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200年前的历史,探索龙王镇梁湾村刘家祠堂。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梁湾村一个叫牟池塔的地方,有一座独特的川西民间建筑。——刘家祠堂▲刘家祠堂外观之所以说...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梁湾村一个叫牟池塔的地方,有一座独特的川西民间建筑。

——刘家祠堂



▲刘家祠堂外观

之所以说它独特,是因为一般的老祠堂大都是木柱式结构、篱笆墙或砖墙,而它却是土夯墙结构。从外面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普通的旧式川西民居。

大家都叫它刘家老屋,是目前成都周边区县保存比较完好的老祠堂之一。走进祠堂,一股古朴简雅之风迎面而来,时光回溯近200年历史,诉说这支刘氏家族的故事。

和四川很多现存的老祠堂墙体,要么是砖石,要么是木柱结构、竹篱笆抹泥墙不同,这座刘家祠堂是土夯墙。
01
土夯墙的祠堂,给人许多意外



刘家祠堂的独特之处很多,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祠堂横跨梁湾村两个组。四川刘氏谱牒专家刘峰廷介绍说,当初在行政区划的时候,梁湾村7组和12组把刘家祠堂从正厅到大门各分了一半,刘家祠堂横跨了两个组。正因为如此,这座祠堂才非常“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

刘家祠堂建筑面积近1200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堂构成,有36个房间、4个天井。原来祠堂前有一口池塘,后来填上做了菜地,如今被平整为水泥板坝子,为刘氏族人开展祭祖活动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场地。

四川很多现存的老祠堂墙体,要么是砖石,要么是木柱结构、竹篱笆抹泥墙,而这座刘家祠堂是土夯墙。所谓土夯墙,也叫版筑墙,传说是傅氏始祖傅说发明的。《孟子注疏·告子章句下》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版筑墙的制作方式

用特制的造墙木版固定在地基上,用竹条横穿其中,起到现在的钢筋作用,把富有粘性的泥土填充进去,用特制的木杵把泥土捣实成墙。然后再在筑好的泥墙上固定木版,继续填土捣实。如此一层一层地往上筑,就筑成了土墙。

以前的四川民居,大都是这样的土墙。

刘家祠堂的土夯墙分为两部分,下面用沙石、泥土、糯米浆混合夯实而成,相当于如今农村修砖房时下面用石头砌成的墙。这种墙体结实耐用,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上面是用未经烧化的土砖砌成。


一般农村的土夯墙,由于长期受风吹雨淋,寿命不是很长。而刘家祠堂的土夯墙,却在风雨中保存了近200年,如今墙体仍非常结实,超过了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建筑,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祠堂的屋顶是木构顶,为独特的穿榫结构,具有抗震性强的特点。如果就此而已,这个祠堂似乎显得很为寻常。但祠堂总是不断给人以惊喜,当初的建造者在一些细节上花了很多心思。



木质窗棂镂空雕花自然不必多说,在挑梁枕木上,却显现出不一般的审美情趣。如正门的挑梁雕了一双木质狮子,刀法简单,却栩栩如生;正门的背挑梁枕木雕的是一双木质莲花等。这些,都给祠堂平添了许多古意。

屋顶盖的是小青瓦,这也是川西民居的一大特色。祠堂还有一大特色是,排水功能齐全,至今排水性能完好。天井的漏引在中堂呈龙形,中间有两个沉沙池,便于清掏。即使下再大的雨,祠堂也不会积水。

祠堂的土夯墙上下两部分结合处鲜明,200年来虽遭侵蚀,但主体仍完好。

2
老父一个决定,四个兄弟入川

据刘氏家谱记载,这支刘氏族人,因位于青白江区龙王镇,俗称龙王刘氏,奉刘文聪为始祖。

刘文聪,名振先,讳从文,字伯元,号文聪,生活在元朝,本是广东嘉应州程乡龙牙村(今广东梅县隆文镇岩前村)人。刘文聪官授千总,与夫人李氏生有刘胜祖。明朝洪武元年(1368),刘文聪去世。至于刘文聪是战死还是病逝,家谱中没有详细记载。

战乱中,李氏带着幼小的儿子刘胜祖,跟随哥哥(或弟弟)李荣启,流落到兴宁县梓皋井下(今广东兴宁县水口镇井下村)。由此开创了井下刘氏一脉,后世繁衍到海内外,尊奉刘文聪为始祖。

井下刘氏传到刘文聪第11世刘茂成时,已是清朝初期。刘茂成和夫人廖氏有刘西璧、刘西琳、刘西琏、刘西珍、刘西琮5个儿子。其中,刘西珍排行老四,生于康熙20年(1681)。

刘西珍30岁那年,也就是康熙50年(1711),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刘茂成考虑到5个儿子都蜗居在老家,发展前途不大,还不如让他们响应朝廷号召,到四川去寻找新的家园。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

于是,刘茂成召集5个儿子商议决定,老二刘西琳留下来奉养父母。父命难违,刘西珍等4兄弟收拾家当,带着各自的家人择日前往四川。一路艰辛不用多说,4兄弟辗转到了隆邑(今隆昌县)一个叫黄果树的地方落业。雍正7年(1729),刘西珍又迁居到成都府简州黄土场(今龙泉驿区黄土镇)。

