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五台山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五台县城内西门旁,俗称西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五台县志》载:“广济寺,在县治西,...





广济寺位于五台县城内西门旁,俗称西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五台县志》载:“广济寺,在县治西,元至正年间建,已就倾圮,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县王秉韬重葺。”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广济寺碑又说:“广济寺建于元代,土人呼为西寺,以其偏于县西门内也。寺制极巍峨,栋宇插云,斗拱焕日”。由此可知,广济寺创建于元代。

广济寺·大雄宝殿 广济寺俗称西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内西街。创建于至正年间,明清曾进行局部维修。寺门紧临大街,院内东西配殿奉观音,地藏二菩萨,正中为弥陀殿,最后为大雄宝殿五楹。大雄宝殿和殿内塑像保存尚完好。殿为五开间悬山式,殿内只用两根金柱,空间面积异常宽阔。殿内有佛,菩萨,第子,金刚等塑像,两侧分别架麟,狮,象,都是元代佳作品。殿前唐代八角形石幢,高约4米,座上镂以石狮,幢身雕有佛像,顶部覆以宝盖,刀法简洁,形制石朴。

广济寺原是一座很完整的组群建筑,是按我国一般佛教寺院坐北向南而建。,中轴线上有二进院落,三座殿宇。依次为山门、文殊殿、大雄宝殿。其中以大雄宝殿规模最大,面宽5间。钟、鼓楼建在文殊殿两旁,左右配殿、厢房环抱,共计16问,每边为8间。红墙绿瓦,端庄幽雅。建国后,新建县博物馆,寺院前部分建筑拆除,只存一座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宽5间,进深3问,单檐悬山顶,殿前有月台,面积290平方米。该殿虽几经局部重修,但梁架结构和用柱方法仍保存了原状。柱头覆盆式,各柱微向内倾,置成“侧角”,造成“升起”。这种做法增强了梁架的稳固力。屋顶坡度较平缓,檐下柱头四铺作斗拱,自栌斗斗口出平直的假昂一跳,昂背置交互斗,耍头与撩檐枋相交,后尾承桦拱托四椽。补间铺作每间一朵斜拱,后尾托平棋枋。殿之前檐下悬有“大雄宝殿”竖匾一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广济寺时悬挂的。殿内彻上露明造。为适应宗教礼拜活动和扩大内部空间的使用面积,金柱的配置,采用减柱法,前槽不设金柱,后槽只用粗大的两根金柱承托内额,大内额之上承四椽。殿内正中悬木匾,上书“天人和益”,为五台知县王秉韬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书。
公众号ID:wtsysj

识别图中二微码,五台山云数据网,带你读懂五台山。


    关注 五台山云数据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