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录  录取率连创新低的斯坦福大学为何把全奖给了上外附中高颜值“男神”

 

o如何订阅我们?o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2016年美国大学申请中,斯坦福大学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书4,3997份,最后发出offer为2,063份,录取率低于4.7%,创历史新低。

不过,挑剔的斯坦福却将一份全额奖学金的offer给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黄天逸,而与此同时,黄天逸还收到了美国文理学院中位列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的offer。

初见黄天逸,小编的第一反应是:好帅啊!而翻开他的履历,小编更是被一连串奖项所惊到:中国青少年德语辩论赛冠军、“上外杯”高三英语竞赛一等奖、“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季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高中生数学建模比赛优胜......

除了学科比赛上的奖项,2015年黄天逸获得代表上外附中最高荣誉的“哈佛图书奖”,该奖项的评选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手如云的上外附中,每届毕业生中仅有一名学生可以获此殊荣。

毫无疑问,黄天逸是个全能型的选手,不但学习成绩拔尖,而且综合素质优异,这恐怕是斯坦福录取他并不吝给予奖学金的最大原因。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

学习篇:同时精通英语、德语

虽然各门学科的成绩都很优秀,但是身为上外附中的学生,语言还是黄天逸最大的强项,这一点,从他所获的诸多语言类大赛的奖项中就可以看出。

从初中开始,黄天逸同时修读英语和德语两门外国语,如今,两门外语均达到了熟练运用的水平,加上母语中文,他可以在三种语言中自如地切换。

同时精通两门外语,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功课,多年的语言学习经历,让黄天逸总结了一套独有的心得。



黄天逸(右2)在德国参加论坛并发言

秘诀1学语言的人要“脸皮厚”

中学期间,黄天逸多次获得前往德国交流的机会,每一次回来,他的德语都会突飞猛进。

“多和当地人交流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门。”黄天逸坦言,学语言没有捷径,多听、多说、多练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不变的真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因为担心犯错而不敢开口,尤其是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更是害怕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过,黄天逸的“心理障碍”在和老外的接触中逐渐烟消云散。

“和外国人交流多了,我发现即便来自不同的国度,人心却是相通的。试想和外国人易地而处的话,我们肯定是怀着鼓励的心态去听他们讲中文的,那么将心比心,他们听我们说外语时候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想通了这一点,黄天逸在语言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了,除了在国外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和当地人交流,回国之后,但凡有外国人到访学校,他总是会积极地报名参加接待工作,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语言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敢于尝试,没有人会因为你尝试了而指责你,而不敢尝试就连进步的机会也失去了。”在黄天逸看来,学语言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厚脸皮”。



黄天逸在德国交流期间的照片

秘诀2站在文化的高度审视语言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热爱动漫而学习日语,因为痴迷韩剧而学习韩语,为了追美剧而努力学习英语,黄天逸学习语言的动机与“追剧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对德国二战前后的历史饶有兴趣,所以对于德语的学习格外用心。

“因为学习德语,所以我有机会接触到德国的文化,而越是对文化有细致的了解,就越迫切地想学好语言,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国家。”黄天逸觉得,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为了准确地了解德国人对于二战的看法,黄天逸阅读了大量的德语一手材料,如去年过世的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格拉斯的代表作《铁皮鼓》,借助文字,格拉斯表达了对于二战的反思,认为人们应该深刻地记住并反省历史。

而在与格拉斯齐名的另一位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的作品里,黄天逸发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过去的东西就应该忘记它,不要因此而束缚前进的步伐。

“两位作家的见解其实代表了当前德国民众的两派意见,我在德国交流的时候对此做过专门的调研;去年格拉斯去世,我结合自己的研究,在语文课前做了一场关于德国对二战反思的演讲,获得老师的好评。”

在上外附中,语言课不仅有语言的操练,还有观点的交流,每堂课开始前,学生会轮流上台就最近关心的话题进行分享;与此同时,老师则会在枯燥的语言训练之外穿插讲述与之相关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语言生成的来龙去脉

