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第4节问世间,情是何物

 

------第4节问世间,情是何物------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出自元好问《摸鱼儿》。这首词来源于元好问年轻时前往应试途中的一段经历,当时他见证了一个大雁殉情的故事,内心深为感动,不但从捕雁者手中买下了这对殉情的大雁,还在汾水岸边为这对大雁修造了一个墓,名为雁丘,并为这对大雁特意写了一篇《雁丘辞》,殉情大雁的故事让作者久久难忘,那份凄情无法飘散,多年后作者仍然难以释怀,特意填写了这阙著名的长调。这段故事在词前的序中有明确说明,让我们先来读读这段小序: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日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仅读此序,便会让人感动不已,大雁失去伴倡,便不愿独活,那只能用一个字予以解释:情。鸟儿如此,有情人怎能不被深深感动呢?人生在世,最值得珍惜的便是真情,为了情可以快乐地活着,也可以悲壮地死去。作者看到大雁殉情的悲剧,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感叹人生之作:“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这是情话,是祈祷,还是呜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的确是干百年来人类的不解之谜,当我们沉浸在爱的幸福中时,已然忘记身外的世界,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但是,一旦失去伴侣,便会深陷于孤独与寂寞之中,而回归自我的内心中时,便感到人生的沉重。

作者在千年之前的一声长叹,如今读来仍能让我们产生回响与共鸣,这不但是一声追问,也是我们心中无法释然的情怀。通读全词,心悸不已,那种悲凉,那种伤感,那种痴情让人在寂寞中感受到深深的爱和孤独。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一往情深。无数人都享受过爱的欢乐,也体会过离别的愁苦,在挚爱中成为情痴。欧阳修也曾感叹过“人生自是有情痴”,对任何真心相爱的入来说,失去一方,自己又怎能不在孤独与寂寞中备受煎熬呢?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在失去伴侣之后,自己也驾鹤西归,这便是发自内心的生死相依。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我们认为,爱情是心灵的撞击,是心心相印,是两情相悦。爱情是理解,是沟通,是融合。如果一个人从内心中爱对方的话,就会使自己陷入相思之网而不能自拔,那是来自心灵的爱,深入骨髓。在这种爱中,没有隔阂,没有猜疑,只有信任和心灵的相通,这种爱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体现,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

可以说,真正相爱的情人是两情合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可分离。元代书法巨擘赵孟烦曾写有一首民歌,叫《泥人》,这是赠给管夫人的,在这首民歌中赵孟烦用最普通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切的感情,他写道:“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这样的民歌尽管看上去并不雅致,直自得几乎不加掩饰,却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之作更加震撼人心,让人从中感受到爱情的力量,仔细品读,民歌中弥漫着两情相依的情愫,那是一种融合,是一种同一,是一种不可拆分的情感,在最朴素的语言中活跃着勃勃的生命力。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为生活奔波,有时甚至会陷入失去自我的境地,更没有两情相悦的情怀了。所以,“问世间情是何物”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奔波和忙碌中,有时的确会忘记“情是何物”!让我们在奔波中稍稍停下脚步,观望一眼对方,照看一下家庭吧。如果我们与对方完全融合,就不会在盲目的追逐中迷茫,更不会沉迷于所谓的名誉和地位,这时的我们不但会在两情相悦中感受到幸福,也会始终保持着爱的情感和清醒的头脑。当我们与对方心心相印时,便懂得了什么叫爱情,也懂得了什么叫忧愁,一旦我们遭遇困难,便会在相互的理解中让心灵感受到最亲切的慰藉与快乐,从而让自己充满激情地迎接各种挑战。

思念和爱情绝不是单向的,但思念往往以单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会让我们感到一丝寂寞,一丝孤独,而来自对方的关怀和问候则会立即驱散所有的寂寞和孤独,使我们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确让人震撼,这是千古之问,永恒之问,一切答案只在人的内心之中,让我们用心灵细细体会什么是情,什么是爱吧。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886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5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薯------

