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给你吃颗小糖豆,病就好了,可能吗?

 

…………...

↑↑点上面蓝色小字 | 关注↑↑
我们是中科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与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版权合作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您的公众号,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安慰剂效应一直是医药领域一个难解的谜题。什么是安慰家效应呢?比如,给患者一粒糖豆或者注射一些生理盐水,告诉患者这是在进行治疗,患者竟真的感觉好多了,甚至连症状都消失了。
可是,这是真的吗?患者的主观描述靠谱吗?安慰剂真的能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生活中确实存在“安慰剂反应者”,也就是在不知情,甚至是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安慰剂后感觉明显好转的人。注意,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少研究都已深入到了安慰剂效应的生理基础层面,比如最新的一项研究就将目光集中在大脑中的额中回区域。

额中回位于大脑前部、眼睛上方的额叶之中
研究对象包括数名因患骨关节炎而不得不忍受慢性疼痛的患者。实际上,以往的安慰剂实验多是以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为测试对象,让他们进行一些痛觉实验,以检测安慰剂的效果。而这一次,来自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Marwan Baliki和Vania Apkarian决定,干脆直接从症状明显的患者身上寻找答案。

Baliki对患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当患者将糖豆当成止痛药服下后,部分患者大脑内的额中回区域几乎瞬间点亮,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安慰剂反应者”。并且,额中回区域只负责对安慰剂产生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正常的止痛药,额中回反而不会被点亮。

以后医生开药,会不会直接开安慰剂?
除了额中回,科学家们还曾发现其他的脑区与安慰剂效应有关,比如2007年,有人发现,位于脑干上方的伏隔核也在安慰剂镇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科学世界》2017年7月的文章“警惕止咳水成瘾”中我们介绍过,伏隔核是“奖赏环路”中最重要的一环,与快乐等情绪的产生密切相关。如果说安慰剂是依靠产生愉悦情绪来缓解病痛的,倒也说得过去。

随着对安慰剂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奇怪现象。比如,2016年的一项实验居然显示,即便患者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剂,安慰剂效应依然存在,且在实验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30%…………
“你快去安慰安慰它,它刚刚发现自己原来是片安慰剂……”


是否还是心理原因作祟呢?研究总是环绕在“疼不疼”这种只能主管描述的问题上似乎缺乏点说服力。那么,对于器质性疾病是否还这么有效呢?

【注:器质性疾病,因机体某一器官发生疾病产生功能的衰退或丧失:如哮喘、颈椎病、胃穿孔等;与之对应的是功能型疾病,因相应的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虽然器官组织等没有发生改变,但仍产生与器质性疾病类此的症状,如情绪激动时胸闷气短、著名的肠易激综合征等】

哼哼,结果果然不出所料!~

2011年的一项针对哮喘病人的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服用安慰剂对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就是这样,仍有不少患者坚称在服用了“药片”后,自己的呼吸顺畅多了…………

最后的最后,我就想知道,小时候感冒时喝的VC泡腾片还有什么VCX翘片,是不是都属于安慰剂…………

文章来源/Guardian
回复“0”,获取微信目录
回复“订阅”,了解杂志订阅方式
《科学世界》2017年第11期~心肺健康~热卖中!


    关注 科学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