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文考题是“知恩图报”,这个名人实例绝对用得上,还能拿高分!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

《围城》一书中,这则关于婚姻的经典语录大家已耳熟能详,但对此书的作者钱钟书,却未必有多少了解。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著名有《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宋诗选注》《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在一般人眼里,钱钟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学问上是泰山北斗级人物,令人仰慕,难以企及;但于人情世故上似乎不那么“在行”,甚至有些冷漠孤寂,给人以情感寡淡之感。

其实,他也很重情义,智商高情商也高,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只不过不那么喜欢张扬、喜怒不形于色罢了。

上世纪40年代初,钱钟书困居上海孤岛,失业在家,没有生活来源,原有积蓄所剩无几,已到了快“弹尽粮绝”的地步。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电视剧《围城》


时隔多年,众多导演都想执拍电视连续剧《围城》,竞争激烈,谁也没想到最后女导演黄蜀芹胜出,得到钱钟书的首肯。其中关键原因是,黄蜀芹怀揣老爸黄佐临给钱钟书的一封亲笔信。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一直念念不忘,多年后终于还报。

1936年,萧乾担任《大公报》副刊主编,曾编发杨绛一篇作品。等到发稿费时,杨绛已随钱钟书去英国深造了。这笔发不出的稿费,按惯例应先留存,待作者回国后再发。可为了对作者负责,萧乾将稿费兑换成外汇,寄往英国。
萧乾


后来,萧乾得知钱钟书回到北京,前去拜访,钱躬下身子热情相迎,甚至还喜出望外地对里屋的杨绛说:“恩人来了!”夫妇二人你端茶、我倒水,好不殷勤,让萧乾颇有“受宠若惊”之感。

以后,每见萧乾,钱钟书夫妇便以“恩人”相称。萧乾莫名其妙,问其所以然,钱钟书说: “你还记得1936年,曾经给杨绛寄过稿费吗?那时正是我俩在英国最困难的日子,你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呐。”萧乾怔怔想了半天,原来是这件事啊,他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一件小事,居然被钱钟书夫妇念念不忘。

钱钟书就读清华时,吴宓是他的老师,对他非常器重,极其呵护。吴宓曾公开对清华的教授们说过: “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在西南联大教书时,钱钟书年轻气盛,又才华横溢,难免出语伤人,最后不得不辞职走人,而吴宓则四下活动游说,极力挽留钱钟书,未成。一年后,吴宓又多方做工作,力主他重回联大教书。
1993年,吴宓女儿吴学昭出版《吴宓日记》,想请当时已名满天下的钱钟书写序,以扩大影响,钱钟书虽多年来从不为人写序,但在老师吴宓这里破例了。他以信代序,除了高度肯定吴宓的道德文章外,还写道: “先师日记中道及不才诸节,读后殊如韩退之之见殷情,‘愧生颜变’,无地自容。”深悔自己随众而对老师恭而不尊,以致“弄笔取快,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但事已至此,“内疚于心,补过无从,唯有愧悔”。并再次表明,作为一名白头门生,愿列名吴先生弟子行列之中。

“无情未必真豪杰”。报恩,是一种美好情感;报恩,是一种君子之风。外表貌似冷峻的大学者钱钟书,实则是有情有义的心热之人。 “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他虽然并不挂在口上,但却实实在在地做着呢。

来源:《经典阅读》

文 陈鲁民



同游迹景点小百科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
钱钟书故居


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关注 同游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