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乡二月“营娘妈”(刊于《潮学研究(第12辑)》,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年)

 

陈泽文,专注于潮汕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篇,曾获第七届“潮学奖”优秀奖。x0a注:本文据笔者《仪式展演与传统的改造——以田心乡二月迎神赛会为例》(刊于《潮学研究(第12辑)》,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年)改写而成。...

点击上面“麒麟鼠摄影”可关注公众号
麒麟鼠摄影   麒麟鼠摄影


作者简介:

陈泽文,专注于潮汕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篇,曾获第七届“潮学奖”优秀奖。

注:本文据笔者《仪式展演与传统的改造——以田心乡二月迎神赛会为例》(刊于《潮学研究(第12辑)》,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年)改写而成。一、地域:心溪—心江—田心田心乡地处南海之滨,是由练江下游搬运泥沙和南山水土流失沉积而成,故其地理结构发育较晚。田心在北宋时称为“心溪”,可能是由于境内河流弯曲成一“心”字形而得名。明嘉靖四年(1525)改名“心江”,到清乾隆十七年(1752)始称“田心”。“田”多指稻田、水田。



田心乡是由四个行政村组成的自然村落,作为一个宗族聚落,现在的乡民基本上是由同一个祖先衍派而来,与周边村落在日常生活、生产和信仰方式上保持着较为严格的界线,呈现自身特色的宗族文化面貌。根据乡史(陈永强编:《田心乡史源流概述》,1993年)的记载,早在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100)田心乡就有先民在此定居、开垦:

苏于旱、胡于谷、林于沙、卓于洼,依山耕耘;官路吴、桥上庄、横洋黄、崎会任,傍水捕捞。诸民以生以养,聚集其间。

可知当时就有苏、胡、林、卓、吴、庄、黄、任等姓氏先民在此地生活。而最早来田心定居的陈氏是五世祖南山公,于元代宗大德二年(1298)避战乱由县城迁来的。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繁衍约30代。刚到这里的田心陈氏是生活在一片状如水上莲花的小山堆洼地上,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聚落点,到明朝后期时已发展成为以“老祖溪”环绕而成的“寨”,分为东、西、南、北四门作为民众生活的四个角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东门(当地人称为“寨门”)上看到“心江里门、清康熙己亥冬(1695)重修”的石匾。
心江里门(清康熙己亥冬(1695)重修)
田心乡在地理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处低洼之地,且和大南海相望,因而历史上经常受到咸潮的侵袭。据陈运勋先生编写的《田心陈氏宗祠世馨堂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乡里农桑受到咸潮的侵坏,乡民在巷口处筑水闸以挡咸潮。随着居住于“寨内”人口的增长,加之咸潮对农业耕作的影响,最迟到清中叶时在居民聚落点上已向西北方向扩散,清末时有一部分人漂流过海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民国年间,部分侨民回到故乡出资建屋,该区域得到大规模的开垦。根据2002年的统计,田心乡民人口达三万余人,而华侨就有16000余人之多。

历史上田心乡地名颇多变动,由“心溪”至“心江”,最后于乾隆十七年(1752)始以“田心”称之,并沿用至今,背后反映的是社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在元大德之前,这里已有先民在此“依山耕耘”、“傍水捕捞”,以农渔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当陈氏元末迁移田心到明嘉靖四年(1525),宗族的发展其实并不稳定。族谱记载开基祖南山公于元大德二年(1298)因避战乱移居田心,到其子均老时陈氏又一次迁移到距田心有十几公里之遥的溪头寨,历三代凡五十六年,1419年其曾孙荣祖(八世祖)才举家回迁田心,土地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垦,这说明以农渔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对水利的建设实际上并没有如后来那么的迫切,故以“溪”称之。明朝中后期之后,随着陈氏宗族的逐渐稳定和人口的增长,该区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同时,田心乡地处低洼之地,农桑常受咸潮之害,因而水利的重要性逐渐为乡民所认识,并有了拓宽乡中溪流的要求,这在地名上表现为以“江”替“溪”,说明社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农渔并重逐渐向以农为主发展。乾隆十七年将“心江”改称为“田心”,反映的正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转化的完成。



二、村落保护神:七圣娘娘和珠珍娘娘

跟潮汕的很多宗族聚落一样,由于地理位置上呈现既开放又封闭的特点,造成了民众独特的既开拓又封闭的文化内涵。田心乡民一直保持着浓厚的传统观念,这在乡民的神明信仰上表现得较为显著。按照乡民的说法,七圣娘娘和珠珍娘娘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村落保护神。

七圣娘娘古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七圣娘娘古庙旧在百花尖岩,康熙壬申岁,民因请祷雨有应,留香火刻像。朝让公送地一片,付众筑庙,祀之。古庙皆仅单间,年久毁漏,乡人日盛,不容跪拜,众因题出银钱合共七百余元,因旧址增买庙后两旁厝地,共价钱一百九十余合之盖。臣祖送地一片重建新庙,俱成二座一亭。嘉庆戊寅年八月初三兴工,十一月初六告竣,十一日巳时。

