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第97章 风波不断

 

------第97章 风波不断------



司马衷又带着老婆杀回来了,可喜可贺,那羊献容一起一落,不知道该是怎样一种滋味。

那班积极向司马伦劝进的大臣现在又来恭贺司马衷了,恭贺完,又开始对司马伦大加鞭挞,第一个提议是把司马伦禁锢于金镛城。

你还想好好地呆在家里,相得倒美!

拨乱反正,又等于是开天辟地,于是公元301年,年号又换成了永宁。

名字都起得很吉祥,就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真就能得了安宁。

五日之后,惠帝令人分别去嘉奖勉励了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yong,二声)一番,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然后回过头来开始一一追究前事。

司马伦首当其冲。

梁王司马肜(rong,二声)先开了场,认为必须杀司马伦父子以谢天下,这事一经提议,大家纷纷赞同。

于是,尚书袁敞就提着酒来金镛城跟司马伦话别来了。

不能不说话,先要批判一下,让你知道自己都错在哪里,有多么不可饶恕,也不能没有酒,古代皇帝杀某些人很喜欢用酒,算是对这些人有所照顾。

当然是照顾,这可是金屑酒啊,一般人喝得到吗?

司马伦喝了这种酒似乎一点也不感激,他大哭,边哭还边喊:“孙秀误我!孙秀误我!”这家伙做皇帝的时候乐颠颠的,要死了还是把什么事都怪到孙秀身上。

司马伦死在永宁年四月,他死后司马颖也到了洛阳,司马颖到洛阳时司马冏还在那里打仗,于是司马颖就把自己的人派了过去,助司马冏一臂之力。

司马颖把人派过去了,张泓却不打了,他乞降,司马伦都死了,我这是为谁打呢?至此,这场历时二个月的战争才算全面结束。

司马冏司马颙来到洛阳之后,又主持了一场大屠杀。

张泓算主动投降,大概司马冏也很佩服他,没有继续追究,但是跟张泓一线作战的孙辅伏胤张衡等人一个也没有逃过。

孙旗和他的几个儿子也杀了,还有孟观。

看来孟观的天文学的实在太糟糕了啊,他怎么就能完全看反了呢?由此可见学艺不精是的确要害死人的。

司马衷这次也主动要求杀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义阳王司马威。

所有这些人中司马衷最恨的就是这个人,他说:“阿皮(司马威小名)可恨!夺我玺绶,致捩我指,不可不杀。”

你为了司马伦夺惠帝的玉玺不说,还扭转人家的指头,也的确是第一个该杀,简直比司马伦还可恨。

莫道司马衷傻啊,他也知道什么东西最重要,什么人对他好,什么人对他不好的。

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司马衷是拼命想保护住他的玉玺的,但是司马威利令智昏,竟不怕扭断他的手指,硬从他手里抢了去。

随后,司马衷大赏功臣,司马冏被封为大司马,加九锡殊礼,司马颖被封为大将军,亦加九锡,其他人依次升迁。

王戎王衍两兄弟这时又东山再起,一个做了尚书令,一个做了河南尹,得以在晋朝后期又闹出了一些故事。

张华裴頠(wei,三声)解系解结这些人的平反也不久在司马冏的坚持下获得了通过。

该做的都做了,晋朝连年****不断,朝臣百姓无不都希望从此可以获得安定,可是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人们的心一下子冷了下来。

难道就不能有一时的安宁了吗?

这事却又是因为私仇,和封赏不平引起的,时间才刚刚过去两个月。

起事的一个是东莱王司马蕤(rui,二声),一个是左卫将军王舆。

司马蕤是司马冏的哥哥,这个人性情粗暴,喝醉了酒尤其盛气凌人,喜欢挑衅,即使对弟弟也是如此。司马冏曾经受过他多次欺侮,但因为同胞关系,从来也没有跟他计较。司马冏起兵讨伐司马伦之后,司马蕤曾被司马伦收下了大狱,直到惠帝复位之后才得以放出。司马蕤出狱以后听说司马冏到了洛阳,就去路上迎接弟弟,结果司马冏连马没下,只在马上点了点头,就过去了。

司马冏虽然没有因为哥哥的欺侮反目,但他心里肯定是有一点芥蒂的,因此就难免对哥哥表现得很冷淡,他的冷淡就是司马蕤恨他的起因。

司马蕤当时就大怒道:“我为你几乎得了死罪,你何以就能如此无情?”

