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道出了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706本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前言」


706个人,706本书,焦虑的时代,读书何以成为奢侈之事?706图书馆创立至今,我们坚信——“书”才是一座图书馆的灵魂,回归阅读,才是我们最初也最朴素的愿景。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作者是哈佛人类学的阿瑟·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这本书首先讲述了“神经衰弱”“抑郁症”“躯体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随后以中国80年代湖南一所医院为研究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探究痛苦与疾病与8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这本书不是一本通俗的科普,也绝非晦涩难懂的论著。一方面,凯博文援引了大量研究数据,使用了诸多专业术语,严谨地向读者介绍精神医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而另一方面,诸多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感到亲切,一些文学性的表达也将我们快速带入语境之中。

本期706本书,我们请来了做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陈梦媛,一起探究精神痛苦的社会根源和从书中内容引申出的相关问题。
神经衰弱
我叫陈梦媛,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方向是精神健康。在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人类学导师,所以也接受了一些人类学相关训练。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在医疗人类学的课堂上,我的导师提到了凯博文,这是医疗人类学绕不开的一位人物,也是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让我很有共鸣。首先,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抑郁症,所以我是站在和作者一样想做研究的视角来阅读的。对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他做田野调查的方式,遇到的一些阻力,以及他的感受,这些都让我有共鸣。

从内容上来看,他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们的疾病及苦痛,能够看到个体经历的多样性及个体背后复杂深刻的社会背景。长期以来,我所受到接触到的精神健康知识都是偏生物医学取向的,对待患者也多采用问题视角,这让我觉得十分困惑。

凯博文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答案和启发。再者,书中的很多案例至今依然经典。例如,书中反复提到了“神经衰弱”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我和他隔了三十多年再做这个田野时,神经衰弱已经被抑郁症的概念取代了。但他围绕疾病概念所做的讨论和探究并没有过时,一方唱罢一方登场,戏还是那出戏。

此外,凯博文写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文学性表达,比如每一章之前都有引用一些极具概括力和想象空间的文学语言,

如: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阮籍《咏怀·三十三》

许多我无法用文字言明的东西被凯博文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让我感到很惊喜。

凯博文作为一个同时有精神病学和人类学背景的研究者,他在不同学科视角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平衡,在一个学科内部也能够做反思。在精神病学里面,他没有站在当时流行的精神病学的立场上去批判我们的医疗现状,而是首先从理解开始;在人类学里面,他也没有说把自己放在一个舒适的研究者位置那里做完田野就走了,他是带着长久的关切和相应的行动的。至少在那个田野里,凯博文一只脚浸在河水中,另一只脚在岸上。
抑郁症诊断:救赎还是借口
用抑郁症这个标签来逃避责任和生活压力,这种说法听起来带有道德谴责意味。许多人会这么说抑郁者,而许多抑郁者会厌恶这种说法。因此,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建议我们不要对抑郁者说这样的话,因为多数时候,这样的话是一种雪上加霜的指责。

面向问题可以去讨论,但是面向当事人时更重要的是倾听和理解。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范围扩大,不仅仅是抑郁症啊,也有一些慢性病、癌症等等,这涉及到疾病诊断的社会意义。的确,即便是患抑郁症的人也会有社会功能正常的时候,那么这时抑郁者是否选择了逃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必要把这件事情弄得非常明白吗?我觉得不一定。这样的讨论可不可以有,我觉得完全可以有,而且应该邀请抑郁者一起来讨论。

另外一个方面,抑郁者可能也不清楚自己不去上班不去上学是因为疾病,还是单纯的抗拒或逃避。在我做田野的时候,很多人会把抑郁症这个说法当做一种策略,疾病诊断给了他们一面盾牌。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将他们拯救出病痛和生活的泥淖。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希望使用这一标签,甚至希望与之撇开关系。因此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无需过分追究。

的确是有一些人,他们希望你理解他们的痛苦,也认为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完成的。所以与其上来就质疑,不如去先听一听。



HBO抑郁症主题迷你剧《奥丽芙·基特里奇(Olive Kitteridg)》
 “丧文化”:困境的艺术表达
首先,我并不确定丧文化是否已经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尽管在我身边的圈子中,大家时常用这个说法,我们常用的豆瓣知乎等网站上这种文化也确实流行。但是它可能仅仅是一个小圈子的文化。

再者,我还是不太清楚您现在问我的丧指的是什么。是一种普遍的以低欲望低生活动力为代表的精神状态?是颓废和悲观?如果是,这里的颓废和悲观又到了什么程度呢,好像没有人统计过。 因为我的田野本身做的就是都市的大学生和白领,所以的确我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的确有不少过得不高兴,开心不起来,有焦虑在。

