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17.呼唤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17.呼唤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中国人在自己的记忆里将会永远铭记这一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魂归天外,山河呜咽,举国为之殇!

有两个镜头深深震撼并灼痛了笔者的心:一个刚从坍塌的学校废墟里被营救出的小姑娘,眼中充满惊恐;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自己倒塌的房屋的废墟上长久静默,眼中是极度的无助与茫然……逝者已逝,愿他们在天国得到安息;幸存者还要活下去,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愈合他们心灵的创伤?血浓于水,同胞们无私温热的爱将是支撑他们坚强活下去的最大力量!

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心在这场空前的大地震面前也得到了一次空前的震撼与洗礼,驰援、捐助、致哀、祈愿……人性的光辉普照华夏!其中,很多企业界人士慷慨解囊相助,爱心昭昭,令人起敬。

如果说是这场大劫难触动了大多数企业界人士心底深处的公民意识的萌动与觉醒,笔者以为这应该被视作如此大不幸中之一幸。以此为发端,我们应当呼唤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美国波士顿学院给出的企业公民的定义是: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结合的行为方式。通俗一点讲,企业公民是关于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新的契约关系。公民意味着法律保障下的权利和义务。将“公民观”引申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建立企业公民理念,不仅意味着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还包括对其参与社会环境改造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公民超越了慈善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企业理性选择下所承担的责任。换言之,企业公民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做个“经济人”,还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社会人”。

企业公民意识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评价一个企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的贡献程度,还要看它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也会为社会公众所抛弃。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的企业而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往往被视作一种负担。这其实是一种极为偏颇的认知。具备企业公民意识,其本意也并不是要求企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达则兼济天下”,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而视企业公民意识为可有可无,则无疑是不智的表现。

一份研究表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恪守企业公民原则的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企业的品牌赢得美誉度。因为品牌一旦进入社会,它就不再只是企业的私有财产,包含了更多心理、文化、道德等元素,其评价也更多来自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具体表现。

国难当前,我们虽然无力去挽回往生者的生命,但我们可以为幸存者做更多的事。在此呼唤并期待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为弱者施援,为国家分忧!

《卓越管理》2008年5月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375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18.企业家,你是否还有好奇心与质疑的能力?------

“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这句话,给了企业家群体一个近乎“吝啬”甚至是“苛刻”的论断。

无独有偶。美国现代著名企业家艾柯卡更为直接地指出:“不创新,毋宁死。”

创新对于企业家而言,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与企业家领导企业的过程始终相伴相生。

在这里,笔者也不想再赘述创新对于企业家的重要程度,至少在全球化的今天,来自企业家心灵内部对创新的渴求已经越来越强烈了。但如何才能做到像孔老夫子所提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于创新的不竭的活力之源究竟在哪里?这是笔者想和企业家朋友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思想是创新的源泉——这句话应该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何建构起卓越的思想?当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笔者以为,深厚的积累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其中,学习能力的高低和对自己以往实践经验的有效梳理、总结对自我积累的贡献程度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但仅有积累,笔者以为仅仅使创新变为一种可能,是不充分条件。最重要的是企业家应该时刻保有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的质疑能力。

有好奇心,证明你还没有被烦琐细碎的事物淹没,也没有被那些按部就班的条条框框拘泥,更没有被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既定程序役使。你还可以偶尔置身事外,怀着一颗近乎透明和澄澈的“赤子之心”,去好奇地打量和端详这个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聆听到来自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声音,洞见到周围这个世界即将上演的一些改变的征兆。如果接下来,你更用心一些,将这些体悟和发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创新也就应运而生。

具备质疑能力,表明你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你不会认为那些一成不变的现象是天生合理的,也不会拜倒在一切“宏论”之下进而迷失自己,更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拥有了定力和自我判断,你会重新审视正在从事的一切,深刻认识到现状的缺失和不足之处,你会遽然而起,运用自己的智慧去颠覆那些旧有的逻辑与秩序。如果你这样做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创新行为呢?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极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言之殷殷,对天生具有创造价值、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使命的企业家群体而言,亦不无参考的价值。

如果说创新是生命,那么好奇心与质疑能力就像血液与氧气,须臾不可分离。在此向企业家朋友们追问一句:你是否还有好奇心与质疑的能力?

《卓越管理》2008年6月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375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职场小说 《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作者:李勇
小说现有字数:16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0375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