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来看看这些大神是怎么做的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来看看这些大神是怎么做的。...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来看看这些大神是怎么做的
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很多妈妈更是给自家娃屯了无数的书。
 
但是,书该怎么读未必每个人都知道。很多孩子读书只是看故事情节,看热闹,读书无数却写不好作文。所以,书到底怎么读,如何从书中汲取更多营养,这是个很重要的学问。
 
鲁迅认为,“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爱因斯坦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今中外名人对阅读各有不同的见解,来看看他们倾心推荐的阅读方法吧。



陶渊明
“会意”读书法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抠个别字句。
苏东坡
“八面受敌”读书法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每次读书,只求一点,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
韩愈
“提要钩玄”读书法 


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勾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欧阳修
“记字日诵”读书法


欧阳修的“记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孝经》、《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读书完毕。每日定量记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
诸葛亮
“观其大略”读书法 


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的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观其大略”即提纲挈领地领会要点的读书方法。
朱熹
“格物致知,读书穷理”


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其精义是: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观书以己体验”,不可固执己见。

5、著紧用力。舍得下苦功。

6、居敬持志。要用心专一,敬于读书。
孟子
“自求自得”读书法


其读书方法论精义是:

1、自求自得。依靠自己的求知欲,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

4、重思存疑。

5、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

6、知人论世。

7、详说返约。先深入钻研,再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孔子
“学而实习”读书法


其读书法精义可概括为:

1、好学乐学。

2、由博返约。即由博学到精研。

3、学而实习。

4、学思结合。不可偏废。

5、学行结合。以行促学、以行助学、即行是学。

6、温故知新。

7、述而不作。没弄懂作者的意思前,自己不主观发挥和附会。

8、默而识之。

9、一以贯之。

10、举一反三。知类通达。
郑板桥
“精当”读书法


书画家郑板桥的“精益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
顾炎武
“三读”读书法


“三读”即复读法、抄读法、游读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又动手又动脑,强化记忆。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鲁迅
泛览、活读


1、泛览。“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也要翻一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

3、专精。选几个方向深入研究。

4、活读。要独立思考。

5、参读。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
华罗庚
“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

1、“由薄变厚”,即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

2、能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就是“由厚到薄”。
爱因斯坦
“忘书”读书法


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有的东西。”他的读书方法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而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东西。“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黑格尔
“摘录分类”读书法


黑格尔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活页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史学、神学和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不论需要哪一类资料摘录,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些文件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一辈子。
文章整理自青青莲子(ID:qqlianzi)
嘉学启慧 ∣一个有态度的教育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多元启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