“站在文化的高度审视语言,很容易理解语言背后的逻辑和语言的美,从而促进语言的学习。”

黄天逸说,以德语为例,德国人严谨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德语的严密体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理解繁杂的德语语法是从何而来,进而遵循其规律有意识地加以识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天逸参加斯坦福人文夏校的照片

活动篇:创建并完善上外附中的师生发声平台

在上外附中,黄天逸是个大忙人,一人身兼数个学生工作,他是学生记者团社长,校刊、校月刊主编,还是团学联信息部部长,而在职期间,他最大的贡献是打破常规,创建并完善了师生自我表达的平台。



黄天逸(左1)和同学,及上外附中学生记者团的指导老师合影

秘诀1不仅是守成,还要有开拓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记者团的常规工作是派出记者采访,回来完成报道,这一切在黄天逸上任以后发生了改变。

基于自己在校园里生活的个人感受,黄天逸觉得,无论是学生记者团,还是校刊,都不应该是少数人耕作的园地,而要更多地反映学生和老师的心声。

新官上任三把火!

黄天逸的第一把火是改变学生记者团的运作方式,改单项报道为双向交流,大幅度提升老师和同学的约稿比例。

第二把火是在校刊中特设“微感言板块”,采访老师和同学,请他们对身边的大小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把火是担任团学联信息部部长期间,在学校每周一次的校会课上新增“附中说吧”环节,形式上参照国家开两会期间媒体上的“两会说吧”栏目,收集师生对于社会上和校园内热门事件的观点,形成正方和反方,通过电视播出后,引发全校范围内的思维碰撞。

学校媒体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师生通过自己的发声平台,不仅就热门话题发表见解,还对学校的事务进行监督。

比如,在上外附中的品牌活动“民族魂”和“国际文化周”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附中说吧”的反馈机制,提出不足的地方,在下一年的活动中进行改进。

如今,临近毕业的黄天逸已经卸去了学校的职务,而他一力促成的师生发声机制则被后继者们传承了下去,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

“做学生工作,不仅是守成,还要有开拓,这才是领导力的真正体现。”黄天逸说。



“附中说吧”录制现场

秘诀2提高课堂效率,利用碎片化时间

采访黄天逸的时候,小编始终有一个困惑:既要学习又要做社会工作,而且两样都那么出色,他到底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呢?

对此,黄天逸的秘诀是,自己从初中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学习上的任务尽量在学校里面完成。

首先,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不做任何其他事情。黄天逸觉得,如果在课堂上把学习内容当场吸收消化,那么就能在课后节省大量的做作业时间,这样的话,回家以后,就有时间从事社会活动方面的事情,或者进一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其次,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黄天逸不会为了忙于申请出国,而在课堂上偷偷地看留学相关的书,因为在他看来,在什么时间段就应该做什么事,一心两用而顾此失彼,实在是得不偿失。

同时,当任务排山倒海压过来的时候,还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比如期末考试期间,他会停下手头一切其他事情,一门心思复习迎考。

第三,当日事当日毕,不做拖延症患者。“一口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的事情咬咬牙,也就完成了,而拖一拖,想着慢慢做,那么越到后面就越没有感觉了。”黄天逸说。

第四,确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坚持下去是一件既简单又享受的事情,哪怕加班熬夜都不会觉得辛苦。”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黄天逸都充满着热情。

此外,黄天逸并不排斥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似乎与主流的阅读观格格不入,但在他的眼里,却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虽然很多人说碎片化阅读不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微信平台对我的帮助很大。微信的文章不长,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阅读,等车的时候,饭后休息的时候,都可以随手打开看看。而且,微信的内容包罗万象,从中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黄天逸关注了很多出版社的微信平台,对于推出新书的信息,以及和新书相关的鉴赏文章,他都会一一通读。

“每接触一本好书,我就仿佛是和处在这个行业最前沿的人做了一次对话,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对我的启发很大。”黄天逸说。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 第一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