诸神升殿,众人齐心,神必佑焉。

嘉庆三年(1818)年十一月吉日立

七圣娘娘源自百花尖岩。百花尖岩位处惠来县境内,是惠来县旧八景之首。因“山四时多产奇花,有一本而江紫异色者”而得名,主要供奉九天娘娘、天后、七圣娘娘和梨山老母等女神。联系到田心乡地处低洼之地,农桑常受咸潮侵害,同时在农业方式上逐渐向以农为主发展,请神祷雨防咸也就成为乡民在农业生产上的需要了。近世以来,请神求雨之事已很难再见,更多的是与乡民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作为田心乡的村落保护神,七圣娘娘一直是乡民宗族内部、特别是与移居海外的侨胞联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媒介。

在七圣娘娘古庙建成后,还吸收了一尊至今仍受乡民极大膜拜的神祗——珠珍娘娘,当地人称为“妈祖”,其原型可能是存在于潮汕民间神庙系统中的花公花妈。对珠珍娘娘的信仰,似乎跟人们的生育和乡中小孩的成长历程有关,反映了乡民的生育信仰。例如,根据乡民习俗,小孩得了麻疹就应该连续十五天到庙中上香祭拜,等病好了,还要备“三牲”、水果等祭品还愿。在农业社会,小孩的健康成长意味着劳动力的获得,也就意味着家户的生存和宗族的发展,因而珠珍娘娘这种具有生育、保生功能的神祗成为乡民心目中尊神也就不言而喻了。当然,珠珍娘娘的功能在近世以来也表现出广泛化,如出行、嫁娶、建设等乡中大小事。




(七圣娘庙香火旺盛)
三、田心乡二月游神赛会

潮汕人将游神称为“营”神,有巡视神明管辖区域之意。田心乡二月游神赛会从1993年复兴后就进入了乡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被当作乡里大事看待,乡中各家户都积极参与,而赛会的花费也会以定额(10元)摊派到每个人口之中,并接受来自本村厂矿、商坊和村外善男信女的捐助。作为乡民信仰的一种象征仪式,是由乡理事会组织、全乡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因而呈现出一系列的程序。




(老祖祠,游神活动前一晚)
一、准备工作。在游神进行的上一年底,先期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内容包括潮州大锣鼓的彩排、文娱节目(仪仗队)的安排和训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扛抬神像人选——“轿夫”的确定,据组织者说,该项人选一般都由健壮有力的新婚者、或未生男丁者担任,报名参与的人非常踊跃。
(游神队伍)
二、请神。在迎神赛会的前一天下午某个时辰,由乡中族老、大锣鼓队和“轿夫”组成的队伍把珠珍娘娘、七圣娘娘等神明从庙中请到神厂——大宗祠(当地人称为“老祖祠”),以待明天游神活动的开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除了珠珍娘娘、七圣娘娘等女神外,乡里其他男性神明是“无份”参加此活动。
(游神队伍)
三、游神,就是指抬着上述四尊神明出游村落的各个角落,以巡境的仪式来肯定其地域界限的仪式。这项活动从早上七点开始,一般会持续到晚上十点。

“营阿妈”的这一天六点多,神厂(“老祖祠”)之前已集结了一队庞大又富含意义的游行队伍:花水桶—路炮—马头锣—大标(“合境平安”)—联彩(珠珍娘娘“圣驾出巡”)—灯笼—肃静回避—大铜锣—仪仗队—粉锣—“大旗”—潮州大锣鼓—令旗、剑台、方桌—大香炉—“娘妈”亭【观音娘娘—珠珍娘娘(“武妈”)—七圣娘娘—珠珍娘娘(“文妈”)】—“老大”(族老)—文娱表演。俨然如传统社会老爷出游本境视察。七点时响贡鸣炮,游神队伍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穿越乡中的所有大道、祠堂(支祠)和居民生活的角落,沿街沿区乡众围观如潮。这些支祠和角头都会设置“神厂”、献奉祭品,点燃长长的鞭炮以示欢迎,当“娘妈”銮驾经过时,等候在支祠的该派(房支)祭拜者便取三根燃着的香,插在游神队伍中的大香炉。
(抬神像的“轿夫”)
献奉祭品




迎神赛会到晚上是“兴灯”的出游活动,游灯队伍晚上七点在神厂集中,以户为单位,各持一对写有“陈”、“朝奉大夫”、“财丁兴旺”之类红字的灯笼,由马头锣鸣锣开道,只是游行路线已更改和缩短,并取消文娱节目和标旗。晚上十点游灯结束,各家户都会燃鞭炮把预示着“好运”的灯笼迎入屋内祭拜,而神明也会安放在神厂内三天供乡民膜拜,并摆上各色各样的祭品。影戏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并会持续四天,直到神明归庙。
(“兴灯”的出游活动)
四、归庙,四尊神像在神厂停留四天后被乡民恭恭敬敬地送回庙宇中,恢复平时的常态。与请神和游神相比,其规模和热闹的程度已大为减小。这时的乡民期待的是神明在这一年对村落社区的保佑,以及来年对本境的巡视、净化。



麒麟鼠摄影

陈焕义(麒麟鼠),家乡汕头市潮南区,2008年毕业于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深圳工作。

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桃花仙子》曾获2015年《第六届美丽深圳摄影大赛》最佳肖像奖,2016年3月2日在深圳思月书院主办过五人摄影联展《即将消失的村落》。

对摄影的理解是:我们留不住时间,那就记录片刻的经典。





公众号二维码(左),个人微信号(右)

爱生活,爱摄影。


    关注 麒麟鼠摄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