其后,司马冏入朝辅政,而司马蕤只得了一个散骑常侍,这又使司马蕤怏怏不快。

弟弟做了辅政王,却只给了他这样一点权位,这怎么能让他高兴起来?

司马蕤直接去找了司马冏,要求得到开府的待遇,可司马冏拒绝了。

他说:“武帝的儿子司马晏尚未得到开府,大哥还是稍等一下吧。”

司马蕤听了这话,触起前事,从此就不肯原谅弟弟了。

他起先一再向惠帝秘密弹劾司马冏专权,惠帝不理,他竟就想杀了司马冏。

王舆乘虚而入。

左卫将军王舆自恃有复辟大功,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因此心怀不满,他一窥透司马蕤的心思,就做了司马蕤的同谋。

他却不想他先前在司马伦时期都做了些什么,人家因为他率先反正,不追究他的前事,已经是对他够照顾的了。

他的反正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大家自然都明白,不杀他,只是因为不便于杀他。

在这种时候杀这样一个人不利于安定人心,不利于宣传工作。

王舆和司马蕤的计划是,埋伏下杀手,在司马冏上朝的时候,把他刺死。

这个计划偏偏泄露了出去。

不知道是王舆司马蕤太不谨慎了,还是因为司马冏正是当势之时,有人告了密,反正司马冏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司马冏当即上奏惠帝,收捕诛杀了王舆,及其三族,并把哥哥司马蕤废为了庶人,徙居到上庸。

当哥哥的前面就经常欺负弟弟,后来竟又联合外人要刺杀弟弟,司马冏怎能不恨?上庸内史陈钟私下里探明司马冏的意思,其后偷偷地把司马蕤谋杀了,司马冏自作不知。

亲兄弟如此相残,使晋朝大臣们的心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司马冏的作为使洛阳诸王遂也产生了疑忌,由此,同心同德是不可再想了,无数的纷争又将一步步地露出水面,激起滔天巨浪。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8541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98章 行为的效果 (1)------

诸王起了疑忌之心,互相之间就开始加以防范,他们各自的集团也就纷纷开始出谋划策。

晋朝这时的两个最大的利益集团主要便是以司马冏和司马颖为中心。

原先的新野公司马歆因为这次站对了立场,新封为新野王,得到了荆州地盘,他将要远赴荆州的时候,密语司马冏说:“成都王是至亲,同建大功,应当留他与你一起辅政,你如果不愿意,就该消去他的兵权,以免他生出祸端。”

司马冏心领意会,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

他当然是不希望有人跟他分权的。

司马冏这边在做着计较,那边常山王司马乂(yi,四声)也找了个机会跟司马颖说:“天下是先帝的天下,王宜好为维持,勿使齐王逞志。”

司马颖司马乂都是武帝司马炎的儿子,而司马冏是司马攸的儿子,他们的父亲以前就有过皇位之争,因此他们尤其不能对司马冏放心。

司马伦之乱刚刚结束,诸王之间就因为互相猜忌,互相防范,各怀了异心。

司马颖随即招来参军卢志商量对策。

卢志说:“自古两雄不能并立,现在齐王想跟大王共同辅政,难道会有一个好结果吗?齐王号称百万,但是与张泓等相持于颖水,许久未决,而大王勇往直前,首先入都,大功无人能比,此事朝野共知,大王何不以太妃有病为名,求还定省,委重齐王,坐收物望呢?”

司马颖是武帝才人程氏所生,太妃即是程才人。

卢志这个计策是以退为进,他是要司马颖先避其锋芒,增加威望,然后再见机行事。

大功无人能比,却谦逊而退,这第一步就足以为人称道了,司马颖从来信任卢志,当即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天一早,司马颖上朝,就开始依计而行。

当惠帝司马衷把他引领至东堂,亲自大加褒奖时,司马颖拜谢道:“这都是齐王的功劳,臣怎敢掠人之美呢?”随后退朝,司马颖又立即向惠帝上了一表,大力称扬司马冏的功德,认为应该委他以天下重任,然后又以母亲有病为名,请求归藩,以终养老母。

