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赚多少钱,才能在一线城市活得安稳?

 


导读:要赚多少钱,才能从容地在一线城市生活?哪些城市让人觉得幸福?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看看智库对城市认同感的调查。

号外号外! “股事通”公众号现正式更名为“投资通”! 虽然改了名字,但小编的宗旨仍然是“致力于为您的财富增值!” 请小伙伴继续多多支持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戴春晨

3月29日,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与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联合发布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民众对城市认同感的调查,研究认同感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这份报告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结论:首先,报告称一线城市中,月入20000元以上的人城市认同感最高;其次,在所有的城市中,城市认同感最高的是7000-10000元月收入的人。而在所有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中,城市认同感最高的居然是四线城市。

据报告发布方介绍,城市认同感作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格外重要的一种社会心态,折射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公众的日常感受、基本情绪、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也就是说,城市认同感就是某个人对在所在城市生活“你幸福吗?”的具体回答。

一线城市收入2万元以上认同感最高

报告将城市认同感划分出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地位认同以及地域认同。

经统计后可知,参与调研的全国地级市的被调查者城市认同感平均分为72.178。据了解,四线城市的居民城市认同感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分级城市,紧随其后的是传统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而三线城市的居民城市认同感最低。

根据个人月收入的差异来比较民众的城市认同感得分差异,课题组在调查中把收入分成了8个层级:暂无收入、1000元以下、1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7000元、7000-10000元、10000-20000元、20000元以上。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个人月收入在7000-10000元的被调查者,在整体城市认同感上显著高于其他收入群体。

而收入2万元以上的群体,在一线城市的城市认同感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分级。

报告研究团队负责人、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王俊秀表示,目前存在“逃离北上广深”的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心态的一种纠结心态。一方面,生活成本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使得人们有回老家就业的冲动;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三四线城市的子女就学、医疗等配套服务,又使得逃离的人们不得不回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四线城市居民的城市认同感最高,但是四线城市在地域认同这块得分并不高。这也就是说,尽管人们待在四线城市生活很好,但并不想长期住在当地。

硕士、博士认同感最低

在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比较时,把不同年龄群体划分成六组: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经分析发现,“00后”被调查者的城市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而50后的城市认同感则最低。



不同城市分级中,各年龄段群体的城市认同感也存在着差异,其中不论在哪个城市分级中,00后的城市认同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段。而90后的城市认同感波动最大,四线城市的90后城市认同感最高,三线城市90后的城市认同感最低。

除新一线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分级中,50后的城市认同感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城市分级。这提示我们,目前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往往忽视了老年群体对宜居环境的特殊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仍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仍待纳入新型城镇化整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和管理。

在进行不同学历水平群体的城市认同感比较时,课题组把学历水平分成了五个层次:中学及以下、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事后多重分析发现,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在城市认同感上显著低于其他学历人群。

总体而言,专科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城市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各城市分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群体,在不同城市分级中的城市认同感存在较大差异。

研究发现,四线城市的本科学历者城市认同感最高,而三线城市的本科学历者城市认同感最低。二线城市的硕士城市认同感最高,而三线城市的硕士城市认同感同样最低。传统一线城市的博士城市认同感最高,新一线城市的博士城市认同感最低。综合来看,城市发展水平很可能是影响高学历者城市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一线城市生存状态比拼:北京人最苦逼

来源:50KM(ID:FiftyKM)

曾经,“逃离北上广”成为年轻人中一个口号式的选择,但是,这个口号根本就没喊上多久,就没人响应了,因为,“逃离北上广”的人又都回来了。只有“北上广”加上深圳,才聚集着中国最多的资源,最好的机会,逃是逃不掉的。那么,只有“拼”,拼就拼一个星光灿烂。

滴滴打车与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联合对交通出行、回家吃饭这两件大事进行联合调查,数据显示,北京晚上20点以后回家的人群,占到了30%,综合各项标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北京人仍然是最拼最累的。

1、上班里程



北京城市面积最大,人均上班里程也最长,为19.2公里,其次为上海18.82,广州和深圳平均就要短一些,分别为15.16和13.97。拿北京而言,翻山越岭中关村,望眼欲穿CBD都不算事,光是上班路上就得非常拼。

2、上班时间



整体来看,北京平均上班要52分钟,上海要51分钟,差异不是很大,广州需46分钟,深圳得40分钟。每天早晚高峰各堵1小时,从22岁到80岁,会有30624个小时,相当于10.48年,而这就少了许多对家人的陪伴。

3、深夜出行范围


这是四大城市晚间出行的热力图,看吧,颜色最重范围最大的是北京吧?

热力图上看,夜22:00-23:00,上海、深圳、广州三个城市的打车地点集中在城市商区,而北京的集中打车地点遍布整个城市,每个角落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奔忙。再细微观察北京,深夜打车的人,大CBD地区和大中关村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区域,这两个地方,集中了北京最多的大型公司、互联网公司,想一想,这些拖着疲惫身躯刚刚走出办公室的人们,他们那倦怠的身心吧。

4月的“吸血加班楼”评选活动中,北京国贸地区、上海陆家嘴、深圳深南大道是这三个城市加班最集中的地区,果然到了晚上热力不减。快节奏的大时代,每分钟都在翻

天覆地变化着。

4、出行时间峰值

数据显示,上海只有上午9:00出现一次早高峰,没有晚高峰和夜高峰,也说明上海人比较享受生活,而非工作。广州和深圳的出行波峰走向非常一致,下午高峰和晚高峰峰值也基本相同。而在北京,一天中三次高峰非常明显,夜高峰的订单量远远高于早高峰和晚高峰,加班到深夜才回家的人是上班族的大多数。

在程序猿、攻城狮、产品狗聚齐的北京西二旗,到了晚上只有26%的人能正常下班回家,18%的人22:00回家,而凌晨以后还有10%的人在忙着改变世界。

5、晚回家人数

四个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人口数量相仿,但日均打车人数北京远远高于上海;深圳和广州人数差不多,打车人数深圳稍高于广州。北京城市过大,市中心到家的距离很远,紧张忙碌的城市中,分分秒秒都很可贵,这时候选择叫车回家最为方便。

在晚回家人数的比例中,北京占到29.38%,广州居于其次为22.12%,深圳19.71%,而上海人的比例最少,这也与打车峰值分布相符合。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上班族每天步履匆匆,繁忙的工作也在挤压着私人空间,四个城市中,北京人出行时间最长、加班时间最晚、加班范围最广、不能回家吃饭比例最高,各项指标都完胜上海、广州、深圳。

这真是,在帝都,真是拼,真是累;在魔都,有点拼,有点累;在广深,一样拼,一样累。可是,在南国广深,美食那么多,加完夜班再宵夜,一点也不奇怪啊。

数据不能说明一切,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更直观更细致。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你的前景将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坚持就有价值。也许每年都有那么几个瞬间,虽然挤在人海中,仍觉得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微信号推荐:

财经7点半

微信号:Fast_news

长按并识别关注



财经7点半介绍:5分钟轻松阅读,7点半准时收看,只为你私人定制,让重磅财经新闻离你更近!
投资通——为您的财富增值

微信号:money-week

| 21世纪传媒-21Plus工作室·出品 |

编辑:黎雨桐

审核:杨嘉轩

联系邮箱:tanting@21jingji.com
△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投资通


    关注 股事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