这里有一个现象,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我说,他是抑郁症,但是每个人都对这个词不陌生。这个现象本身就很有意思了,抑郁症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常用词语,成为了一个文化习语。有的人用它,是把它当专业的医疗诊断来用的;有的人用它,是把它当一个对自己状态的形容来用的。人们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各自界定着这个词的含义。我本身是不会像其他的一些做抑郁症公益的人那样,反对大家用这个词,我更多的是好奇,我想知道怎么着事情就变成这样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里就把这个概念扎得这么深了。这是可以呼应丧文化的一个观察。

抛开那些大的不谈,回到文化作品。不少艺术作品,动画、漫画、电视剧,它们将我们生活的困境以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人们能从其中看到自己或自己的一种可能性,会从对生活的痛苦颓废的调侃中获得一些抚慰和快乐。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它们提供了一种似乎是解构我们生活的视角,它帮助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而当我们转发这些丧文化产品时,也是在表达自己所经受的微妙的苦楚和困境。调侃比抒情更容易不让人痛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很好了。



Netflix著名“丧”动画《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
直面抑郁:如何助人,如何助己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讨论的不仅仅局限在医院里确诊了抑郁症的人,而是可能是一种泛化的“现代病”。相比凯博文在上世纪80年代所做的研究, 今天中国人的精神健康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影响因素。

我们的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各个方面都促成了今天我们精神健康的体验。往大了的不多说,中观的,例如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亲子关系变化、人际支持改变。例如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和放养的大学教育形成的冲突。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网络成为人们重要的知识来源和支持渠道,甚至可以说是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回溯到网络刚刚兴起的时代,那时候我们说网络是虚拟的,“线上”和“线下”是对立的。但是今天,网络可以说是我们的生活本身,我们通过网络进行新的社交生活等,也在改变着我们对抑郁症的体验。你去五道口拖一个学生,他的精神健康的知识很可能就是通过知乎建立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面对抑郁者,怎样和抑郁者相处呢?

经常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一般给的最多的答案是“真诚”。甚至坦诚地说出“我不知道该如何帮你”。有人会顾虑自己是否会说错话,这个时候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同时坦白自己并不知道说了什么会冒犯对方。这种坦诚可能会促进进一步的沟通。

另外,抑郁症也好,躁郁症也好,实际上很多人是有社会功能正常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像对待玻璃一样对待他们。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有时过于顾虑和呵护反而会导致距离感,给人一种“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感觉。

我现在感觉,大的方面传播还不够,小圈子里的传播声音有一点点话语霸权。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学科的思考。而不是简单把抑郁症归为一种疾病,或者简简单单的说一句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就完毕。我们应该一边反躬自身,一边带着更多的视角参与到讨论中来。

另一方面,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自己呢?

人和人不一样。这里分享一些可能大家平时听的比较少的。不一定对,只做参考。

当我们陷于痛苦,或是被抑郁症这一“概念”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溯源,可以假装自己是个人类学家:为什么当下这么多人得抑郁症?为什么这一病症在过去似乎没有当下这样流行?为什么过去的神经衰弱如今多被称为抑郁症?这样的思考探究可能会给我们一些跳脱感,站在时代和社会的旁边去看。也可以进一步去想,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何在?我的病因有哪些?个人、家庭、时代、社会对我有哪些影响?

有一本书叫《美国双相情感障碍探究》,里面就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些圈子如艺术圈子中,人们对躁郁症的包容度很高,甚至将其作为一种“骄傲”,这种时候疾病就成了文化资本,而在日常圈子里我们可能会困扰。如果我们痛苦时以这样的视角来解构自己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添砖加瓦,或者是去寻一个能够容纳自己的地方,我觉得也许疾病体验会有所改变。

另外我想对抑郁者所说的是,虽然在痛苦时,我们会抗拒、逃避沟通和他人的帮助,但在我们状态较好时,适时表达求助,有自己的“安全网”,即在自己有自杀意向时能够为你提供帮助的人,是一件有益的事。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但还是希望抑郁者能够和别人更多地交流对抑郁症的看法,看一看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痛苦是怎样的。这时候一些既有想法可能会被打破,一些执念可能会受到冲击,生活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希望大家能够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 END -
本期嘉宾 | 陈梦媛
采访&编辑 | 邢北辰、亦桥
拍摄&剪辑 | 王心路
about 706
706青年空间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706已经举办了上千场活动,发起了数十个创新项目,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青年人在此汇流。我们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实体空间形态,孵化具有潜力的合伙人项目,通过社群式的学习,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让青年人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长按二维码,关注706青年空间


    关注 706青年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