文章做足了,司马颖不再迟疑,他不等诏令下来,就收拾东西,乘车出了东阳门,往西直奔邺城而去。

随从的只有卢志几个人,其他人一概瞒着,就连齐王司马冏也只派人去送了一封信,算作告别。

这既是故作姿态,更显得低调,却又是司马颖深怕会生出什么枝节,受到阻拦,走不了,洛阳城现在对他来说无疑就是一个火坑。

司马冏得了司马颖的书信,大吃一惊,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这是要干什么?他急忙上马去追。

一阵疾驰,司马冏直追到七里涧才追上了司马颖,司马颖下车以后就是泣不成声,只说自己是担忧太妃疾病,来不及面辞,其他毫不涉及,说完,他上车又匆匆而去。

好像竟是担忧母亲疾病连一分钟也耽搁不下去的样子,司马冏看着司马颖的车影呆呆发愣。

以他的头脑他实在想不通司马颖为什么会这样做,自己还没有任何举动,司马颖何以就能放弃了一切呢?想不通,实在想不通,但是有一点司马冏放心了,司马颖的这一举动后面似乎并没有什么深意。

司马冏拨马而回。

司马颖回到邺城,朝廷诏书随后也到,仍是让他担任大将军之职,录尚书事,都督中外军事,假黄钺,加九锡,但是司马颖只接受了大将军的职位,其他一概不受。

他自己居功不傲,谦逊辞谢,却又为百姓大臣求赏求救济,他说:“义兴功臣,应当并封公侯。前时大司马屯兵颍上,日久民困,请求运河北米十五万斛,救济灾民”,等等。

河北是他的封地,河北米是他的,他要赈灾,不知道问别人是什么意思。而且,为什么偏偏就要救济司马冏颍上之战造成的灾民呢?这几年到处都有水旱之灾,别的地方他怎么就不管呢?

司马颖又自己出资特制了八千多口棺材,厚殓黄桥之战战死的士兵,优抚他们的家属,并令地方把司马伦的部卒一万四千余人也一同掩埋了,他的这一系列举措果然得到了天下普遍的赞颂,“贤王”的美名顿时传遍大江两岸。

司马颖在这里刻意求名,笼络人心的时候,司马冏却在那里一味结党营私,纵于酒色。

他的亲信儿子无一不得了高官,他为了增修父亲齐王司马攸的旧第,竟把周围所有的房屋不论公私都强行拆毁了,把那所住宅建的跟惠帝西宫规模形式一般无二。

司马冏是没治了,他又跟先前的那些得势者一样,忘记了前车之鉴,忘记了后顾之忧,他一天天地沉湎于酒色,到后来连朝也不上了。

转眼到了永宁二年(302年),这一年太孙司马尚夭折,梁王司马肜去世,朝廷又面临着一场人事变动,司马冏因考虑到司马颖威望太高,怕他被立为皇太弟,遂先行下手,把惠帝弟弟司马遐八岁的儿子司马覃扶为了太子,表请自己做了太子太傅。

同时司马冏为了拉拢人心,把常山王司马乂封为长沙王,领骠骑将军,起用东平王司马楙为平东将军,都督徐州军事,召还东安王司马繇官复原职,并加为尚书右仆射,拜东海王司马越为司空。

这个司马越尤其要提一提,他是八王之乱最后的一位王爷,八王之乱由他而结束,他对东西晋又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史上称司马越“少有令名,不慕富贵,恂恂如布衣”,可见也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在永康初年得为中书令,后来司马冏为了把他留为臂助,有意对他重用,先拜他做了侍中,而后把司空一职给了他。

司马越就是在这时进入了权力中心,开始有了与诸王一较高低的本钱。

司马越是司马懿弟弟的儿子,属皇家宗室远支,原本是不可能成为朝廷的决定力量的,正是司马冏的重用使他有了出头的机会。

司马冏重用他考虑的也既是这点,他现在相对于司马颖等人来说,威胁极少,不应该有那么大的野心。

司马冏既做了这些,那就说明他其实还是有一些忧患意识的,但是他难道认为这样就足够了吗?他做完了这些,又一头扎入了安乐窝,陷入其中什么都顾不得了。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8541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两晋风云》

作者:极地海洋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两晋风云”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8541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