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没有大便必须通便么?

 

确认不是积食,就不是必须通便。...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自从发现大便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之后,就和这个大便杠上了。于是出现了两种现象:



姥姥皱着眉头的说:

「孩子一天没大便了」

佛系妈妈瞟了一眼:

「哦」

第二天姥姥说:

「孩子两天没大便了」

佛系妈妈说:

「哦」

姥姥:

「孩子三天没有大便了」

佛系妈妈:

「攒屎长的快」

姥姥:

「你个后妈」



姥姥:

「孩子一天没有大便了。」

羊群妈妈开始化身福尔摩斯,独坐思索,脑袋开始放电影,不错过孩子近一周以来接触的人事物,每一个细节: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受寒了?

姥姥:

「孩子两天没有大便了」

羊群妈妈:

「熬米粥、米油,准备蜜煎导,太极按摩.....学到的十八般武艺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姥姥:

「孩子三天没有大便了」

羊群妈妈:

「保和丸、山楂条、四磨汤、麻仁丸、蜜煎导、理中丸....到底要用什么药啊,谁说要淡定,能淡定的肯定是“后妈”。」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大便的时候,我们要不要马上通便呢?什么时候该用通便的方法,什么时候不用呢?

首先,正常的排便行为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

1.人体的消化道要产生出足够量的粪便;

2.产生的足够量粪便对直肠壁产生压力,以此作为信号告知我们的大脑该排便了,这才产生了我们排便的感觉。感觉来了,但是要不要立即排,也是要大脑发出信号给大肠的。不是说有了压力,就要立刻释放,那还得看时机是否合适不是吗?

3.便质好,不干不黏,能够顺利排出。

所以,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还有并不简单的一系列过程。

所以没有大便的时候

1.直肠里大便的量不够:

1)进食很少,或者吃的过于精细,肠道得不到足够量的刺激

2.便意不够:

1)胃肠动力不足,不能将粪便推送到直肠形成刺激信号;

2)直肠的问题,导致敏感性减弱;

3)长期憋便,导致直肠感觉降低,不能有效传达信号;

3.便质不好:大便太干或者太黏导致大便排出困难

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不解大便的情况,家长着实不用惊慌。

孩子没有生病,只是因为情绪或者食物不合胃口或者其他非身体因素引起的饮食减少,那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刻意采用通便的方法的。

生病状态下的不排便,常见的情况有:1.生病期间,如果没有明确的积滞的指征,不需要通便。通便也属于泄下的方法,如果盲目通便,有可能引起疾病入里。比如单纯受寒感冒,也没有明显的里证,孩子也没有要排便的意思,那么以解表为主。“伤寒下不厌迟”,有表证一定要先解表。表证解了,里面气血不再向上向外抗邪,恢复正常的运转,排便的情况会自动修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病后要忌口的原因。

2.生病期间,如果伴随明确的积滞,大便不通的情况,才需要我们通便。但是即便是要通也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比如积食引起的发烧、咳嗽,伴有大便不通,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消积食,消积的同时,会伴随大便的通畅;比如阳明里实热的便秘,那么我们可能运用的就是承气汤一类直接通下的药物。根据积滞的程度选择大小承气汤或者调胃承气汤。

比如寒邪直中脏腑引起的不大便,那我们可能就要选择艾灸、或者理中汤之类温里散寒的药物了。

因为大便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晴雨表,所以孩子不大便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可能身体有异常,我们才会紧张,才想要将可能发生的疾病情况扼杀在未发生之时或者疾病的初期。

但是许多家长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观察大便是为了监测健康;当不大便时候,我们是通过这个症状去寻找身体可能异常的原因,但通便不是目的。

我们最终想要的是健康,想要的是不生病,或者生病了及时干预疾病,而不只是为了通便。也许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某些不大便的情况我们会告知需要给孩子通便,;但是通便也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有些人就要说了,孩子感冒期间不想吃东西,去看医生,医生也有加焦三仙、保和丸之类的,这难道不是为了通便吗?答案是:消食健脾不等于通便。

大家常见的保和丸、山楂条,或者见到有医生在中药汤剂里面加了健脾消食的药物,这些都不是为了通便;只是为了健脾消食,帮助脾胃的运化而已。

小儿脾胃本娇嫩,生病期间,气血对抗邪气,所以中焦也会相对不足,处理食物的能力也会减弱。所以很多小儿医在给孩子开药的时候,会结合情况适当加一些消食或者健脾的药物,只是为了帮助脾胃运转,不至于在病后引起脾胃的问题,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所以一定要兼顾。但是消食健脾和通便是两个意思。千万不要认为消食健脾的药是通便的药。只是说消食健脾的药物,能辅助通便。道理很简单,消食健脾,脾胃得到强健,动力自然足,运化津液的能力也好,大便自然也就好解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孩子突然出现的不大便情况,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只盯着大便这一个点,要有全局观念,不要盲目选择药物。

如果你实在担心不大便的问题,那么你其实可以采取一些温和、安全的方式:

1.增加胃肠动力:比如热敷,太极按摩,跑跑跳跳活动起来;2.增加肠道水分:补充米汤、米油,或者猪油拌饭。

王国维大师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以上三句话送给从怀孕、生产到养育孩子长大,这期间一直对孩子身体健康殚精竭虑、一直在为了孩子努力学习的各位宝妈。

文 | 杜阳
编辑 |郭莎拉
相关阅读
日日盼“粑”来
不必追求每天都是好屎
▼更多便秘分型可以学习羊爸爸中医育儿课程



    关注 羊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