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篇干货也救不了你的运营生涯

 

如题...



 文 | 陈少 看了很多干货,依然过不好运营这一生

很多运营者对此颇为苦恼。

运营干货看了一堆又一堆,但是所运营的公众号的数据仍然惨不忍睹。

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格拉德威尔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你看了那么多的干货,真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又有多少?

还是每次只是看完、点赞、分享或收藏然后再也不想起,再也不去思考?

01

看了干货不思考、不执行=没看

大部分干货都是零散性的知识点,很少有连惯性的系统化干货教程,所以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活动与运营秘籍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于是你在策划执行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似乎少了什么“零件”,在某个模块好像少了哪方面的灵感,或者说是核心的地方都不知道该如何执行。

干货是运营之宝,所以运营者要多学习,多去看干货,可以从中看出别人的运营经验,长辈们所负责项目的执行方案。

但是看了干货后要去思考,尽量执行落地,不去执行,就算你看十万篇干货也教会不了你多少运营方法。

每看一篇干货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左右,而所去思考的时间是5-10分钟,去执行的时间可能是三个小时以上,但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去这样执行呢,或者说做一场活动要花3万左右RBM,又有多少领导愿意给你批预算呢?

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我们常常在看了一篇干货文章3-5天后就把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02我为什么要做运营楼,因为做了账号会逼我自己去看很多干货,然后连惯或解读成自己所学之得。

在看别人所写的某个活动执行方案时,我会去思考他们所执行的场景、执行的过程,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何去做,多少预算等所能遇到的和干货里没有提到的。

坚持每天输出专业的干货文章,写一篇干货文章,你会看十篇干货或十篇文章,反复去读其中的细节,然后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结合自己所会干货输出。

楼主之前看了一个公号是教人如何做好运营的,关注5天后,感觉这个号很有前途,每天都是满满的干货,而且都是自己所写的运营经验,没有做多少推广,完全是靠内容在两个月做到8000多粉丝用户。

但是关注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所有的经验与干货都是会输出完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去创新,去尝试各种方法理论,才能源源不断的有知识储存。

所以干货需要不断地去储存与思考,看一篇干货花10-15分钟,而所吸收完却需要半小时以上思考时间,执行至少也要三小时以上,这才是看干货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完一篇干货,或许是因为当时情况很忙,看完就放一边了,然后一天下来,到第二天的时候,已完全把内容给忘了。

在这个时候,楼主之前写的一篇(微信实用工具)就有用了,把文章收藏到微信,然后进行分类,方便下次阅读。

大家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可以在运营楼的历史消息里面查找“微信实用工具”文。

03

天赋这东西,我们尚不谈,以目前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值得谈天赋。有人看完就能记住,而楼主确要读三到五遍才可以记住;所以没有天赋,还是要靠功夫。

想要成为运营砖家,不是一天或一年所能达到的,必须要长期积累,有知识小仓库,有项目方案储存器,这样才有可能在别人问到什么项目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有实施方案,我做过这方面的项目。

看再多的干货都不如去实践

干货看得再多,也不如实践来得快,特别是对于刚入行的新手来说,不要每次一遇问题,就问这个、问那个,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还是会去问。

讲真,对你的运营生涯一点帮助都没有,或许我今天能给你一套方案,一系列的干货,但是你确定都是你的吗?

我有个同学,在实习的时候看到一些员工很多都是在混日子,于是他也就每天按照上级的指示完成分配的任务。

有一天,有一个同事提醒她说:“别人是在工作,你是在实习”,于是他顿时清醒。

在你看来他们是在完成任务的工作,其实你现在做的别人早就会了。但你是在实习,你需要的是知识,你不用心去做,不去思考,那你如何成长。

他说的经历也是我所遇到过的,经常跟同事比,跟朋友玩,但是每个人的定位都不一样,终究没有专业学习,导致还有很多不会的。有时候觉得时间还是有压缩的空间,那么压缩后的时间就用来执行与思考。

万篇干货看了不用等于白看,千言万语不说留着带进棺材!

  • 作者:陈少
  • 运营楼策划设计者


    关注 运营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