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隍庙里的“端午味道”

 

一起来看一看吧!...



节日之所以称为“节”日,是因为它将永恒流动的时间划分成若干“节”。让人们在每一个“节”的特殊日子里,歇一歇脚,回望一下生活,舒缓身心、温暖亲情,然后再重新上路。



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粽叶飘香。走进上海老城隍庙,“端午味道”扑面而来。老城隍庙又叫豫园商城,是上海最具传统文化气息的一处所在,游客熙熙攘攘。穿越在古朴的明清建筑群中间,仿佛穿越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在上海豫园正在举行的2017端午文化节上,“屈原”手持卷轴立于荷花丛中,与正在湖心划船的“渔夫”对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曾创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著名诗篇。他以高洁人格谱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千古名句。在数千年的文化哺育中,屈原的诗句被人们千古传诵,他的人生故事也融入端午的节日习俗中。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一个古老习俗。“遨游”在上海老城隍庙里的两艘龙舟,长达十米,龙头高翘,气宇轩昂。龙舟里装载着象征“福禄”的巨大葫芦和寓意“辟邪”的雄黄酒。





“龙舟”一词,最早记载见于先秦《穆天子传》一书:“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在南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的记载。


端午时节,我国许多地方流行饮药酒、泡药浴、佩戴药囊、在家门口插菖蒲、艾叶、挂雄黄袋,给孩子们穿五毒肚兜、戴虎头帽、系五色丝等民间习俗。



在上海老城隍庙,“端午香囊”最受欢迎。香囊里装有许多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菖蒲、芸香、香附等,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能。







据古代许多文献记载,五月五日还是采药储药的日子。《荆楚岁时记》曾记载:“是日竞渡,采杂药,荆楚人并踏百草。”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为何偏偏端午节与“药”最有缘?

这和我国古代中医思想有关。古人认为:“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虐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四时各有流行的疾病,这些疾病和一年的阴阳五行变化直接相关。治疗这些疾病,也要根据阴阳五行的道理,按照“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的原则来治疗。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火气最旺的特殊日子,因此是采撷与炼制阳性的、火性的中草药最好日子。端午所采之药种类很多。其中草药常见的有兰、艾草、菖蒲、楝叶、菰叶等。






↑艾草



↑黄芪



↑米斛

除了采药草,古人还在端午捕蛇、捕蜥蜴、捕蝇虎、捕蟾蜍等。在古代,蟾蜍、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中医讲究“以毒攻毒”。在端午“阳之极”的日子里采集的五毒药材,被认为具有特殊的疗效。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乙卯重五诗》。
丰富而细腻描写了当年端午节的卫生保健内涵。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之际正是运动健身的好时节。所以,别宅在家里看手机了,赶紧到户外运动起来吧!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影报道
编辑:程婷婷


    关注 新华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