刘西珍4兄弟入川后2年,刘茂成去世。乾隆4年(1739),刘西璧等返回广东老家祭祖,把父母的骨骸背回四川。刘茂成安葬在今龙泉驿区黄土镇大同村3组,至今墓仍在,廖氏则葬在隆昌。

更为重要的是,刘西璧等人一并带回了老家的族谱,使得在川的刘氏后人得以留传至今。
3
刘西珍的孙子,刘耀龙修祠堂

刘西珍有刘特俊、刘升俊、刘公俊、刘仕俊、刘伯俊、刘启俊6个儿子。其中,老幺刘启俊号酵毅,与夫人李氏生有刘见龙、刘祥龙、刘昌龙、刘毓龙、刘耀龙、刘达龙6个儿子。

刘耀龙,就是修建刘家祠堂的人。生于乾隆35年(1770),嘉庆23年(1818)迁移到成都市金堂县上元乡(今青白江区龙王镇梁湾村)牟池塔。刘耀龙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家境很快殷实起来。

当时的人很讲究耕读传家、孝义仁慈,其中,修建祠堂以祭祀先祖、教育后代是重要的体现。大凡移民后裔富庶起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新的家园修建祠堂、编修家谱,以示不忘祖源、不忘根本。

刘耀龙也不例外。在嘉庆23年(1818)迁居到新家的同时,他主持修建了这座刘家祠堂。因此,刘家祠堂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祠堂内的天井
4
刘西珍第五世,出了两大人物

刘氏族人以“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到刘西珍第五世时,族人中出了两个有名的人物。

第一个叫刘时中,字友竹,号凤鸣、笔山,同治9年(1870)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那时,考中举人意味着可以为官了。刘时中最初出任知县,后来升任西昌府知府。刘时中官至云南琅盐井提举司提举,掌管盐井政务,直接督察所属盐井的产销事务。这个职务属于文职五品官衔,相当于盐务管理局局长。古时对盐的管理非常严格,盐务官员地位很重要。

刘时中在世期间,对刘氏家族做了一件影响悠远的事情:咸丰8年(1858),他为入川始祖刘西珍的墓立了一块碑。

另一个人物叫刘仙中,名凤图,号堂瑞,国学文学生出身。同治元年(1862),刘仙中时任(龙泉驿)西平镇总保正,相当于是西平镇镇长。

那一年,新都新店子(今新都区泰兴镇)的兰天顺带人起来作乱,刘仙中奉命带领200多乡勇前去平乱。刘仙中与兰天顺的人大战3次,兰天顺的人不敌败退。

刘仙中带领众人穷追不舍,兰天顺的人四散逃窜,遁入田野。正在此时,兰天顺的援兵赶来,双方再次交战。刘仙中奋力战斗10多个回合后,终因力竭,被砍下马来。
5
秉承耕读传家曾经开办私塾

刘家祠堂目前还保存有光绪年间的刘玉瑞和夫人古氏的画像,极为珍贵。只有祠堂开展祭祀活动戓遇到族人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才请出来供奉在祭祖正堂,供族人瞻仰、祭祀。

刘峰廷说,以前祠堂里挂了很多匾额,如今只剩3块了:祭祖正堂的“禄阁长辉”、中厅正面的“坤维正气”和中厅背面的“旌表节孝”。其中,中厅的两块匾额是赠给古氏的。
▲中厅背面的“旌表节孝”匾额

刘氏家族一向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1920年左右,刘氏族人在距离祠堂500米的刘家院子(如今已毁)开办私塾,由刘氏家族中一个饱学之士担任老师,学生都是刘氏家族的子弟。

维持私塾运转的经费,来源于祠堂的蒸尝款项,相当于是祠堂基金。读书的刘氏子弟家,也要出一部分学费。这个私塾一直开办到1950年代才关闭,为刘氏家族培养了不少读书人。

经过300多年的繁衍生息,刘西珍的后裔人口已达数万人,主要分布在成都城区、周边区县及东山各乡镇乃至全国,有的还移居到了海外。

为了纪念始祖刘文聪,刘氏族人设立了冬至祭祖活动,又称冬至会。以前定在每年冬月二十二日,祭祀地点在龙泉驿区黄土镇永丰村的刘氏文聪公祠。但这个祠堂已经不存在了,祭祀活动也因此中止了60多年。今年,刘氏族人商议,决定在龙王镇的祠堂恢复冬至会,并确定在冬月二十日(12月18日)举行。
▲刘家祠堂的正堂,是祭祖所在地

当天,刘西珍的后裔110多人从各地赶到刘家祠堂,在刘氏始高曾祖考妣神位前,致告于天地神祗、日月星辰暨刘氏列祖列宗。祭祀活动结束后,大家相聚一堂,把酒叙亲情,其乐也融融。


▍文字编辑:成都华西都市报

▍图片来源:成都华西都市报


    关注 青白江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