爱隋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生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相爱的人两颗心是永远在一起的,但世事沧桑变幻无常,两心相悦却未必能终生相守,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所以人们常常感叹爱情的不幸。相爱的双方本应终身厮守,相濡以沫,但现实却往往难如人愿,或夫妻两地分居,或情侣天各一方,只能把思念深藏在心中,在忧伤中任由两鬓渐渐斑白,生命慢慢老去。因此,无论是诗人还是相互爱恋的人们,只能无奈地叹息了。

而秦观却一反常态,唱出了一句令世人惊讶的豪迈之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中的深情悲叹,或许是一种淡泊与超然的人生态度。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声叹息或呻吟,也可以把它看成是高迈和豁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样理解和体味这句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感触了。

也许,只有通过阅读全词,才能把握秦观的真正情绪,因此让我们来品读全词。《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记述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一首词,秦观的词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全词中既有牛郎织女深深的相思,又有难得一见的悲愁离恨,寄托了作者对坚贞不渝爱情的颂扬,感情浓烈,不落俗套,把一个传统的民间故事化为了歌颂爱情的神奇之作。这首词之所以广受欢迎,不在于词中所表现出的愁绪,而在于作者的淡然与豁达,尽管在苦苦的相思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面对如梦的佳期,心怀似水的柔情,与其愁苦断肠,泪流满面,不如把一年一次的相会看做是生命的节日,如果两颗心紧紧相依,又何必终日厮守呢?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有时的确会使感情和感觉渐趋冷淡和麻木,如果抱有豁达的情怀,则会体验到最纯粹、最炙热的感情,这可能是一种梦境,也可能是柏拉图之恋,但无论如何都会在心中珍藏着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比那些哭哭啼啼、悲悲戚戚的生活态度要可取得多,也高明得多。

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夫妻相濡以沫,终身厮守,恩爱不移,白头偕老,当然是幸福的,但生活并非总能尽如人意,因此便有了相思,有了祝福,那种相思和祝福也同样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既然不能厮守,又何必为此而沮丧和悲哀呢?只要真心相爱,即便天各一方,也会感到幸福。

执子之手是一种情怀,与子偕老是一种愿望。相爱的人结为终身伴侣,共同走过沧桑的人生之路,固然令人向往,但若不能实现终身厮守的愿望,便应采取达观的态度,曾与有情人一起听风,一起观云,一起看海,就使人生没有虚度。听风声歌唱,看彩云飞扬,望大海波涛,在人生的高峰体验中,心灵合一,这便是幸福,在某种情况下,这比厮守终生,天天在…起度过平淡的日子更具有超然的意境。

词的上片是对天上人间的向往,把一次难得的相逢看成远远胜似人间的相遇,这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控诉和鞭挞,也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而下片中更表现出了无奈的心情,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确是一种达观和豁然的人生态度,反复吟诵便能读出词句中深藏着的悲苦与无奈。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不能目日相见,让人感到词人内心的孤单和寂寞,在那豁然的心境背后,是难以驱散的愁云惨雾,是无奈的离情忧思,是难以排遣的孤寂。每读此词我都会想起《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一诗,现在让我们读读这首诗吧:“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是啊,人生“长路漫浩浩”,两情相悦,却不能相见,只留下忧伤的叹息,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啊!秦观的豁达表现在“又岂在朝朝暮暮”,那到底是豁达还是无奈的感叹呢?对普通人而言,伉俪情深又难以见面,这样的生活不是冷如冰窖吗?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孤独前行,那份寂寞、那份冷清,简直是对生命的摧残。古诗中那一声长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为了摆脱孤独与寂寞,为了超拔出相思的苦境,让我们以豁达和淡然的态度反复吟诵秦观的词句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886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物励志小说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作者:何强
现有字数:17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0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94886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