年1月正式被提拔为执行副总裁兼终端CEO前8年,他虽总领中国区业务,但更多负责管理与营销,无法真正参与集团对终端的决策。再往前推9年,他主要负责中国南方尤其西南市场,偏重市场营销。

但这种局面让他上任时面临巨大难题。2014年,可以说是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最疯狂的一年,三星苹果华为小米都对自己的出货给出了很高的预期。尤其小米,堪称当年最成功的玩家。

而面对如此疯狂一年,中兴却只能痛定思痛,在年初,由曾学忠率领团队重定未来方向。临危受命的他,面对如此高成长预期的一年,决意回归产品基本面,回到用户那里。

“用户都不是傻子,只要相信用户,做出他们无法拒绝的产品,就一定能成功。”他说,没有让人激动人心的产品,没有精品意识,一切都只是空谈。

这正是2014年上半年,中兴终端业务大刀阔斧变革的背景。曾学忠首先动了产品,尤其放弃“机海战术”,从原计划300多款缩减到最后的76款,并开始以品牌区隔市场,细分用户群,提升体验。今日中兴手机旗下三大系列NBA,即主打时尚路线的Nubia、主打大众市场的Blade、以及主打高端旗舰的天机(Axon)系列,正是两年来形成的品牌与精品路线。同时,中兴手机开始强化UI、外观设计以及各种应用体验,并努力强化品控,确保产品质量与服务体系。

这一精品战略,被曾学忠命名为“阿波罗工程”,显示出中兴战略调整的勇气。因为,2014年,被视为智能手机业成长对疯狂的一年,几乎所有能叫得出的手机品牌,都在接连推出关键产品。

而曾学忠的举动,似乎在引而不发。那一刻他可能遭人误解:当苹果肾6大卖时,中兴主打语音功能的星星二号;当华为M7面世后,它主打星星二号;当小米开始向上冲刺时,它主打星星二号。中兴的世界似乎只有星星二号。由于反复炒作,中兴手机的玩笑特别多,感觉已失去生命力。

时间到了2015年7月21日。中兴披露了当时半年出货:2600万部。这只是华为的一半,小米的2/3。它更是大幅落后于苹果与三星。不过当天,曾学忠上任之后的第一款重磅精品AXON诞生了。从立项到推出,它整整花了18个月。

18个月,正是一个完整的摩尔定律周期。它意味着,整个硬件产业,在工艺层面都已升级一轮。

曾学忠说他那段时间当然非常急,但是再急也不能回到过去的路径。宁肯不推新品,中兴也不能为了盲目出货再次回到没有质量的年代。他透露,两个他关系最好的兄弟,因为品控问题而“下课”。

“我用一句话终结了我们10年的友谊:没有质量,就没有活路,朋友都没得做!”他说。

AXON新机当初先在美国亮相,也是中兴手机新品首次将首秀放在海外。曾学忠说就是要告诉全球,中国公司也能造出高端产品,只是要花更长时间。AXON花了18个月,“明年的产品可能不是18个月,可能是28个月,真正打造精品,我认为18个月是个合理的数字”。

但曾学忠的努力还需要更多时间沉淀。不明白长远用意的人,可能只用出货数字判断他的力量:2015年,中兴智能手机出货5600万部,未能完成当年制定的6000万部目标。AXON1销量为83万台,未达100万目标。

坦诚来说,在一个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大受抑制的年份,中兴的增幅已比对手快乐很多。而且,精品战略大幅提升了中兴手机的品牌形象,重塑了终端业务的信心。外界已经重新感受到一种品牌的力量。

曾学忠当然有更大期望。他认为,未来全球手机厂商只有3家公司能挣钱,且会是一家老外两家中国公司,中兴的目标是“尽快进入到前三”,如果不能进入前三,“一旦甩出去是非常非常痛苦、危险的”。

因此,在一个本该庆祝的2015年农历年末,他在写给全球终端事业部员工的一封信中,继续做了反思,宣称中兴智能手机出货没有达标,仅位居全球第七,市场份额提升不够多。他认为,从区域看,差距不在海外:中兴美国出货1500万部,同比增长30%,位居第四名。而欧洲、亚太、非洲、南美等许多区域,都是高速成长。只是中国市场难以让他释怀,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兴只有1500万台。

而反思的结果与今日当然一致。除了研发、产品一端需要继续强化外,中兴产品的渠道、品牌已经成了最大的两个短板。而它背后,涉及整个公司的思维、供应链、品牌传播以及相关投入等。

