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站着也要去听的讲座

 

2016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论坛在沪举行...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城市看海现象时有发生,除了极端天气增多因素外,由于城市路面的不断硬化和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雨水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导致城市60%至70%的雨水流失,普遍面临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4月22日,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主办的“2016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论坛”在沪召开,包括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诸多科研院所、业内建筑企业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士参加,共话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思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分享镇江、遂宁、嘉兴试点心得,学习美国、澳大利亚的低影响开发经验。





会场“爆满”,加座听论坛

上海电视台、广播电台、建设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跟踪报道
业界“男神”

[/b]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车伍

深圳大学建筑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教授佘年
卧河巨龙

[/b]

胡龙:我们参与《上海市苏州河段深层调蓄管涵规划方案研究》

       深层大型地下调蓄管涵系统是解决当前城市内涝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较好技术对策之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入流竖井的形式、消耗、排气、通风除臭等关键技术;深层调蓄隧道的水力流态、水力瞬变、颗粒物迁移规律及防淤积措施;现有排水系统与深层隧道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运行模式研究等。

区分size的海绵体

[/b]

张显忠:我们正在和国际团队一起打造《浦东新区六灶国际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城建设计总院在六灶国际新城以不同尺度构建大、中、小三级海绵体系。建设生态河道,采用缓坡断面增加河道调蓄能力,打造“大海绵体”;以排水管道、雨水调蓄、下沉式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海绵体”;地块内采用生态树池、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措施,构建“小海绵体”。

上海试点

[/b]

      “十三五”期间,上海各区县将建设不少于1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中心城区试点区域面积不宜小于1个雨水排水系统面积,其他区域不低于2平方公里。而作为上海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三大地区之一,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是上海市今后一段时期着力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


 蒋明:我们正在抓紧编制《桃浦科技智慧城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城建设计总院从规划设计层面梳理了海绵城市项目100余项,将分别针对新建区域、河道水系、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城市绿地广场、道路、排水工程实施等开展量身定制设计方案。将以创新转型、智慧生态为目标,通过系统治理(海绵体保护+源头改造+大小排水系统建设)、多类型(老城区+已建+新建)、多目标(水质+回用+CSO控制)、多落实途径(有机更新+单独改造)相结合的手段,为桃浦打造一流的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实现桃浦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的发展理念。

桃浦科技智慧城只是个开始,城建设计总院致力于把宜居理念贯穿工程始终,整理出的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技术、导则和规范,能够为上海市其他已建城区的改造和新建城区的建设提供指导。


    关注 城建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