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掠影】—— 绛州游学记 (二)

 

我辈发心承传文化,「学贵立志」,首先要立下跟孔老夫子同样的志向,因为孔老夫子是我们教育界最好的榜样。...



号称“晋国三城”的古绛州,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从春秋以来,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历代帝王将帅在这里活动频繁,文人墨客多有赋诗歌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段琅琅上口文章出自《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新绛人。

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团体,我们游学第一站就选择了李毓秀夫子之墓。

李夫子十世孙  李俊明老师
 亲临现场  宣扬祖德
齐诵《弟子规》 缅怀李夫子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师从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其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要,三字一韵,共360句,讲述了113件事,教导我们在家、外出,如何修身、待人处世,可谓“幸福人生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因撰写《弟子规》,去世后他的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绛州文庙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绛州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
棂星门


古代重要的祭祀性建筑,棂星即天田星,是天帝座前三星,宋时因“王者居象之,故以名门”。棂星门使用等级规格只限于高等级祭祀性的建筑。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子的享殿,也是文庙建筑群最重要的建筑。殿前有月台,与大成殿形成“凸”子形布局。拜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


孔庙建筑群时间久远,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是古老的博物馆。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校的设置是立国为政的必要选项,自东晋孝武帝后,学校开始立孔子之庙,“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矣”。

我辈发心承传文化,「学贵立志」,首先要立下跟孔老夫子同样的志向,因为孔老夫子是我们教育界最好的榜样。孔老夫子那个时候,文化出现礼崩乐坏,出现承传的危机。夫子能够删诗书、定礼乐、阐明易道、作春秋,等于道统是由夫子传下来。我们现在文化的承传的危险,跟夫子那个时候相比,现在更危险,那我们更应该站出来。「社会愈乱,我们愈应该要站出来;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这是道义人生。该做的,九死一生都要做;不该做的,金山、银山在面前都如如不动。
游学心得
慎终追远  继往开来
——祭拜李毓秀夫子墓有感

本次绛州游学的第一站是李毓秀夫子之墓,想想结识《弟子规》已有七年之久,七年来看着《弟子规》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弟子规》而改变了命运,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从《弟子规》扎根,漫漫人生路,《弟子规》是基石,亦是明灯,既做后盾,亦指引航程。

而自己也是《弟子规》的受益者之一,七年来踏着先人的足迹,走上了承传圣贤教诲的道路,点点滴滴回忆起来,无时不刻都有《弟子规》的陪伴。想起六年前在大同大学建立义工班最迷茫艰难的时刻,老师赠予我一本小小的《弟子规》,让我从中寻找答案。一页页翻过,疑惑也一个个释然,经典滋润着身心的同时,泪水也洗尽了迷茫。那一刻起,《弟子规》就如同一道小小的护身符,始终陪伴在身旁,给予我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智慧。

来到临汾后,虽屡次到绛州参学,却始终无缘到李夫子墓祭拜,今日出行,怎能不满心期待!本次李夫子的十世孙专程前来为我们导游,献花献果行三鞠躬礼后是齐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熟悉的朗诵声,心头却泛起别样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了三百年前李夫子斟字酌句编订《弟子规》的情景,先人们为了让后代子孙少走弯路,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一本薄薄的《弟子规》却沉淀着李夫子毕生的学问与对后世的一片慈心。《弟子规》乃中华五千年文明家规家训之集大成者,是何等厚重,1080个字,承载起与四书五经同等的重量。

诵读《弟子规》后,李夫子十世孙为我们介绍了李夫子的生平,李夫子年轻时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先生,游学近二十年,致力于治学,后感于家乡缺乏圣贤教化,于是返乡创办敦复斋讲学,前来听课之人络绎不绝。李夫子在晚年想到著书立说,学问方能流传,于是开始编纂《训蒙文》……听着李老师娓娓道来,我也随之联想李夫子成长的足迹:好学、刻苦、聪慧、尊师……一个个形容词浮现于脑海,每一个人的成就都绝非偶然,孝亲尊师乃德行之大根大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随着《弟子规》的广泛传播,感于李夫子的卓越贡献,县政府为李夫子重修了坟茔,如今李夫子与其两个儿子及两个孙子长眠于此,供世人瞻仰。看看李夫子的坟茔,再看看眼前的李老师,我似乎更加接近了李夫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300年10代人,如今李氏后人依然受着李夫子的德行庇荫,穿过历史的风霜,我真切的感知着德行的力量,一直觉得离自己很远的历史中的李夫子瞬间近了,这就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同时又不禁暗想:“我当以何德何能庇荫子孙,又当传何种家风家道传于后世”,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总不能白来一遭,总要对得起自己,总要对得起家族、祖先,总要对得起国家、社会、民族,也要对得起天下的苍生。

游毕李夫子墓,肩头的责任更真切了,沉甸甸的,却又有一种落地的轻松,在历史的长河中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承传先志,继往开来。
继续阅读 延续幸福
【生活掠影】 ——  绛州游学记 (一)
【生活掠影】 ——  强身健体  习练太极
【生活掠影】 ——  扎根实修  孝親尊師
【生活掠影】 ——  放下自己  成全大局
【生活掠影】 ——  整理内务  善始善终


    关注 大同國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