时间已近2016年年中。让我们回到开头一幕,也即天机7发布。不过,有关天机7的各种功能参数、价格信息,我反而不想花费笔墨再来重复。我更关注,它能否让解下领带的曾学忠,真正有机会释放出压抑太久的情感?当天演讲他虽然自信,但几十次的广告语,依然显示出刻意与僵硬,曾学忠还没有真正展示出他的自由状态。

我相信,单从产品来说,中兴的精品战略已经上了轨道,天机7一定会形成新更大势能。但局面看上去似乎更加不利:当中兴开始全力冲刺国内市场的同时,一个巨大的风口似乎消失了。
领带解下,曾学忠还有释放的机会吗?
“当国内市场风停了,竞争却没有停,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价值观,消费者一定会慢慢重新发现和认同中兴手机!”1月21日,他在公开信里说。

而这个切近的26日,他说,风停了,市场会回到基本面,中兴的竞争力反而会得以凸显。这一周期,中兴不惧对标,除了精品战略,将着力从;两大方面弥补短板。

一是强化渠道布局。中兴将聚焦三条线,即公开渠道、运营商渠道、线上电商。

线下开放渠道,中兴之前主要与连锁型伙伴如迪信通、国美、苏宁等合作,2016年,它将全面加大分销的力度,扩充终端门店,全年计划建设3000~4000家门店。

在线上渠道,除了自建平台外,将强化与京东、天猫的深度合作

曾学忠坦陈,中兴不回避向小米、步步高们学习,甚至强调,尽管小米最近争议比较多,但线上渠道和营销确实做得好。

他更没有忽视运营商渠道,强调要重新赢回信赖。过去,运营商本是中兴立身之本,但一年来有些矫枉过正,弱化了渠道。2016年,中兴将亡羊补牢,重回三营,只是必须走出被动定制造成的低品质牢笼,聚焦精品。

“在中国,运营商市场,我认为它还是最重要的市场,”他说。

让他感觉紧迫的,还包括品牌一面。他说,中兴是一家踏实的企业,但过去“踏实有余”,“营销品牌不足、年轻不足”。过去做B2B久了,以为只有技术研发才是研发,对品牌研究和积淀不够,最怕的还是重视不够、心态不对。

二是品牌战略。2016年,除了继续丰富产品品牌规划,中兴会在品牌营销方面加大投入。之前它已赞助美国NBA、欧洲足球,已经收获了巨大的口碑。而天机7签约朗朗代言,不但吻合产品卖点,更是突出一种立足中国的国际化气质。
但一切都必须落实到人,才会见到成效。曾学忠说,没有人才和队伍,一切都是空谈,2016年,他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建设中兴专业人才队伍,对外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专才,开展广泛合作。曾学忠坦陈,过去中兴终端更多依赖内部人才,外部人才引进做得不够,2016年,中兴将强化许多专业化渠道与营销人才的引进。

我个人觉得,曾学忠制定的战略,符合中兴通讯这一阶段的现实。中兴终端业务确实已经重新回到了它的合理路径。我不敢断言它的2016年成绩,但随着时间演进,我相信,他依然会是全球市场的核心玩家。

这种观感,建立在几个公开的维度上:

一是产品维度。风口停了,整个市场正在加速回归基本面,用户更加注重体验与消费品质,精品战略成为必需。小米的被动与华为、VIVO、OPPO们的再度冲刺,体现了这一点。中兴精品战略已有势能;

二是渠道维度。基于体验的精品意识,会将许多消费者重新拉回有着实体情境体验的多渠道体系,中国手机渠道正在理性回归。中兴渠道战略虽然还要观望成效,但我相信它应该已是无可退缩、无可回避;

三是系统化的创新力量。这一点,无论目前还是未来,都将会是最关键的部分。

曾学忠提到华为,多有褒扬。他说,中兴与华为无论业务还商业模式都非常象,甚至完全一样,华为终端为中兴提供了一种参照。当华为经过调整步入全球视野后,从同样气质里走出来的中兴终端,一定也会有自己的核心的竞争。

去年天机1推出时,曾学忠曾强调,学习华为不丢人,但中兴会有自己的差异化。当时,他在人群中对我说:“3年后再看看我们!”

