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有这样的好老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每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星,如果能让自己出彩一些,整个星空就会更加灿烂。」他曾这样说。

今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这颗为航天强国不息求索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96岁。

陈士橹先生离开我们之后,我经常在想,我为什么要向陈老学习。报告团的讲述,听了几次,先生的事迹,读了几遍,辗转反侧,想了几宿。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镐京徳赋」发于友谊西路127号。

我为什么要向陈士橹先生学习
文|镐京徳赋
「在中国历史中,先生一直都是有才学、有品性、有担当的对国家有贡献的德高望重者,它代表着很多中国人最想要成为的样子。虽然现今,人们很少使用先生,但先生的品质定性和规格依然在,其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尊称,是钱、权换不来的。」

我习惯称陈士橹院士为先生,大抵如此。
1
和先生谋面甚少,大多事迹,是后来网络上看来的,之前都「快餐」式草草读罢,未作深入思考。有次,友人发来一段文字,「非常抱歉,我已经没有能力参加你的学位答辩了;指导教师不要写我,可以写徐敏教授;如果一定要写,请把我的名字写在徐敏老师之后。」这是年逾九十卧病在床的陈士橹先生对不能参加学生答辩感到十分抱歉,特意嘱托家人向他转达了这样一段话。

「还真有这样的好老师!」友人接着发到。

我翻出了推送,重新研读起来。一些小故事,不经意间打动人心。

先生的第18位弟子王志刚教授,回忆到,「记得我的孩子出生后,陈老师得知后,亲自跑到百货商场,给孩子买了一身衣服。」王教授拿着陈老师买的婴儿服,对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说「你看你多么的幸福啊,要知道院士爷爷总是舍不得到商场给自己买衣服,他平时穿的衣服大多是在街边小店购买的。」他那件西服,领子早已褪色、磨损,可还时常穿在身上,始终整洁、笔挺。



王志刚老师说,遇到先生,是他「今生的幸运」。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先生的学问,院士头衔足以说明,而其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则为「经师」和「人师」的真正统一。他是一个「温良、恭检、谦和」的老者,更是一位呵护学生并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记得知乎上,有网友提问「如何评价陈士橹?一个航天人,走在航天日,那么如何评价他的一些贡献和影响呢?」其中一些回答:

匿名用户说:我总觉得,我们这代人缺少陈院士他们那个年代的质朴与虔诚……4月26日,在西工大1#楼旁追思堂里,一位曾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白发苍苍的老者默默的念着,「陈院士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陈院士在飞行力学研究突出的学术贡献;二是创立了西工大宇航工程系(即后来航天学院),要是没有陈院士,中国就不可能有90年代的航天大发展。」……至于我们,怎么谈得上评价二字。只能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知乎网友DUO GONG回答:昨天去参加了陈老的告别会,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在说,这辈子做一个陈老那样的人,也就算值了。陈老是航天学院的一面旗帜吧,老院长,祖师爷。虽然我个人并没有实际接触过陈老,但每每提起他就觉得满心自豪。我印象中,陈老高龄还时不时会参与一些院里的活动,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远。昨天的告别会上,我第一次这么直观的觉得,有些人活一辈子,已经先是国家的人,民族的人,最后才是家人的人了。最后向陈老的家人们握手鞠躬,他们都红着眼睛,不停地在说谢谢。你看,这也是一大家子人,陈老除了是工程院院士飞行力学专家,他还是一个好父亲,好爷爷。一样的人间烟火。他的离去不仅是国家的损失,也更会让家人们心碎。你看,这就是航天人啊。伟大,又平常。这才是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人啊,陈老不光会活在新中国的航天事业里,他活在每一个敬爱他的人的心里。一面旗帜,楷模,辉煌的一生,值得被记住的一生。
2
了解先生的一生,很多是通过几本书、几个报道、几场报告完成的。可是,一生真的就是这么些吗?







单单先生捐赠的票据,已经数不清了。他女儿代为捐赠的一些票据,每一张,都有他的留言。书信往来,更是在慢生活中,与时光的对话。

「此款请转老协会,并请寄回收据。」「村老年人协会现有258人,都享着您贤人福。」



一些事情,做一次两次容易,一辈子却很难。先生却从未间断,厚德仁爱、无私奉献,不仅他如此,子女孙辈也会代先生做这些事情。先生夫妇数十年来一直相濡以沫,1999年他们还荣获全国「建国50周年金婚伴侣」称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先生从祖辈那里耳濡目染养成的品格。现在他又润物无声地作为家风传给了自己的子孙。

「不只是高耸的山丘值得我们赞誉,平原和丘陵同样不休;不只是您航天教育开拓者的功绩令我们敬仰,您处事的一点一滴同样令人赞叹。」陈院士的孙子陈安之曾为爷爷写到。

是啊,我们敬重先生,向先生学习,不只是因为他高深的学术造诣,厚德仁爱、无私奉献,细微之中,方为大道。
3
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这份初心,先生一直不忘。

1956年3月,先生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要在科研道路上做出一份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是这样承诺,也是这样做的。

不禁想起我的入党志愿书是如何写的,以及在快的快要窒息的时代里,我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先生事迹展和报告会的题目叫《一个甲子的坚守》。坚守什么?在先生这里,答案很明确。

一生对党忠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一生严以律己,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一生爱岗敬业,始终坚守航天事业。一生勤勉质朴,始终保持优良家风。

一件件事情积累,体现一个人的人品。一幅幅画面展现,是先生不朽的精神。

先生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后辈的我们,在前往知识分子的路上。起初,或许会因为又是报告会,抗拒、抵触、逃会、低头族……浮华之中,静水深流,要学的,还有太多。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很喜欢先生这张照片,单纯的微笑,幸福的老者。
报告团讲述时,泪水不自觉的留下来,沉思在先生的故事里,沉浸在先生人性的光辉中。



6月24日下午,陕西省高校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在长安大学召开。陈士橹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受邀在会上作报告。陈士橹同志的“毕生航天情”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听众并引起广泛共鸣。/卢迪摄



6月15日下午,为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引领作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5名宣讲人声情并茂、饱含真情的讲述,感染了现场听众。/卢迪摄





2016年11月23日下午,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苗玗参观陈士橹院士事迹展,并全程聆听先生事迹报告会。工信部全体党员干部参会学习,并组织参观事迹展。
“友谊西路127号“微信号
作者:镐京徳赋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联系↓
邮箱:youyixilu127@126.com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友谊西路127号”



    关注 友谊西路127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