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叁说秦】在古代,需要用生命上厕所

 

在中国古代,与排泄相关的称呼相当丰富。...



在中国古代,与排泄相关的称呼相当丰富。

上厕所被称为“如厕”,文雅点的叫法是“更衣”;大小便也各有专门的称呼,大便为“便”“遗矢”,“矢”在这里通“屎”,廉颇就有“一饭三遗矢”的典故,说的是他一顿饭去了三次厕所。小便叫法更多,从“私”“旋”到“溺”“溲”不一而足。



《左传•定公三年》就有一个随地小便的故事:公元前507年春的一天,邾国君主庄公发现守门人在用水冲洗庭院,他问怎么回事。守门人回答说,晋国使节夷射姑曾在这里“旋”过。邾庄公对这一随地小便的行为极其不满,派手下去抓那位使节,没能抓到,他气得从床上跳下来,一不小心摔倒在炉里的炭火上,皮肤被烧伤并引起溃烂,最后伤重不治而死,从而为本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献出了生命。

为了杜绝随地便溺现象,当时人们一般都会去厕所解决内急,但有时这同样会付出代价。公元前581年,晋国国君晋景公一病不起,巫师桑田巫诊断后断言,国君吃不上今年的新麦了。晋景公不甘心就此认命,为了打破这一预言,他硬是撑到了麦熟时节,手下献上蒸好的麦饭,得意洋洋的晋景公再度召来桑田巫,准备当着对方的面吃完,然后杀掉巫师,这时忽然觉得肚胀,放下筷子跑到厕所方便,却一不小心掉进了茅坑里。臣子们手忙脚乱把他打捞上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果然没吃上新麦。

这一奇葩的死法,《左传》是这样记载的:“(晋景公)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晋景公的死亡,与中国先秦时期厕所的结构有关。当时的厕所最常见的形式是一个二层小阁楼,有可能建有台阶或斜坡通向厕门,这应该是为了在雨雪天气防滑;有些厕坑边上会建有脚踏,以免鞋被弄脏;有的厕坑底部铺有碎石或草木灰;墙壁还可能会开有窗户或天窗以便通风。

所有厕所的地板上都会挖一个洞,下面是猪圈,人在上面排泄,猪在下面吃,这叫“溷”[hùn]。史料中有时可见猪与厕所一同出现的记载,如《汉书•武五子传》记载,燕剌王刘旦宫内“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这表明直到汉代,即便是贵族的厕所,也与猪圈建在一起。

这种厕所随之带来了各种问题。它的构造很难保证随时清理,秦简《日书》专门规定有“圂忌日”,也就是在某些日子不能打扫厕所,否则家中会死人;而在另一些日子打扫厕所,则会富裕发达。这样一来,厕所的排泄物往往会积累很多,使得卫生状况相当不乐观,足以在视觉、嗅觉两方面给如厕者留下深刻印象;由于人们普遍只能采取深蹲的姿势,时间一长很容易手脚麻木,站起来还很可能头晕目眩,像晋景公那样重病在身的老人,也就难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又增添了触觉和味觉这两方面的深刻体验。

也许是汲取了类似教训,到了西汉时期,坐式厕坑已经出现,永城保安山的西汉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厕所,两块石制的靴形坐垫拼成了座位,四周还有石栏杆,坐垫还刻有菱形田字纹和长青树等图案,但这终究是少数。

更重要的是,由于猪直接食用人的粪便,使得蛔虫、绦虫等以人或猪为宿主的寄生虫病更容易流行;当时人们也对此有所认识,往往将猪与排泄联系起来,《礼记•少仪》称,“君子不食圂腴”,“腴”就是猪的大肠,郑玄还特意注解:“腴有似人秽”,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自行理解。



不过对现代人来说,比起上厕所本身,更让他们接受不能的,多半就是上完厕所的善后工作了。纸直到东汉时期才开始普及,卫生纸的普及更晚,直到唐代,纸都是很贵重的,以至于人们有着“敬惜字纸”的观念;宋元时期,中国的上层社会才会把“草纸”用于个人卫生,在它们出现之前,中国人用来擦屁股的一直是竹片,它的学名是“厕筹”,人们会拿它们刮啊刮的,而且一般都是反复使用,讲究的用完后会用水清洗,不讲究的……就这么让其他人接着用了。

此外,由于中国古人很长时间内都用竹简木牍来写字,不少用完了的简牍,也会像如今写满字的废报纸一样,担负起相同的清洁任务。敦煌马圈湾、悬泉和汉居延甲渠侯官遗址汉简,记载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不少都是从茅坑里掏出来的,天知道考古工作者们面对这些将近2000年前的厕纸,是一种什么心情。

作者简介:张不叁,秦史写作者,著有《大秦将军》、《秦朝穿越指南》。

如果你也喜欢大秦帝国的本期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吧!

微信号:thechinempire_vip



如需查看过往推送的内容,请直接查看名片中“查看历史消息”


    关注 大秦帝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