系统化创新支撑,体现在中兴B端的管道力量,虽然它的整体规模不及华为,但全球覆盖的完整性、均衡性反而有一定优势。许多人只是关注到它被美国政府阻击的遭遇,却没有看到这种博弈的过程里,它在美国沉淀下的自信。此前,它至少经历够4次诉讼,全部获胜,2016年年初的被动,更多带有政经博弈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痕迹。中兴受到了阻击,但长远开来,它会比其他中国同行具备更快的效率。

单从智能手机出来,美国1500万部手机的出货不算大,但这背后的专利风险、市场营销体系、信任的建立,会让其他许多同样望而却步。某种程度上,中兴代替了中国其他企业完成了惊人的一跳。

有许多迹象显示出,中兴通讯集团正在缓慢地向终端业务倾斜资源。某些方面甚至比华为显得更具战略信号。

一个显而易见的信号是,曾学忠除了兼任终端CEO,他还是集团最年轻的执行副总裁,已是决策层。而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虽然创下许多业绩,但集团的职级似乎并不如曾学忠之于中兴更明确。

曾学忠此前透露的信息,更是显示出中兴终端有望于2016年创造更高声量。那就是中兴的供应链体系将走向更大自主与超越:储备多时的中兴处理器将于今年面世。这一路径,业是华为终端之所以能够走向全球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相信这于中兴来说,也会是一次系统化的创新支撑。因为,有了处理器,基于它的OSUI以及各种应用优化,会跳出限制,更加出色。中兴会象华为一样,成为一家具备高度“云管端”整合能力的企业。

当然,罗马不可能一夜建成。从一个B2B气质如此浓厚的体系里走出来,中兴终端许多方面,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你仔细倾听曾学忠的许多表达,他似乎都充满了隐忍,没有撕破终端对于集团的隐晦渴望。我能感受到他内心对中兴集团有更高的期待。某种程度上,中兴终端之所以没有象科健们消失在产业界,还能存活到今天,就是因为它有B2B行业的支撑,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研发力,会是终端业务前进的基础力量之一;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浓厚的B2B气质,以及一种僵化思维,限制着中兴终端业务更快、更灵活的拓展。

这是一种矛盾。当你审视曾学忠那张既焦急、迫切又沉稳的面孔时,就能感受到整个中兴通讯与终端业务之间的内部博弈。他必须在长跑与短跑之间时时做着微妙的平衡。脱离B端业务的中兴手机,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但缺乏中兴终端品牌的中兴通讯,会在长跑中失去血色,变得过于苍白。

曾学忠深知这种博弈,他一面说“只要活着,就有机会,就有可能”,一面又说,笨企业遇到了快时代,中兴必须强化协同,提高效率。2016年,中兴手机全球出货目标欲达6000万部,挑战7000万部。其中,国内要出货3000部。而天机7的目标则是200万部,并且用户满意度要达到97%或以上。这是曾学忠为真正的精品旗舰机设立的红线。

我眼中的曾学忠,有着华南人的坚韧、务实与精明,他具有超强的平衡感。你很难在他面孔上看到那种凶狠,很难从他嘴里听到他对竞争对手的直接刺激。天机7发布会上,他偶尔揶揄过“友商”,但几乎每家都给予了褒扬。他总能在华为、小米身上找到优点,让它成为中兴的参照。即便他直接对标的苹果与三星,也没有表达出那种刻意的犀利。

“我跟雷军、华为、OPPO的很多人都是朋友。”他说。

他的脸上闪过一些奇妙的自得。采访时,他透露,当他完成天机7发布会演讲后,很快收到了雷军的祝贺微信。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但当我问询是否刻意公开雷军如何祝贺他时,他却这么说:“这不可以。我们不能消费人家的好意。”

这种竞合视野中的体谅、谦逊以及天性里的平衡感、边界意识,可能会让曾学忠失去一些标榜个人的机会,也会让中兴缺少一种话题操作机会,甚至会让一些人内心常受煎熬,但在一个波动剧烈、日益全球化竞争的手机马拉松战场,它会让中兴终端走得更远。

2016年是曾学忠加盟中兴的第20个年头,他从华南区域市场走向中国区,然后走向中兴终端领军人乃至中兴通讯决策层面,显示出他的大局观与耐力。

去年天机1代发布时,他的一句话曾透露出中兴危机转换的心迹:“我从过去COO到后面CPO,参与到产品细节的开发、梳理到真正的商务旗舰,给消费者有价值的创新,到现在才是CEO了。”

我相信,有一天,解下领带的曾学忠,会有一次直抒胸臆的巨大机会,从而释放掉压抑许久的情绪。



夸克点评。TMT、财经、文学三栖明星王忽忽运营。在无数人鄙视情怀的时代,坚持做一个无与伦比的情怀贩售者。QQ:2223843522


    关注 夸克点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